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剑盛 《物理教师》2004,25(11):20-22
当通有电流的导体或半导体置于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中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物体两侧之间会产生一横向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是1879年美国的霍尔(E.H.Hall)对铜箔做实验时发现的.一百年过去之后,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度垂青霍尔效应.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磁流体发电机”和“电磁流量计”就是霍尔效应的实际应用,在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和物理奥赛中多次出现有关霍尔效应的问题,本文试图就霍尔效应与中学物理的联系加以整合,希望能对认识和深入理解霍尔效应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霍尔效应 1.什么是霍尔效应 如图1所示,厚度为h、宽为d的导体板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电流通过导体板时,在导体板的上侧面A和下侧面A’之间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实验表明,当磁场不太强时,电势差U与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与板的宽度d成反比,即。  相似文献   

3.
如果在磁场中垂直放一块导体板,当电流垂直磁场方向流过导体板时,导体板上下两则就会产生既与磁场垂直又与电流垂直的横向产生一个电势差U.H,这种现象叫霍尔效应,产生的电压叫霍尔电压。这可用洛伦兹力来说明。  相似文献   

4.
陈元军 《考试周刊》2011,(9):153-153
高中物理新教材在《磁场》中对霍尔效应进行了介绍,但过于简单,为方便同学们学习,现对霍尔效应及其运用进行简单介绍。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  相似文献   

5.
1霍尔效应 如果在磁场中垂直放一块导体板,当电流垂直磁场方向流过导体板时,导体板上下两则就会产生既与磁场垂直又与电流垂直的横向产生一个电势差UH,这种现象叫霍尔效应,产生的电压叫霍尔电压.这可用洛伦兹力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_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7.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Matlab的霍尔效应实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尔效应实验既可以测量电磁铁空隙中的磁场分布,又可以测霍尔元件的霍尔系数和霍尔灵敏度。利用Matlab软件可以简单、准确地依据实验数据作图。结果表明:编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磁场最强区域,把霍尔元件置于磁场最强区域,利用Matlab编程拟合霍尔电压随工作电流的变化曲线,求出霍尔系数和霍尔灵敏度,减少了手工绘图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电体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物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电势差的大小与电流和磁场强度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沿磁场方向的厚度成反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霍尔效应。它的比例系数称霍尔系数,其符号取决于物体中载流子的符号,其数值则与栽流子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需求和霍尔元件发展的新趋势,研制了螺线环磁场测量装置,装置由自制的磁场测试仪、霍尔元件尺、移动导轨和螺线环组成。通过给螺线环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强度可调),使螺线环内部产生稳定的磁场,使用自行设计的霍尔元件移动尺可测量螺线环磁感应强度与励磁电流、环路半径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测量螺线环的磁场分布和空气磁导率。相应的实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螺线环磁场的分布规律,理解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基本原理,深化学生对磁场相关理论的理解,同时促进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融合,培养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讨论解释安培力的两种机制:一是霍尔电场对离子的作用,以及晶格对霍尔电场的反作用机制。二是电流元等效为磁偶极子与外磁场相互作用的磁矩势能机制。两种机制都能正确推导出安培力公式。其结果与电磁学理论经典著作相一致。对洛仑兹力作功进行讨论。说明在磁场中运动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洛仑兹力充当传递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2010,(1):63-64
七、霍尔效应 磁场使带电粒子发生偏转这一简单现象导致了一场物理学革命,它使我们能够测量或检测诸如自行车的轮子和机动车曲轴之类物体的运动。而这一切都基于电流通过置于磁场中的一片宽而薄的导体片时所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一个物理效应.在一个通有电流的导体中,如果施加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的运动轨迹将产生偏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高考题中不断出现以现代科技为背景的题。许多学生因为对背景的微观机制缺少分析,导致构建不出正确的物理模型,出现乱套公式的现象,运动电荷在复合场(磁场、电场)中的运动,在科学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下面阐述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霍尔效应的形成机理,从中归纳出四种应用的本质模型和区别点。  相似文献   

15.
金属导体中做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所受洛仑兹力是外磁场施于的,属于磁场力的范畴.由于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形成了霍尔电场,霍尔电场对原子实作用力的矢量和即为电流元所受到的安培力,安培力是电场力.  相似文献   

16.
将一载流导体放在磁场中,由于洛仑兹力的作用,会在与磁场和电流二垂直的方向上出现横向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耳效应,此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差。此效应常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作为洛仑兹力应用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7.
用集成霍尔传感器研究霍尔效应及测量螺线管磁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集成霍尔传感器代替原来的锗霍尔元件来研究霍尔效应,并用这种新方法测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这样使实验数据稳定可靠,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锑化铟既作霍尔元件测量了磁感应强度,又作磁敏电阻研究了其阻值随磁场的变化规律。不仅揭示了霍尔效应和磁阻效应在半导体内同时存在的事实,使产生2种物理现象的微观本质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还消除了由于使用其他方法测量磁感应强度时,被测点与锑化铟所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对现有霍尔效应测磁场仪器改进的设计思路,介绍了电流接口、霍尔元件方位的调整及换向装置的具体改进方法,提出了附加效应消除的新方法并进行了理论推导,比较了新旧仪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霍尔效应原理应用广泛,如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磁强计、霍尔器件,它们的原理都是以洛伦兹力与电场力作为力源的磁电式仪表.物理模型都是以电场和磁场构成的重叠复合场中带电粒子轨迹的测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