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范军 《青年记者》2010,(14):91-92
在目前环境中,县市报的经营竞争力、生存力优于行业报、专业报,但是它呈现出的许多的难题也让县市报老总们颇伤脑筋。如很少有高端新闻人才主动应聘门下,尤其是经营人才更认为在此难有用武之地,并且局限太大,如薪酬低,体制观念陈旧、市场狭窄等。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使报纸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浙江为例,现有县市区域报18家,2009年一季度18家报社经营总收入同比下降的有11家,平均降幅超过10%,降幅最大的高达34%.不过,仍有7家报社的经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营总收入平均增幅达8.9%.  相似文献   

3.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既没有大报的人才优势,也没有大报吸引人才的环境,县市报记者多是当地土生土长,有不少甚至是从基层通讯员中选拔的,其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与大报记者相距甚远,被人们戏称为“土八路”。如何缩小县市报与大报的差距,提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90年代,是县市党委机关报报业发展的一个盛期。本文所述的浙江省县市报的“办报热”不过是全国出现的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 一、县市机关报“办报热”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80年代,浙江省仅有3家县级党委机关报,即诸暨报、江山报和永康报。进入90年代,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如今实现了县县市市有党报;个体、私有经济发达的温州市,辖11个县市区,其中有6个县市也办了党报。  相似文献   

5.
县市报产业结构的发展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益民 《传媒观察》2011,(12):62-64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8家县市区域报。这些被保留的报纸同时也正由政府主导、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导、自负盈亏的企业。近年来,这些被保留的县市区域报,在"多元"经营上进行破题,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进体制转换,拓展经营领域,实现量质并举的崭新局面。多元经营与多种经营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社经营理念的转变,多种经营只是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6.
成晓鹏 《今传媒》2007,(6):43-44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38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当年,《昆山日报》依托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昆山市,成为了县市报市场化改革的杰出代表,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继续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7.
报人常常形象地称,新闻是县市区域报的生命,经营是其命运。而实施全媒体经营,是一项事关县市区域报命运沉浮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9.
7月7日,省报协县市区域报委员会主任会议在萧山召开。省报协会长孟玉兔,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德发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报协县市区域报委员会主任、萧山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孙焕林主持。孟玉兔会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省县市区域报在报刊治理整顿后取得的新成绩。他说,今年上半年,在宏观调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0.
以充满市场气息的策划运作,激发广告主,引导广告市场,形成广告常态是<海门日报>广告经营的重要策略.实践让我们明白,县市区域报要突破报业经营的诸多瓶颈,抵御各种风险的袭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报业决策者和经营从业者首先在经营理念上突破,在大理念上不让经营的任何肠梗有碍大节,在小理念上不让经营的任何细节成为蚁穴.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东阳日报2008年经营业绩逆风飞扬,实现了广告经营与利润增长双丰收,在报业经营的"寒冬"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其成功原因,就在于它走出了具有县市区域报特色的立体化经营之路,即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立足县市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根据县市区域广告消费特点,以立体化策略、本土化路径,谋求报业经营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我是《新闻通讯》的忠实读者,从1984年起我就和《新闻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认为《新闻通讯》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栏目多、内容丰富,能满足多层次新闻工作者的需要。如“新闻业务研究”、“编辑札记”、“老记者谈优良传统”等,这些栏目对专职新闻工作者比较适宜;又如“企业报园地”、“企业报总编谈甘苦”、“地市县报园地”等,这些栏目对企业报和县市报的编辑记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和新华日报《新闻通讯》联合举办的“怎样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征文评选活动,10月20日在南京揭晓。这次征文活动于2月初开始以来,各地县市报总编辑以及其他新闻界同行踊跃参加,结合各自的实践体会撰写论文。截止8月31日,计收到寄自国内16个省区的征文120篇。这些论文紧紧围绕如何当好县市报总编辑这个主题,从思想工作、个人修养、编采业务、经营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报业市场化的进程,报纸区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县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以其权威性一直在区域报业中居于主流地位。但随着各类行业报、晚报的崛起,加上外来媒体的扩张,县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处于市场最前沿的广告经营正面临严峻挑战。县市党报的广告亟需引入经营新理念,变自然竞争为策划竞争,主动实施广告经营的“互动战略”,使优势更优。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要自立、自强,非抓经营管理不可!”面对实施技术改造、办公现代化和改善职工福利而资金匮乏的窘境,完全靠地方财政补贴过日子的县市报人,终于猛省,有了共识。伴随着这一时代意识的逐步强化,县市报的经营管理也开始起步,有的还有声有色,如江苏的宜兴报、广东的番禺报、湖北的襄阳报等,经营管理文章做得有板有眼,其创收成绩很值得称道。然而,就整体而言,县市报的经营管理(指创收活动)尚处于萌芽阶段,与其它各类  相似文献   

18.
跨进WTO的门槛,许多清醒有为的报人感到喜忧参半。WTO在带给我们机遇的同时,带来的更多是挑战和考验。底子薄、人才欠缺、经济实力严重不足的县市报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大潮中处变不惊,经受住挑战与压力,是我们每一位县市报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谈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县市报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中国入世虽没有对传统传媒业开放作出承诺,但我们发现许多相关产业的开放将对县市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机遇一:经营成本有望下降。报业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目前,县市报广告经营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有难度,也有困扰。那么,如何从困扰中挖掘潜在优势,从商品经济的洪流中寻找发展契机,努力开拓县市报广告经营业务呢?避“工”就“商”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县市报面对的新闻竞争,从来没有眼下这么激烈。但是新闻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县市报在新世纪的征途中,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依笔者之见,可以采取这样几条措施:眼睛向“外”,引进高素质的新闻人才第一,省、地市报纸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军、扩版后,版面相对稳定,人员基本饱和,严格控制进入。第二,国内大专院校因新闻专业人才吃香而不断增加招生名额,省市新闻媒体对新闻本科生的需求量相对饱和,这些毕业生择业的目光从省、地市报开始投向新闻人才奇缺的县市报。这是一个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