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我要去拜访青年建筑设计师戚山山。山山少年时赴海外求学,历时15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到哈佛大学,接受了一系列建筑教育;然后去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完成了诸多作品;再然后选择回到杭州,建立了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又做了许多作品,还在两所高校进行教学实践。这样丰富的经历,让我在拜访前预设了许多话题,比如关于东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不同,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但是在真正见到山山之后,发  相似文献   

2.
做编辑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向作者约稿,就像记者可以采访人一样,我和钟老的相识,就是我主动去拜访他并向他约稿,时间是在1998年的初春。那时我正在主编《学林春秋》一书(该书的单卷本曾于1998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6卷本曾于1999年J2月由朝华出版社出版)。我编这部书的主旨是为了趁  相似文献   

3.
希腊"规则"     
今年夏天,我有幸去希腊拜访了我的一位很好的中国朋友.一天,我独自一人到某个小镇欣赏一下那里的异国风光.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制造型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都着重在技术和流程的熟练上,如何做好这样的培训?在培训中常见哪些问题?如何妥善解决?笔者拜访了众多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富不富孩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段日子,他决定到上海去做生意,妻子有些不解,"我们的存折加起来有十几万了,还至于要那么辛苦吗?况且就一个孩子。"那时候,盖一幢三层楼房只要八千元,十几万是  相似文献   

6.
民工白皮书     
我17岁时进了家乡的工厂,后来被机器削掉半个手指,心有余悸,就跟人出来当瓦工.去过广州、上海,还有新疆.你问我喜欢哪个城市?反正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一片瓦属于我,我只关心工资高不高.自从2000年到了北京,挣钱多了点儿,就呆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圣诞节前,我们来到杭州儿童福利院,希望能拜访美籍华人仲侠和她的丈夫约翰·马丁,这对美国夫妇在这里收养了80位中国孤儿。福利院的院长张哲,每每讲起这对美国夫妇,总会赞赏不已。这次我们只见到了约翰,他太太仲侠前几天回美国去了。约翰也将动身返美过圣诞节。这是他们夫妇俩与自己的孩子在美国团聚的唯一假期,同时也趁此机会顺便向美国的主管机构CCAI汇报他们在中国所做的工作,并将CCAI提供给中国孤儿们的捐助款物运送到中国。我们进入约翰的办公室,刚坐下准备做采访,约翰提议:是不是先去看看孩子?“百合花”蕴涵的爱意这是一幢单独的…  相似文献   

8.
秘诀     
《文化博览》2005,(7):49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  相似文献   

9.
金辉 《文化交流》2006,(5):12-16
游泳池改作藏书室去上海的那天上午,远在湖南郴州的朋友问我这次要采访的是谁?我说采访叶永烈,朋友蓦地惊叫起来,问:“他是你们温州人?我可是读着他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长大的呀,如今我的父亲也在读他的‘红色三部曲’系列。”顿时,我为家乡温州出了一位叶永烈而感到脸上有光,  相似文献   

10.
日前去上海淮海路拜会睽违多年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见她的会客室正中挂着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大幅遗像,很自然地想详细了解这对艺坛“金童玉女”恩爱45年的佳话。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这段往事一直成为美谈。1984年8月,我曾负责在杭州举办“徐玉兰王文娟师徒同台献艺”活动,轰动一时。尽管接触频繁,但因排练和演出繁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