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美霞 《兰台世界》2012,(26):42-43
云南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是在长时间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最近,云南丽江地方相关部门强化了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应用,对深入研究纳西族文化之精髓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涂静 《云南档案》2013,(5):37-40
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府邸。木氏土司在统治纳西族地区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档案,1999年木府重建后又进一步丰富了木府档案。木府档案资源亟待整合,以充分体现其历史凭证价值、参考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东巴档案与丽江旅游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  张会超 《兰台世界》2006,(14):12-14
丽江旅游再创辉煌需要发挥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功能,而东巴档案作为东巴文化的产物,在丽江旅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丽江旅游则促进了东巴档案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丽江之所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世人所关注,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仍然"活着"的纳西东巴文化。要使世界的记忆、人类的遗产保持持久魅力,当务之急就是要保护、传承和弘扬独特的纳西民族文化,从而塑造"和谐丽江"、文化丽江",把丽江建设为田园文化国际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5.
纳西民族档案作为丽江旅游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盛又进一步促进了纳西民族档案被大众所认识,促进了纳西民族档案的价值实现。本文通过分析纳西民族档案的内涵以及旅游资源效用,再结合档案学视野中的纳西民族文化,引出档案和旅游之间的互依关系,思考纳西民族档案在旅游背景下的价值实现。旅游由人们对异质文化的感同身受之渴望而引起。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表面的、有形的旅游资源,更需要有独特的、内在的、无形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不仅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其服饰也多姿多彩、个性鲜明,尤以"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服饰最为出彩,成为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日夜操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7.
胡莹 《云南档案》2013,(7):25-28
丽江古城的保护是一项整体工程,不能脱离古城文化。本文将丽江古城文化分为两个种类,分析其生存现状,并透过档案学视角与专业学科背景,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档案式保护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扬武 《云南档案》2012,(12):32-34
<正>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在央视八套热播后,又在央视一套上映,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丽江、木府、纳西族、土司等等关键词再次闯进了人们的视线,木府的历史以及纳西族的神秘文化,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自古以来,丽江便是纳西族聚集地。早先纳西  相似文献   

9.
丽江古城——一部活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3日,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和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产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世界名城一道,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丽江古城,因其浓缩了纳西文比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民居建筑的风貌,又被海内外誉为“民居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丽江:云南的桃花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走在丽江的石板小路上,你突然感觉自己犹如东晋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只见楼宇错落,屋舍俨然,民风朴素,古意盎然。这里因为远离战火和现代工业,是明代殿宇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平遥:拍古装戏的天然布置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亦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记录明清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越护城河、穿拱形城门、登城楼,见城楼角楼四立,射孔与嘹望洞环布;城外四野开阔,南北无阻。下城楼,又见房屋青砖白瓦,飞檐翘角,商号铺面沿途可见,古风古貌,如古装电影场景。当今许多古装戏都于此地拍摄外景。延安…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虽有本民族的的传统文化,但十分重视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许多纳西人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并用汉文字记录保存了反映本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除了公务文书外,还有石刻碑文、家谱传记、史志典籍等.本文仅就反映纳西族问题的石刻碑文和史料文献作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牛年12月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大会通过决议,将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江苏苏州古典园林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而且成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提供的报告中给平遥古城这样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3.
置身古城丽江,仿佛走进了悠远的过去,古朴的建筑,原始的石板路,街边随处可见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饰物,伴随着不时飘来的悠远的古乐,使人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张开了,呼吸着历史久远的气息,这音乐,悠远而空灵,牵动着人的心魄,去寻觅历史的足迹。有人说,纳西古乐是历史的灵魂,是时世的见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8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公布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48件(组)档案文献入围,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以整体文献群的形式入选. 2003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15.
永昌古城“仁寿门“城门的巨石匾于保山市中医院内重见天日后,保山市档案馆依据&;lt;档案法&;gt;和&;lt;云南省档案条例&;gt;规定,于2001年8月将这一珍贵实物档案收藏进馆保存,为后人考证永昌古城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之道 《大观周刊》2006,(44):81-81
世代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有着自己悠久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长诗、歌谣等,而许多作品除民间口头流传外,还保存在《东巴经》中。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纳西族民族档案的几种样态及已有的编研成果,其次从孕育和影响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纳西族文化谈起,分别阐述了历史因素中的东巴文化、地理因素中的藏汉文化及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档案编研的影响,最后对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编研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悠久的中国档案历史长河中,美丽的浪花俯拾即是.古老的甲骨档案,厚重的金石档案,轻柔的缣帛档案,华丽的皇家圣旨异彩纷呈,无不传递着中华遥远的文明之光.而诞生于远古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传承至今的纳西族东巴经,则无疑是这些浪花中眩目的一朵.这种挟洪荒太古之美,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象形文字档案,可谓世界档案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特别是边疆和沿海省、自治区的档案馆中,保存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和外文档案。这是我国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50多个民族中,有10多个民族历史上曾有文字。有的少数民族还曾经统治过中国或建立过地方政权,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历史档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而成的,而少数民族文字在记载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更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谱写过光辉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近200万件(册)的清代中央政府满文档案,内蒙古自治区各档案馆保存着20多万卷的蒙文档案与数万卷的满文档案,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着多达300万件(册)的藏文档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档案馆存有数万卷用维、哈文字写成的“三区革命”历史档案,东北三省档案馆各存有数万卷(册)清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满文档案,其他如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也都保存着数量不等的蒙、藏、哈萨克、彝、纳西、傣等  相似文献   

20.
保旭  张丹 《中国新闻周刊》2010,(17):I0007-I0007
在云南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许多被历史遗留下来的古镇,掀开其历史的面纱时,才能感知到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从何开始。正因如此,丽江古城、大理古城、临安古城等地成为了中外游客青睐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