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亚马逊商城中1055条在线评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产品类型(体验型产品和搜索型产品)下,产品的品牌声誉对影响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品牌对评分、评论者历史评论有用性和评论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搜索型产品下更显著,而品牌对评论发表天数和评论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在体验型产品下更显著。因此,产品类型确实会影响品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0)
模拟天猫平台真实信用评价环境,研究产品评论和服务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差异。通过6组377人参与实验,发现产品评论相比于服务评论给评论阅读者带来更高的感知有用性;同时相比于高质量评论,低质量评论会减小在线评论中服务评论和产品评论的有用性差异。此外,还发现服务评论质量高低并不带来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评论信息质量和评论有用性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对在线负面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分析,能够有助于揭示在线评论的作用机理,更加有效地发挥在线评论的应用价值。[过程/方法]以京东商城(jd.com)搜索型和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负面评论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层回归模型,从形式特征、内容特征、文本特征、反馈特征等4个维度出发,探索不同因素对在线负面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商品类型调节作用下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负面评论的影响因素受商品类型调节,会对有用性产生非线性复杂影响,导致作用度存在差异。对于搜索型商品,在线负面评论中评论等级、回复次数和评论长度等影响因素的有用性明显;而对于体验型商品,在线负面评论中附加图片、详尽地客观描述能够促进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个体认知加工的视角,探索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并揭示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机制。【方法/过程】本研究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开展2评论类型(客观VS主观)×2认知需求(高VS低)的眼动实验,探索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与主观体验评论相比,消费者对客观属性评论的注视时间更长,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也更强;(2)与高认知需求者相比,低认知需求者的注视时间较短,感知有用性较大,购买意愿也较大;(3)认知需求显著调节评论类型对注视时间的影响,但对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据此,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个性化匹配的措施,使得评论类型能够切合消费者的认知需求水平,以便提高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做出更为满意的购物决策。  相似文献   

5.
在线评论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框架,从评论者、评论本身和有关反馈3个方面探究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并引入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模型.通过京东商城的客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图片数量、追评、视频、评论回复数显著影响评论的有用性.其中,评论回复数的影响最为明显;产品类型在追评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评论者的等级、评论的可读性对评论的有用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既对评论有用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企业高效地管理和应用在线评论.  相似文献   

6.
曾伟 《现代情报》2014,34(12):148-153
本研究以ELM模型为研究框架,从用户处理评论信息过程的视角,探究对于不同属性的商品,用户感知评论有用性的行为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利用Amazon.com上的5 420条有效评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商品类型会影响用户感知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方式,进而对在线评论有用性产生调节影响;用户更偏向通过中心路径来感知搜索类商品评论信息有用性大小,而在感知体验类商品评论信息有用性时,需结合中心和边缘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魏华  高劲松  万辉 《情报科学》2020,38(5):161-168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索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商业价值、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TAM和ELM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和消费者个体特质因素,构建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评论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感知评论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评论源可信度与感知评论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评论有用性和社会影响又对评论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会调节消费者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而专业知识未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许多在线购物网站的评论系统都增加了追加评论的功能,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显著增多。然而,以往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次性在线评论的研究,较少研究关注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本文聚焦于含追加的在线评论,基于归因理论、负面偏差效应等理论,运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索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因素与消费者对其主观认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含负面追加评论的评论信息、初次评论与追加评论情感不一致的评论信息、初次评论与追加评论时间间隔较长的评论信息的关注程度更大,有用性感知更高。另外,眼动实验给出了更为复杂的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从用户对不同品牌声誉的感知角度,研究评论支持率、评论时效性、评论长度、图片数量、情感 强度和产品属性特征词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方法/过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通过亚马逊电子商务 平台不同品牌声誉感知的手机评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品牌声誉差异而进行在线评 论的有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商品评论有用性研究需考虑不同品牌声誉感知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严建援  张丽  张蕾 《情报科学》2012,(5):713-716,719
从在线评论文本内容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的221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线评论内容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评论深度越深、越客观、传达越多产品实物与网站描述是否相符以及产品特性的信息,则评论有用性越高;而评论内容中表述越多的个人喜好和感受反而评论有用性越低;评论传达的情感强度与评论有用性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阳  王伟军  刘智宇 《情报科学》2018,36(10):156-163
【目的/意义】从在线负面评论信息的特征性因素出发,研究其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并探究 消费者动机性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路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过程】根据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ELM),依据 潜在消费者涉入度高低分别从外围情境感知路径和核心认知加工路径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验 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负面评论信息的负面情感倾向,评论时效性,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 显著影响作用,其中负面情感倾向效应最大。而消费者动机性只对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间关系调节效应显著,说 明潜在消费者动机性越强,对负面评论信息的感知风险越敏感。  相似文献   

