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著名行为学家阿吉里斯(A rgyris)1960年在其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契约这个概念。阿吉里斯认为,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除正式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同样是决定组织成员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这种相互期望,就是心理契约。至今,心理契约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当前大多数学者都把心理契约界定为在组织的活动中组织成员之间对于责任与义务的一系列主观约定。心理契约属于心理范畴。大量实践证明,在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契约”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中,组织(学校、后勤服务公司)、管理者(教师、专职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学生)关系中存在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愿望,是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期望的集合。大学生“心理契约”管理就是根据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及组织的一系列期望和需要,通过各种管理方式来满足这些期望和需要的过程。“心理契约”管理是融摄了相互真诚、平等、公正、宽容、勤勉等一系列互惠互利的心理期望的管理;它是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以及友好关系基础上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心理契约对于组织行为具有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该组织的社会成员订立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心理契约,满足其充分愿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在教学团队的创建中引入心理契约概念,强调教学团队作为一种知识型的团队,在团队创建时,应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和个性,从构建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满足团队成员的心理期望,组建高绩效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5.
将“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f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Psycological work contract.1960)”。后来施恩(E.H.Schein)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心理契约理论是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讨论组织和组织成员在长期合作中的相互责任不断变化的动态期望。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外籍人才引进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外籍人才引进过程中关于对象、内容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特征,从心理契约理论角度提出促进高校外籍人才引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学校教师资源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具有主观性、双向性、动态性、内隐性、非正式性和期望的差异性等特点.心理契约被广泛应用到管理中.文章主要阐述了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指出学校与教师之间在心理契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是维系与管理雇佣关系中组织与员工间协调合作的有效工具。将心理契约引入课堂教学便产生了课堂心理契约,它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相互期望和主观理解。良好课堂心理契约的构建,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本文阐释了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必要性与功用,并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行为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建设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从心理契约形成的个体层面的角度探讨教学团队的创建,应强调教学团队作为一种知识型的团队,要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和个性,满足团队成员的心理期望,组建高绩效的教学团队.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建立成员与团队的共同愿景;选择有影响力的团队负责人;尊重与信任团队的成员;关注团队成员期望的价值的认可和公平回报.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双方相互责任的期望与彼此义务的认知,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引入心理契约理论,明晰高校师资队伍的特点,探索如何利用心理契约理论构建良好的高校师资队伍,从而提高师资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间不成文的、内隐的.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这跟学校与教师间心理契约被违背有关。要稳定教师队伍.使他们表现出工作的满意度、忠诚度,管理者要让学校与教师间通过明确双方的期望、提供积极的组织支持、提供合理公平的程序、发挥教师主人翁意识等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2.
王晖  吴永祥 《文教资料》2009,(4):215-216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高校社团激励的现状出发,在深入阐述高校社团激励中导入心理契约的可行性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角度,从心理契约的建立、心理契约的维护、心理契约的调整这三个维度提出了建立高校社团激励的新型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管理:高校辅导员激励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具体到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心理契约,则体现为辅导员和学校双方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主观约定,是联系辅导员与学校组织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辅导员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是指组织与其成员之间隐含而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贡献和责任的总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行政管理队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在遵循心理学和管理学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形成良性的心理契约,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中的心理契约指教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教育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它反映了教育关系的本体面貌。在分析教育中心理契约的特殊性和功能表现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和维护心理契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针对学界误把未明说的期望直接当作心理契约这一问题,对心理期望与心理契约两个概念的差异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高校师生从相互期望到心理契约的演进为线索,对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及其履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文章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对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进行引导调控,才能促进师生心理契约达成并发挥其既激励又约束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成员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心理约定.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文章就地方高校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高校教师管理中重视心理契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地方高校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具体策略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期望假设与主观约定。心理契约的违背是一种主观性的体验,它是指一方认为另一方没有充分实现心理契约,而不管实际中心理契约的违背是否真的发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发生负面影响。基于心理契约的留任新教师的思路包括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近年来组织心理契约的研究进行综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校师资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玺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40-141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态度以及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校教师和高校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稳定教师队伍,使高校获得持续的人力资源竞争力。高校师资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