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杜文 《收藏》2010,(2):64-65
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在打捞出水的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了巨大轰动。遗憾的是,这些沉船打捞文物与中国文博单位擦肩而过,未能入藏中国,于2005年落户新加坡,被圣淘沙集团购藏,并在下属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据新加坡藏界介绍,有少量的黑石号沉船瓷器在打捞时散出,被新加坡藏界购得,后来有些出水长沙窑瓷还被中国大陆收藏家购回国内。  相似文献   

2.
林亦秋 《收藏》2008,(1):49-51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发现了一艘触礁沉没的唐代船只,在沉船附近有巨大的黑礁石,沉船便被称为“黑石号”。沉船上发现中国唐代出产的瓷器、金银器及铡镜等共6万多件。瓷器包括5万多件湖南长沙窑器,几百件越窑、邢窑器和白釉绿彩器物。“黑石号”成是从扬州出航,  相似文献   

3.
陈零初 《收藏》2001,(9):15-17
TekSing——“泰兴”号,这艘1822年沉没于贝尔威得暗礁(Belvidere Reef)的清代商船,在不久前被打捞上岸。令打捞者吃惊的是,他们除了发现无数死难者的骸骨外,还捞获了30多万件中国瓷器,可以说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而这些瓷器几乎都来自中国著名瓷都福建德化。200011月17日,这些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开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240万德国马克。  相似文献   

4.
王志军 《收藏》2013,(9):130-132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与越窑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瓷器"南青北白"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唐代茶圣陆羽认为"邢不如越",并且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但我个人认为唐代邢窑瓷器精品丝毫不逊于当时的越窑瓷器。特别是唐代邢  相似文献   

5.
冯柏昌 《收藏》2008,(1):60-61
“海捞瓷”是指从海罩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瓷器。历史上玎i知有多少载有中国瓷器的船只在远洋途中因意外事故而沉没在大洋深处,随船瓷器也被埋藏在海底。随着沉船打捞技术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底沉瓷陆续面世,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也开始升温。与此同时,为商业利润驱使,伪造的海捞瓷开始在市面上出现。  相似文献   

6.
张剑  郑华 《收藏》2010,(12):24-28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形胜,钟灵毓秀。镇江博物馆富藏3万余件文物,积淀传承,其吴文化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明清书画、清代宫廷瓷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7.
邢窑白瓷是中国唐代瓷窑产品。窑址位于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内丘在唐代属于邢州,故史称邢窑。历史文献对唐代邢窑瓷器多有记载和赞誉。邢窑白瓷的生产,开始于隋,入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能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邢越两窑所产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北一南,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  相似文献   

8.
耕生 《收藏》2017,(9):20-41
龙泉窑在宋元时期是遍布瓯江流域的庞大窑系,产品大量被用于海外贸易。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从南宋后期龙泉窑青瓷大量输往中东和北非,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和肯尼亚马林迪附近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明中期龙泉窑青瓷在青花瓷的冲击下外销才趋于衰落。故在海内外保存了大量的龙泉窑青瓷,仅以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为例,在打捞的2万多件元代瓷器中,龙泉窑青瓷就占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9.
好古 《收藏》2008,(1):39-39
近年在福建厦门收藏市场可看到一些“碗礁一号”出水瓷。据统计,碗礁一号沉船共载有瓷器5万件,均为清代景德镇烧制。该沉船在打捞前即已遭到了捕捞和破坏,经水下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出约1.5万件,除了破残损失的,失散存外的约1.6万件左右。这些散布在各处的出水瓷以不同渠道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10.
于文荣 《收藏》2010,(2):54-55
长沙窑始烧于唐代中期,盛于晚唐,五代后逐步衰落,宋代基本停烧。从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进行过5次正式调查与发掘。长沙窑以烧青瓷为主,也烧少量黑瓷与白瓷。瓷器装饰以青釉下褐、绿、红彩及印模贴花罩褐彩最具特色。特别是青釉下褐绿彩、褐红彩、红绿彩是中国瓷器彩釉装饰的首创,打破了中国瓷器传统上以单一的青、黑、白釉及刻、印花等装饰瓷器的做法,这是唐代长沙窑工对中国陶瓷工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