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构的踪迹:法国后结构主义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法国后结构主义发展的历程,认为:后结构主义作为结构主义自我反思的一个环节,更为激进地批判了正统哲学及文学批评理论,解构了曾经属于革命典范的结构概念;作为结构语言学模式的极端发挥,它解构文本的世界,抵制理论,走向纯粹的能指游戏;为了拒斥形而上学,后结构主义主张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并极力解构哲学与文学的界限,倡导哲学终结论";它继续了结构主义主体离心化"的主题,但与结构主义借作者之死来突出结构和意义的确定性不同,它借作者之死而演示文本意义的播撒  相似文献   

2.
罗曼·雅各布森不拘一格地将作者、文本与语境统一起来,服务于生平与作品关系的研究,揭示出诗人的诗歌神话即诗歌文本潜在的深层结构所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被形式诗学所抛弃的"作者"和"语境"要素的决定价值,实现了对当时盛行的"庸俗生平主义"研究和"反生平主义"研究的超越。雅各布森的神话诗学既不同于"以作者为中心"的传统文论,也不同于纯粹"以文本为中心"的形式文论,而是综合运用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究诗歌文本意义生成的条件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西方文论中的创作主体性问题.欧洲诗学传统精神是对创作主体加以消解.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论高扬作家主体,作家的地位至高无上.济慈以"消极感受力"、艾略特以"非个人化"理论对浪漫主义进行反驳,成为新批评的先声.苏珊·朗格以形式主义符号学来调和个人感情和社会公共感情之间的矛盾.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认为作者已"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结构主义思潮及其后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对教育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后结构主义思潮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基础上,提出“解构文本”、“颠覆形而上学传统”以及“消解主体”等理论,后结构主义的这些特征对知识观、课程观以及师生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意义由什么来决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不同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那里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过渡,罗兰巴特继承了索绪尔的结构方法和符号学的方法,将意义消解在一系列符号的组合关系中。继而又进一步探索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作品和文本的关系。指出作者和读者都不是意义的垄断者。意义被悬置、延迟、无限地弥散在时空中。  相似文献   

6.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中国,颠覆了以往文学批评将文本和作者、社会生活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将文本当作独立的研究对象,科学理性地分析文本内部运行规则。李约热凭借《青牛》等作品成为令人瞩目的壮族作家,用结构主义方法从结构、叙事、语言入手解读《青牛》,使我们抛开干扰,深入分析作品。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从文本中接受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产生沟通与默契,使作品中的"原我"(作者之"我")和作品外的"自我"(读者之"我")之间构成一种情智共鸣,实现文本意义向个体认知结构和精神涵养方面的积极转化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读懂作者:接受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1.读背景,了解文本历史的文化现状要读懂文本意义,首先要把文本放在外部语境中去分析,看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生活风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现状。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时代是作品的土壤。茅盾认为,作品首先要表现出"时代空气",包括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风尚与习惯等,它是时代性必不可少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经历了三阶段:通过作者来理解作品的作者中心论,通过作品文本自身来理解作品的文本中心论,通过读者接受来理解作品的读者中心论。这三种范式都以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批评形态为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做出了辉煌的贡献。根据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文学理论与批评范式的变革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文本中心批评范式在立足文本形式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构成了强大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理论范式的变革、扬弃以及当代理论的多元化走向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析马歇雷的"离心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歇雷认为文学是以意识形态为材料的生产活动。意识形态进入作品后处于一种异己力量的对抗中,在文学语言虚设的语境中暴露了自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冲突,使文本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离心结构。马歇雷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他在与结构主义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结构”一词。结构是外在的、矛盾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之死"的实质是否认作品中作者的"在场",剥夺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与解释权。在传记小说中,戴维·洛奇以作者身份、批评者身份进入小说文本,以彰显作者"在场";洛奇还把与小说主人公"对话"的"前传记"过程写入小说,成为小说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在传记小说文本中前景化了作者的编辑、写作、评论等行为,有力回应了现代批评理论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后结构主义思潮在批判结构主义的基础上,阐明了其哲学思想:解读文本;颠覆“在场形而上学”;消解主体。这些理论对教育观念的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等方面,对当前教育实践变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琦 《现代语文》2014,(5):109-110
受西方叙事学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关注文本本身,无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传统教学方法;与之相反,另一些教师虽然习惯性地运用“知人论世”,却存在程式化、泛浮化等趋向。笔者以为:知人论世,“人”应包含作者、读者;“世”,不仅要着眼作者所处特定的历史情境,也要着眼当下时代语境。因此,知人论世,既要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指领学生读懂文本的真实意蕴,又要适时观照时代流变中其人其文的评介,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含蕴,还要结合当下语境,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3.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引发了文论界对文学传统的反思,作者的权威面临挑战,读者获得了新生,文本也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旨在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阐述罗兰·巴尔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及其对作者、读者、文本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是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理性在文学文本中的具体表现.结构主义美学紧紧抓住语言指涉的不确定性,集中力量打击作者主体性,企图取消作者主体性在文学文本中的中心地位,以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为文学艺术以文本研究为中心树立典范.事实上,结构主义美学不可能摆脱主体性的束缚,这是由结构主义美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作者试图对结构主义美学反作者主体性这一现象以及结构主义美学何以不能摆脱主体性束缚的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以加深对结构主义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解构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盛于法国.它围绕语言文字问题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批判,要求破除"逻格斯中心主义",并剖析了其不合理之处.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解--系统地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从而发展了解构主义或称后结构主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后现代作者理论与互文性理论双管齐下,抽离了著作权法的立法基础——作者与作品的所有关系以及作品的独创性,对著作权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法国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作为结构的阅读"等理论概念的脉络是从注重文本结构分析到注重读者阅读体验,从结构主义到对话批评。运用"作为结构的阅读"这一理论指导可以使读者认识到,作品人物通过不同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建构呈现为变动不居的人物形象,从而赋予文本材料这一客观事物以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德里达为先锋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开始在法国和美国兴起,并带动了文本主义文论的蔚然成风。然而,萨义德虽为后结构主义理论进入美国本土理论界的引介者之一,但他并未成为后结构主义理论神话的忠实信徒。相反,他以陷入文本的德里达、耽溺文本性的功能主义范式和沉迷文本修辞性的美国解构批评派为支点,开启了对文本主义文论的批评与反思,而文本观念恰恰关系着萨义德在其批评实践如《东方学》等中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9.
叙事批评在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在西方,叙事学诞生之初,注重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叙述者的作用和叙事作品的构成体系.经典叙事学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纯形式研究;后经典叙事学则以阐释具体作品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具体作品的意义.自觉的叙事批评经过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将文本的叙事分析和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分析结合起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的叙事批评大致经历了文史不分的叙事批评、感悟式的文学叙事批评、有理论自觉的叙事批评三个阶段.叙事批评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运用叙事理论,对文本进行叙事批评;在叙事理论研究领域,拓展研究内容;叙事批评和其他批评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创造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指用语义学的方法对作品的语言、结构和细节等进行真切的感知,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文本细读尊重文本,以语言为立足点,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本文以陆蠡的《囚绿记》为例,以文本细读理论为基础,从文本出发,从语境中分析语义,从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三个角度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