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多绘有壁画,这些壁画不但反映了我国丧葬文化的一个侧面,也标志着该时期绘画艺术的转变和发展。透过这些墓室壁画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西北地区所出土的墓葬壁画,深刻、生动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以农牧业为重,其他经济族式虽然存在但记载较少。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86幅农副业和手工业壁画,透视出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庄园内部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以及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反映了封建庄园内部事无巨细、分工明确、“闭门为市”、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研究河西地区经济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挽歌(亦作“輓歌”),是哀悼死者的歌。它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是丧葬仪式中一个不可缺的“节目”。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的丧葬习俗与心态。本文试图对挽歌的起源流变、内容形式、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等方面作一探考,作为中国古文化史一部分的丧葬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庄子作为儒家与道家的代表人物,其各自的丧葬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事于“矩”的丧葬观体现其主张在丧葬中重“礼”与“哀”,庄子事于“心”的丧葬观体现其主张在丧葬中重“简”与“乐”:前者重在维系社会礼制法度的稳定,后者重在寻求个人精神层面的解脱。对孔子与庄子丧葬观的探讨与比较,可以更好地审视孔子与庄子的思想主张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敦煌壁画中体现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一、敦煌壁画借助佛教的内容,展现时代社会的历史场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二、具备万物的包容精神,综合表现人物与山水、建筑等景物,体现着以大观小的视觉特征,体现出宏大雄强的视觉冲击力;三、敦煌壁画较完整地体现了传统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庄园制度的起源庄园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庄园上的土地,普通分为三部分:(一)领主自用地,(二)农民们的份地,(三)庄园居民共  相似文献   

7.
汉代社会的等级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社会成员生前,在丧葬福利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丧葬福利主要施行于贵族、官僚等阶层,有着典型的身份性特征.丧葬福利内容主要有丧假、赙赠、赐茔地、赠印绶、荫子等,等级差别鲜明.与西汉相比,东汉丧葬福利的规定更加具体.丧葬福利客观上助长了当时的厚葬风气.实施丧葬福利的目的是笼络臣下,推行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教化.  相似文献   

8.
敦煌佛爷庙湾魏晋壁画墓中出现了较多的鹦鹉图像,该题材并不见于传统汉墓装饰,也未见于其他地区的同时期墓葬,而敦煌地区乃至西域正好有出产鹦鹉的记载,并深刻地影响魏晋文化,鹦鹉图像的出现应该是汉代以来传统丧葬文化与河西本地乃至西域物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作为神仙化了的奇禽异兽出现在照墙砖画中;另一方面固定出现在表示墓主灵座的帷帐壁画上,不仅作为一种玩好,还可能具有象征“亡人居宅”的丧葬内涵。  相似文献   

9.
宋代之前 ,壁画的产生首先是宗教、巫术的原因 ,其次是制度原因。而在宋代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 ,平民阶层的经济实力得到空前发展 ,富裕的阶层逐渐扩大 ,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变大。这些影响是全方位的 ,当然也波及丧葬礼俗制度。从艺术形式上讲 ,宋墓壁画的直接渊源是唐墓壁画。但由于社会的背景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 ,两者在艺术风格的表现上很不一致。如果说唐墓壁画的艺术特征是粗犷与雄浑 ,那么宋墓壁画的特征就是精致与典雅。  相似文献   

