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潜在课程的兴起是对过分理性化和单一化的传统课程模式的批判和补充,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从概念、功能和建设三个方面对潜在课程进行简要阐述,可以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更好实施和课程理论研究提供一份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潜在课程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怡  高瑞龙 《陕西教育》2007,(12):128-128
潜在课程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潜在课程的提出和兴起是对过分理性化和单一化的传统课程模式的批判和补充,它促使人们重视正规课程以外的各种育人因素,尤其是在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形成过程中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潜在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潜在课程具有隐蔽性、稳定性、无形性与易接受性等特点。潜在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师生双方隐性因素的作用和校园环境与化的熏陶作用。实施潜在课程应从校园环境与化建设,即知识化建设、活动形态化建设、环境设施化建设和校园风尚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潜在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潜在课程具有隐蔽性、稳定性、无形性与易接受性等特点。潜在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师生双方隐性因素的作用和校园环境与文化的熏陶作用。实施潜在课程应从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即知识文化建设、活动形态文化建设、环境设施文化建设和校园风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人才成长岂止在课堂——论大学潜在课程的育人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成才始于掌握知识 ,而以善于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为标志。大学潜在课程是显在课程之外的所有教育影响因素 ,是存在于大学校园内不能用显在课程囊括 ,而又对人才成长发生重要作用的所有要素 ,它们与显在课程相得益彰 ,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共同发挥着滋养之源的作用。在重视并发挥显在课程作用的同时 ,重视并发挥潜在课程的独有价值 ,形成各种教育影响因素互动助推的整体功能 ,是现代大学形态中成熟办学的时代要求。一、大学潜在课程的价值构成及取向在大学校园里 ,潜在课程的魅力体现为使人心灵的感受胜过感官的感觉 ,这种魅力来自于特定…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潜在课程的概念、形式及特点   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环境里,由非正式的教学渠道,以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与显性课程相比,潜在课程具有潜隐性与多样性、自觉性与非预期性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各种事件,都会对个人发生有益或无益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人才成长的潜在作用,常超过教学活动和师生之间有意识施加的作用。因此,加强潜在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促进…  相似文献   

7.
发挥好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教 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它虽然是一种非正规课程,但其作为课程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对人的情、意等非理性因素的发  相似文献   

8.
1.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潜在课程界定(1)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潜在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及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哪些属于潜在课程,有必要进行一下界定。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各学科  相似文献   

9.
“三因素论”是我国在五十年代初翻译的由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对教育与人发展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基本观点的简称,即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归咎于遗传、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并指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学校教育则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三者缺一不可。这个结论在我国维持了三十年之久,而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对此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的智像。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弥漫在学校每个角落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和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作用。对于地区民族学校来说,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实现良好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其激发是指学生已经具有了学习动机的潜在因素,教师利用一定的诱因把这种潜在因素充分激发起来,由潜在状态变成活动状态,成为实际上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其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中的显型课程多半与学生的认识发展和技能形成有直接关系 ,而隐型课程 (潜在教育 )主要与学生情感、意志及其他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关 ,并使学生通过范例———模仿等形式 ,潜移默化地接受交往过程中反复体现的一般行为准则。因此 ,潜在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潜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一 )潜在教育的特点1.潜在教育的隐蔽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 ,其中隐含着一个人的人生观、理想、信念、世界观、人际关往等等 ,潜在教育体现在人们的具体行为和交往中 ,是人们处理事物的一般准则、态度、情…  相似文献   

13.
赵锐 《教学与管理》2007,(7):126-127
认知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有两大因素影响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要大于非智力因素,这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而是在认识活动中起调节、推动的作用,智力因素主宰着个体观察、记忆、分析和推理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潜在课程是指对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因素。那么,潜在课程是否可以设计?臬设计才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是否可以构建一种模式?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一睦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课程认为,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广义课程认为,课程不仅包括显性课程,而且还包括隐性课程,即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制度、师生交往、环境等方面受到的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影响。如果将广义课程再延伸思考,还应包括“平行教育”的内容,即校外的非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即社会的要求、科学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中,社会的要求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将影响到课程观和课程的基本面貌(尤其是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对课程结构、内容、范围等变…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也称无形课程,潜在课程。它是指学校开设的正规课程以外的能对学生产生教化作用和潜在影响的各种事物、因素和活动的总和。作为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体现,隐性课程以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的心理机制为基础,重视整个环境对个体的隐蔽作用,主张利用各方面的因素去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苏教版语文教材编绘大量情境性的插图和美不胜收的背景图,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趣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助读系统的一部分,起辅助语文教学作用。教材中的插图需要师生双方充分重视并利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插图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笔者将探讨如何利用插图引领小学低段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8.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言的。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兴趣、动机、情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中起很大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唤起人的探究欲望,挖掘人的学习潜能,激活人的美好态度,历练人的坚定个性和完善人的良好品质。如能对上述非智力因素进行得法引导,则会成为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反之,则会出现松懈、疲沓.急躁、情绪低落、缺乏信心、不思进取等消极心态,对学习起干扰作用。因此,数学教学要尽其所能地形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在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确,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人学习动机的好与坏,对于它的学习效果起着潜在的催化作用。如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途径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在语阅读课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