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研究生教育1978年开始大规模招生,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基地,"211工程"建设是建设我国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211工程"建设在学科发展、科研水平提高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敏燕 《教育评论》2022,(11):40-44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正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带来的社会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历史新征程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如何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满足更高的社会需求,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通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职能来实现的。高等教育评估作为引导高校最大化发挥自身职能的一种催化剂,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都得到巨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教育,都起引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该体现多元化的选择,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6.
经过了2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入全民普及阶段.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高等院校扩招规模的持续增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与质量都面临着重大改革的需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将教育资源更加合理、充分地进行分配与供给,将对我国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起到重大决定性作用.立足于当代经济发展与"十四五"战略规划对人才培养的长期需求,对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思政培养必要性进行论证,分析痛点,从学科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把控等多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自21世纪初开始从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逐渐向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直接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的必然要求和政策取向。北京工业大学自"十五"建设以来,紧密结合学校定位,以切实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四名工程"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进研究性教与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是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质量工程"的开展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历史发展时期."质量工程"包含着新的高教发展的理念,其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具有全局性和开创性.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及学校自身发展的状况,深层次的领会与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精神对于地方性高校内涵发展与质量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2015年的高等教育跨越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阶段,从各方面都确定了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回溯过去十年外延式和内涵式发展的历程,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展望未来的趋势,对建设"双一流"大学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高校办学特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拉动了内需,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忧虑,担心因入学"门槛"降低和急功近利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就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去指导、用什么样的对策去保障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教育质量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的“领域普遍”发展观尽管有其合理因素,但它那过于普遍化的阶段和结构概念需要进行新的调整;而以模块论为代表的“领域特殊”观则因过于极端而成为一种狭隘的领域特殊观。研究表明,对于认知发展研究来说,一个关键的方法学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既能优化皮亚杰普遍发展观又能克服极端领域特殊观的有效途径,从而在儿童发展观上的领域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存在着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奕冰 《天中学刊》2005,20(3):9-11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对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了新的揭示,即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以新的思维谋求新的发展,以新的举措促进新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将文明的内涵从社会领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上来。“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也在本质上为“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找到了最佳契合点。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诗歌“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诗经》时代为“兴”的源头,其本质是“起”,在于引起联想;战国秦汉是过渡期,人们认识到“兴”与“比”都有“喻”义,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后,“兴”的本质是“感”,各种景物构成意境,抒情言志。不管哪个时期,“兴”的运用都是为了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  相似文献   

17.
“吧”字作为“bar”的音译与“吧”字的词性、词义以及汉语的特点有关。并对“吧”字作为“bar”音译词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吧”字在网络上的使用程度远远比在其他交际方式中的使用程度高。这与网络的交际方式、语言内层与外层的相互转换以及受众的文化接受心理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是以人为本,人的产生使自然界演化变成了主体性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人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人自身的活动构成了发展的手段。人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不自由逐步走向自由的过程,人本身的自由程度是发展的标识。  相似文献   

19.
18—19世纪,进步、发展、进化、完善这些概念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近5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它们之间巨大的差异,进步主义的、乐观主义的发展思潮逐步消退,人们已认识到发展是进步与退步共生的状态,但这并未动摇人们对“发展至上”的诉求。“发展”对现代人来说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20.
"酷"字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酷"是时下一个非常流行的热门词,其意义在上古汉语中就有酒性猛烈、香气浓郁、刑罚残酷、残暴、极、很、甚、谷物成熟等意义.自从英语cool引进汉语后,"酷"又承担了cool的意义,并日益丰富和完善."酷"字词义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只有本土意义、本土意义与借词意义并行、本土意义与借词意义的中西融合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