10.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根据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唱斋”“娱死”这种丧葬仪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Han Hong     
韩红,国内流行乐坛不可多得的创作型唱将,她凭借宛若天籁的声线和独具风格的词曲创作赢得了众多歌迷的青睐。进入2003年之后,韩红无疑是中国最红火的女歌手。在若干个大型音乐颁奖典礼中,韩红都获得了“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和“最佳女歌手奖”这两个含金量极高的奖项,从而奠定了她内地歌坛天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载体和基石,是全民终身学习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虽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早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但由于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概念缺乏共识,甚至存在误解,使得相关政策表述缺乏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成效。作者认为,终身学习体系是确保全民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有机整合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其他教育体系都是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终身学习体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等的整合、沟通与衔接,这也是今后我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汉赋根植于汉代颂赞文化。汉帝国强大恢弘的气度培育了汉人囊括宇宙的胸怀气魄,造就了汉赋壮丽充沛的气势。汉大赋富丽博杂的内容其实是汉代颂赞文化的折射。汉赋彰显盛德鸿业的夸饰、反映天人相应的美饰以及标榜怀远柔近的名饰等多种表现特色,与统治者提倡制礼作乐、附会吉祥瑞兆、追慕越裳朝贡等的盛世文化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上说,谶纬是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诠释手段、以经学与神学合一为根本理念的一种独特的学术现象,是今经学制约君权、指导政治的内容的自然延伸。在特定政治背景下,谶纬被一些人所利用,为争夺王权服务。东汉初年,统治为了巩固君权的需要,有意识地对谶纬加以改造,使其失去了对政治的干预作用,而成为解说封建伦常的某种工具。  相似文献   

15.
周制与秦制是中国制度史沿革的两大段落。大体言之,秦汉以降列朝实行秦制,故有“百代皆行秦政法”一说。然汉代在承袭秦制之际,又汲纳周制,复古更化,形成融会周秦、兼采儒法的汉制。汉制一面复用封建性的周制,一面又与其保持距离,向中央集权的秦制靠拢,郡国并行。两汉以降,中国的皇权政治受到天道、祖训、礼制、贵族、官僚制度、宗法绅权及民变等多重因素的制衡,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演为绝对专制,这是汉制具有再生能力、难以解体的原因所在。然而,这些因素缺乏法制规范和新的社会构想,对皇权的制衡力是有限的。中古以至近古历代帝王的“标准像”是:一手高扬儒学经典,以“仁政”“王道”宣示天下;一手紧握法家利剑,威吓、惩治臣民。“霸王道杂之”诚为汉制帝王术之真谛。正是这种“周表秦里”“儒皮法骨”的汉制传承两千年。因而中古、近古制度史当用“百代皆行汉政法”概括之。  相似文献   

16.
由一个有7门功课不及格并留过一次级的高中在校生发表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和歧见,被称之为“韩寒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教育的成就,而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它说明中国教育已经到了不进行彻底改革不行的时刻了。韩寒的未来存在许多变数,人们赞许他锐利的眼光和无畏的精神,更希望他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严格要求自己,健康成长,真正成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韩寒其人其事所引发的有关教育问题,对其作了冷静、理性的反思和诊断.一方面,韩寒对一统化学校管理的反叛、机械化教学方法的拒绝、单一化教育评价的质疑,给教育界带来了“不安定”的挑战和争议;另一方面,透过“韩寒现象”,我们也可以反思大陆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在此基础上对韩寒与中国教育作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汉景殿考     
腾冲"汉景殿",有说祀汉景帝,有说祀蒙世隆,作者考释实祀元代大理路第九代总管段功,以《滇志》和腾冲下绮罗《汉景本末碑记》为证。  相似文献   

19.
从“诗可以兴”回归到“兴”在宗教祭祀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诗之兴”向“思之兴”延伸的路线。借助于“兴”这个概念,可以从原始的巫术祭祀文化中剥离出乐舞仪式时空中迷醉的状态,这是远古遗留而来的诗性力量。汉代,这种诗性力量又有其独特性。在汉乐府《郊祀歌》与汉画像互文性的阐释中,通过生死之境的构筑,汉代开拓出独特的诗性空间,它存在于汉乐府诗歌的兴发之中,也印证在汉画像的视觉叙述中。通过这种阐释,可以看到汉代鼓舞乐可以养兴,宴飨饮酒可以养兴,祥禽异兽也可以养兴,这种兴发的状态是为了突破汉代个体生命的有限,而向外去寻找仙境的虚幻,借助于生命总体的永恒性来突破现实的桎梏,彰显汉代人独特的诗性力量,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超神御魔的大汉浪漫。  相似文献   

20.
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个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妥善地解决困扰汉王朝的诸侯王问题,是汉代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其统治作风和个人性格对汉代后期的皇权政治有较大的影响,其吏治对巩固封建中央集权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