12.
Web2.0时代,阅读在线产品评论已经成为人们购物前的一种习惯。然而,网络上的评论数量巨大且观点不一,消费者很难获取到真正对其有用的评论。本文从研究中文在线产品评论的有用性评估入手,结合中文在线评论的特点,构建了评论有用性评估特征体系。以二分类思想为中心,基于文本挖掘的基本流程,实现对中文产品评论的分类,并考察了评论内容各特征对分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有用评论,并且发现浅层句法特征在分类中的贡献度较高,语义特征与情感特征则会因语料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贡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众多质量良莠不齐的在线评论中,将质量高、有用性强的评论呈现给消费者。【方法/过程】 为了比较好评、中评和差评的属性,本研究以京东商城的爬虫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R3.4.3软件,根据不同产品类 型的评论,从评论长度、有用性投票和评论回复数三个维度比较好评、中评和差评。【结果/结论】产品类型和情感倾 向会显著影响评论长度,好评和差评的评论长度要多于中评;产品类型和评论长度对有用性投票和评论回复数都 存在显著的影响,情感倾向对有用性投票和评论回复数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线评论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根据"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认知需求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认知需求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线评论质量、效价、消费者信任倾向、评论者专业性通过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消费者认知需求对评论质量、评论效价与评论者专业性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对在线评论数量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4,(2)
基于ELM构建了消费者处理在线评论的双重路径模型,探讨了在线评论的属性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新技术产品,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的影响只通过中枢路径发挥作用。评论的内容质量、客观事实型的评论形式和正向评论显著影响消费者感知产品有用进而形成产品态度,最终产生采用意愿。而外围路径并未对消费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在线评论的情感倾向、情感强度、情感转折三个视角,实证研究了不同情感倾向下情感强度和涉及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交互作用以及转折性情感评论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涉及度在情感强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转折性正面情感评论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高于正面评论的影响,而转折性负面评论与负面评论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周梅华  李佩镅  牟宇鹏 《软科学》2015,(1):101-104,109
以心理距离理论为基础,探讨在线评论内容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在线评论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受到消费者对评论内容心理距离感知的中介作用;第二,不同产品类型调节下,评论内容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同。其中,非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更关注高评论质量内容;而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更在乎评论内容的高感知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品创造性系统观,区分产品创造性二维结构——原创性和有用性,分别研究两个维度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图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渐进型和全新型新产品上的差异;将消费者感知产品吸引性作为中介变量纳入模型,探究感知产品原创性和有用性影响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使用两阶段情境问卷调查分别收集渐进型和全新型新产品的被试数据,借助结构方程建模和多群组分析的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新产品的原创性和有用性不仅直接影响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还通过提升产品吸引性感知间接影响购买意愿.多群组分析表明,原创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在两类产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有用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网络购物的兴起,在线评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度增加,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前会参考购买者评论,作为购买决策的指导。在线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产生购买行为。论文在对线评论及其感知有用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在线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购买意愿的研究现状,确定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再提出研究假设: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经过了态度的中介作用,建立研究模型,并对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考虑品牌声誉影响下的在线评论有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建坤  侯伦  方佳明 《软科学》2014,(3):97-100
从品牌声誉影响的角度,选用京东商城的评价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考虑品牌声誉的影响下,对于品牌声誉高的商品,正向评价比负向评价更有用;对品牌声誉低的商品,极性评论比中性评论更有用;不论品牌声誉的高低,评论深度对评论有用性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品牌声誉低的商品相比,评论时效性对品牌声誉高的商品的评论有用性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