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1 点关于点的对称 点关于点的对称,实质是该点是两对称点的中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  相似文献   

2.
一、真题再现如图1所示,在矩形ABCD中,AB=4,∠DCA=30°,点F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连结DF.以DF为斜边作∠DFE=30°的Rt△DEF,使点E和点A位于DF两侧.点F从点A到点C的运动过程中,点E的运动路径长是___.这是一道求动点轨迹长问题.这一类问题通常是寻找第二个动点的起点和终点,再由全等或者相似得以解决.那么,动点轨迹长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自然生成呢?  相似文献   

3.
对称问题是高考中常考的热点问题.对于与点、直线有关的对称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点关于点的对称,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对称问题分类剖析 1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 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是对称问题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类,其它所有对称问题都可以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4.
鞍部点是重要的地形特征点,是构建地形结构点簇不可或缺的部分,准确提取鞍部点是开展山地地形空间结构与特征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支撑。本文从鞍部点的形态特征出发,依据其独特的等高线空间拓扑关系,构建了致密等高线缩小逼近鞍部范围,进而确定鞍部点位置的新型的地形鞍部点提取模型。该模型融入形态特征约束机制,探测和提取地形鞍部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快速简便,能有效过滤大量伪鞍部点,提取的鞍部点位置精确度和数量准确度高,所获取的鞍部点符合地貌学认知,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鞍部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9年河北省中考第24题:在图1至图3中,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CE的中点.四边形BCGF和CDHN都是正方形.AE的中点是M.(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点N与点G重合时,点M与点C重合,求证:FM=MH,FM⊥MH;(2)将图1中的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2,求证:△FMH是等  相似文献   

6.
陈之华 《上海教育》2012,(35):48-49
芬兰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天早上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连下课时间也不会每天相同。这样的系统,始于七岁,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大女儿六年级时,有一学期是每周两天八点、两天九点、一天十点的课;而下课时间则分别是一点、两点、三点。当时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儿,则是四天八点的课,一天九点的;下课时间分别为十二点、一点和两点。她们每学期的上课时间多少会作些变动,  相似文献   

7.
点共线和线共点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证明点共线的方法有三: 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3.间接证法.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化用绘画的点染手法,将诗词的虚实手法表现得极为淋漓尽致.点染就是诗词中抒情后再从多角度来丰富之形象之(或先形象后抒情)的一种表现手法.点与染是同时出现,即有点必有染,反之亦然,绝对不能理解为这首诗中运用了“点”而另外一首中运用了“染”,反之亦然;点与染之间无缝相接,点了之后紧接着就是染,反之亦然,点与染之间不可以插入其他句子;从主次关系看,点是核心,染是左右上下,点是主旨,染是为点服务的;从抒情角度看,点与染的抒情是叠加的,一体的,相融的.  相似文献   

9.
直线的对称问题是我们学习平面解析几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主要归纳为,点关于点对称,点关于线对称,线关于点对称,线关于线对称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一、点关于点对称问题解决点点对称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同时也是其它对称问题的基础.例1求点(1)A(3,1)关于点P(2,3)的  相似文献   

10.
点共线、线共点、线共面、面共线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一、点共线证明点共线方法有三: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相似文献   

11.
正对称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平时学习的难点.它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上,有时还会渗透到物理应用中去.对称问题的题型主要体现在点关于点对称,直线关于点对称,点关于直线对称,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等几个方面.一、点关于点对称点关于点对称是大家比较常见的对称问题,也是最简单的对称问题.关于原点对称可以通过坐标系得出,关于一般点对称我们可采用中点公式求出对称点坐标.  相似文献   

12.
这里我们引进的联姻三点形是关于三个三点形的一个射影几何概念.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又给出了几个相关命题. 定义1 三点形ABC、A 'B'C'(图1)若AB'与A'B,BC’与B'C,CA’与C'A分别存在交点C"、A"、B",则称三点形A"B"C"为三点形ABC和A'B'C'的子三点形. 定义2 三个三点形中的任意一个三点形都是另两个三点形的子三点形,则这三个三点形称为联姻三点形. 事实上在图1中B'C"×B"C'=A,C'A"×C"A'=B,A'B"×A"B'=C,所以三点形ABC是三点形A'B'C’与A"B"C"的子三点形;同理三点形A 'B'C’又是三点形ABC与A"B"C"的子三点形,三点形A"B"C"是三点形ABC与A 'B'C'的子三点形.由此可得下面的定理.  相似文献   

13.
非常小的点是存在着模糊差异,因此我们把有大小的点叫做近似点,其他的点叫做理想点。理想点就是假想的、不具有意义的,它的集合构不成线段,而近似点的集合是可以组成线段。理想中的瞬时上的速度的研究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将利用近似点的方法来探讨瞬时速度,从而解决近似计算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今年的上升空间,我在近期拙作中曾展望0.5倍位置的3894点是今年会见到的,0.618黄金分割对应的4420点也不是神话。今年会是一个震荡攀升的过程。2011年的反弹空间,其阻力依次为3150点、3500点和3890点。即首先要冲击近期3186点顶部,若能成功升越,图形上是一个向上突破的头肩底形态,其颈线3120点,最小量度升幅目标在3921点[3120+(3120-2319)]。  相似文献   

15.
第14题是基于熟悉的二分法适度创新,把这点隐含在设问之中,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第23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轨迹的概念: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集合是以该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到一定点和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以该点为焦点、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这些显然是与中学教材紧密相扣的.基于此,本题给出了点到线段的距离的概念,新颖而不落俗.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的点和线王学贤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试看任意几何图形,哪一个不是由点组成!点是什么?人们似乎都能理解,但又很难说清楚。点的本质属性是,点无大小,点是位置的标志。人们不仅要问:既然点无大小,为什么画出的点,尽管很小很小,却总有大小呢?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图形的平移可以看做是图形中所有的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平移了相等的距离.图形经过平移后,原图形中的每个点在新图形中都有一个对应点.如点尸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是点P′,点P与点P′是两个不同的点,它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应着不同的坐标,那么它们的坐标与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18.
<正>1几个结论1.如图1,P是⊙O外的一点,直线PO分别交⊙O于点A、B,则PA是点P到⊙O上的点的最短距离,PB是点P到⊙O上的点的最长距离.2.如图2,P是⊙O内的一点,直线PO分别交⊙O于点A、B,则PA是点P到⊙O上的点的最短距离,PB是点P到⊙O上的点的最长距离.3.如图3,当点P在圆上时,直线PO交⊙O于点  相似文献   

19.
一、球面上点的球面距离问题例1如图1,设球O的半径是1,A、B、C是球面上三点,已知A到B、C两点的球面距离都是π2,且二面角B-OA-C的大小为3π,则从A点沿球面经B、C两点再回到A点的最短距离是().  相似文献   

20.
题目(2013南京)如图1,AD是⊙0的切线,切点为A,AB是⊙O的弦,过点B作BC∥AD,交⊙O于点C,连结AC,过点C作CD∥AB,交AD于点D.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点M,交过点C的直线于点P,且〈BCP=〈A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