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词的虚化研究是现阶段语法研究的热点,趋向动词又是最易于虚化的词,本文对“来”的虚化轨迹作了系统描述。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法化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第二部分对“来”的虚化轨迹作了详细描写;第三部分对几个含“来”的词的虚化作了描述;第四部分对本文的理论意义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隐喻被引入认知领域后,认知心理学对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喻的认知属性作了分析:隐喻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思维形式,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隐喻的三种理论阐述了隐喻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作用于感知觉、思维、想象,影响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天晓 《教育科学》2005,21(4):57-60
本文对美国近年来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作了概括的叙述。叙述从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方面是:1.学校文化的概念;2.学校文化的特点;3.学校文化的塑造等。美国学校文化研究的成果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考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汪玢玲的民俗研究有勇于探索 ,敢为天下先 ;善用三种资料库 ;以东北区域民俗文化研究为基石 ,学术视野推及全国各民族 ,乃至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三个特点。同时对汪玢玲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拟列举惠州话部分古语词,并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与粤客均相同的古语词;二是与粤语相同的古语词;三是与客家话相同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7.
曹石珠的形貌修辞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陈望道的形貌修辞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修辞学分支学科———形貌修辞学;二是理论上多有创新,超越并修正了前人的理论;三是对作家的形貌修辞作了广泛研究。曹石珠形貌修辞研究扩大了中国修辞学的范围,增加了中国修辞学的内涵,为人们的修辞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岁寒堂诗话》研究现状的一篇综述,旨在通过综述对其已有研究成果作一提纲挈领式的归纳陈述,以便于后继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将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岁寒堂诗话》的校注工作;二是张戒其人及《岁寒堂诗话》成书的考述;三是其诗学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对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文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0.
陆士清是普及世界华文文学的先行者,是提高华文文学研究水平的带头人。他搞华文文学的普及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他搞华文文学研究的提高,则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他的《探索文学星空——寻美的旅迹》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华文文学作家作专门性的研究,把作家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为华文文学大家写评传;三是注重问题意识,揭露和揭示了华文文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国武侠小说的民间记忆散见于常规的丈史著作和当下的网络文本中,它们反映了传统文化经由武侠小说对百年来中国人精神的影响。这种记忆至今犹存,说明传统文化的因子还在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民国武侠小说民间记忆的研究,便不是单纯的史实勾勒,或者为以往的武侠小说研究作史料上的补充,而是着眼于武侠小说记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影响,重新思考武侠小说阅读与人的精神成长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把记忆研究引入民国武侠小说研究领域,首先会引起研究方法的革新(诸如口述史、田野调查等历史社会学方法的引入),其次新方法的使用无疑会拓展武侠小说的阐释空间,深化人们对武侠小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论文集中在宏观考察,探讨"文革"叙事与"文革"记忆、"文革"历史的关系,以及打量其"思想史"意义等方面。2000年以后,研究专著和大量硕博士论文的出现标志着"文革"题材小说研究的真正兴起。从许子东到张景兰、沈杏培,"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完成了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的转型。当前的"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在作品搜集、文献利用、研究范式的建立和研究格局的扩大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不足,但是,其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中“新乡土”美学特征的研究,揭示“新乡土”美学对于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从“新乡土”美学重构的角度,积极构建新的美学秩序,重新认识中国乡村,以期系统反映转型以来真实的中国乡村景象,促进当代社会多元化文化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Graphic novels offer an exciting new medium across the curriculum, but classroom research must be done. Anecdotal evidence is a start, but reform requires thoughtful study. Teachers are in the best place to do this research, as they have ready access, currency, and credibility. Teacher research on graphic novels, indeed all new media, is also needed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张恨水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张恨水小说上,对于其散文的研究则显得较为沉寂。新时期张恨水散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小说研究与散文研究间的不平衡;散文能否进入现当代文学史问题;目前散文研究中显现出研究多宏观少微观、多思想少审美、《山窗小品》研究“热”与其他散文研究“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宗璞小说研究是建国以来直到新时期知识分子题材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但现阶段,对宗璞小说的研究无论从质量上或是从数量上都远远没有和宗璞小说应该受到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嬗变的特点和规律,一直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就此已提出了不少灼见。本文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小说按语体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系统,主要从五方面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嬗变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的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8.
巴金《寒夜》研究新视角综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金研究领域相对较沉寂,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单篇小说的重新解读方面,尤其是《寒夜》。近几年,关于《寒夜》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视角,如文化视角、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法、症候式批评等等。文章就这些新颖的视角作一综述,以此证明巴金小说的丰富思想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于巴金小说研究领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政治批评、传记研究、文化研究、艺术批评等。近二十年来,巴金小说研究在创作主体美学思想研究、文化批评、艺术的审美批评及读者接受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将巴金文本放置于最初的语境中,进一步开展对巴金主体思想及巴金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对巴金小说的诗学研究是我们目前仍需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宋元小说话本的断代研究进入了困境.虽然研究者对宋元小说话本的断代方法不一而足,但普遍应遵循话本断代的整体原则,对宋元话本细分时,采取重要篇目从严,一般篇目从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