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高亮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123-125
采用具有高效度与信度的测试工具对长春两所高校74名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进行了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测试,以此探索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词汇广度与阅读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词汇深度与阅读理解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词汇广度与阅读理解的相关性大于词汇深度与阅读理解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后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板块词汇教学现状、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进而提出优化阅读板块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学生词汇学习与阅读能力提升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鉴 《时代教育》2012,(15):87-88,4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及其阅读能力的差别,旨在揭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阅读能力与各种词汇学习策略都呈正相关,而且相关强度不同;②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很好地预测阅读能力;③阅读能力、英语水平与词汇学习策略三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与词汇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分析了词汇与阅读课的关系,探讨了阅读教学中词汇处理的几个问题,通过结合人教版教材,结合“用中学”的词汇教学模式,具体阐释了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有效进行词汇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做到三个“到位”:阅读前——教师对材料与词汇的分析到位;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到位;阅读后——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到位,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帮助学生过好语言难关,夯实阅读基础(一)进行整理归纳,严格把好词汇关在英语阅读理解中,首先必须"能"阅读,然后才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而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习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是做好阅读理解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必须过好词汇学习这一关。教师可以把历年高考中出现的词汇进行汇总,找出高频词汇及容易混淆的词汇,让学生进行背诵、每天听写,不可间断。  相似文献   

7.
一、英语阅读生词处理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阅读生词处理教学的必要性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词处理教学的融入可有效优化英语过程的认知语境。生词处理在英语阅读过程的价值由英语词汇与阅读语境决定。词汇是阅读语境中的词汇,没有语境就不存在词汇,英语阅读理解依赖于语言环境,并经由“词汇”来界定语境,词汇与语境相辅相成促使阅读者可通过语境揣测生词,基于词汇融入语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大学英语四级层面上词汇深度和广度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词汇的各个方面对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四级层面上,词汇广度和深度与阅读理解有显著性正相关。相比词汇深度,词汇广度可以更好的预测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本研究的结果以及前人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有关词汇水平与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9.
王兴芹  孟川 《考试周刊》2012,(94):83-84
本文从阅读过程及词汇习得过程出发对附带性词汇习得及与阅读的关系进行理论反思.指出推断词义并不等于词汇习得,从这些理论反思中得出启示,即文本、学习者与阅读环境这三个因素对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的过程有重要影响,最后回顾了当今从这三个层次进行的附带性词汇习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郑静 《林区教学》2014,(6):38-39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词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阅读是促进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而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又不能刻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因此时间投入量有限与扩大词汇量的矛盾,决定了词汇增长主要通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来实现。在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国内外研究中,关于阅读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是针对传统的纸质阅读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与真实教学结合的可行性研究很少,而词汇附带习得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更少。鉴于此,以双码理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深层加工理论、投入量假设为理论框架,对英语专业的中职生在网络环境下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进行实验,考察英语专业的中职生在网络环境下阅读的词汇附带习得的可行性,以期能够对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阅读和词汇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翠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24-126,163
进行第二语言词汇测试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词汇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对词汇知识本质的探讨经历了不同阶段:词汇知识组成成分的微观描述、词汇知识习得过程的动态过程描述及词汇知识维度论。词汇知识维度论认为词汇知识至少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其中词汇知识广度(词汇量)又分为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量。词汇知识维度论为词汇测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二语词汇的测量主要包括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及词汇知识深度这三个方面的测量,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测试工具来衡量学习者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2.
贾漫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4):110-112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巧合、词汇空缺、词汇矛盾和词义的引申诸方面进行了语义对比,以期对英汉互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学习策略包括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大类,这两种策略是英语词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学习英语词汇,要讲究学习策略,培养策略意识,并要扩大阅读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孤立讲解、孤立传授词汇知识的弊端,词汇教学变成了单词教学。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组块联想记忆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机制中,如何进行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本人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216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词汇跟踪测试。通过相关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被动词汇量与主动词汇量之间存在的一般规律得以验证。本文试图探索非英语专业学生控制性主动词汇,自由主动词汇,被动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对大学英语教学机制中非英语专业被动词汇与主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即:现有外语教学体制在逐步重视主动产出式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增加被动词汇的输入,以促进学习者被动词汇向主动词汇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但英语教师不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教学生词汇,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词汇附带习得,就是学生在完成别的学习任务时,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词汇学习上,却附带习得了词汇。文章通过纵览近几年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影响阅读理解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重点阐释了提高阅读理解中词汇附带习得的方法,如通过对阅读理解中生词不同方式的注释或者设置不同的与生词相关的任务,并探讨了这些方法的理论支撑,最后提出了一些对英语教学有益的建议,以更好的促进词汇附带习得。  相似文献   

17.
词汇习得研究是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关系,词汇习得策略和词汇习得方式五个方面,对国内英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探讨了词汇习得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instruc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at increas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factors most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of novel vocabulary are less known. In addition, few vocabulary studies have utilized models that simultaneously take into account child-level, word-level, and instructional facto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cquisition of novel vocabulary from informational text. Sixty-eight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Grades 3–5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vocabulary strategy instruction or traditional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with both groups reading the same set of expository texts. Crossed random-effects models were used to predict item-level variance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Results indicated main effects for condition favoring vocabulary instruction, child-level predictors (vocabulary and knowledge of the content), and word-level factors (frequency and imageability). One interaction was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students with higher vocabulary scores were more likely to do better when provided vocabulary instruction than students with lower prior vocabulary.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s of written vocabulary and writing quality. Participants included 92 second-grade students and 101 fourth-grade students. Students completed two writing samples: one an experimenter-developed writing task and the other, a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of writing quality. Research questions examined whether four vocabulary measures (vocabulary diversity, less frequent vocabulary, mean syllable length, number of polysyllabic words) demonstrate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whether the vocabulary measures remained stable across two different writing prompts, and whether the vocabulary measures explained unique and shared variance beyond that explained by compositional length and compositional spel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ocabulary diversity and less frequent vocabulary showe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wo writing tasks. Vocabulary diversity was the only variable to remain stable across the two writing tasks. Commonal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vocabulary measures explained unique and shared variance in writing quality in all four models (2 grades and 2 writing prompts). Generally, vocabulary diversity was the most stable and consistent of the four vocabulary variables.  相似文献   

20.
许珂 《沧州师专学报》2011,(3):39-40,43
从词汇认知难点、词汇输入来源、词汇输入呈现方式及词汇输入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发现,词汇的具体运用是词汇学习的难点;词汇输入来源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现行的词汇教学法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了词汇教学新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