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媛 《青年记者》2008,(15):42-43
政府、大众、传媒,三者之间的博弈,是传媒永恒的主题.一方面,政府要确保意识形态的正确和安全,要求传媒宣传主流价值观,确保政令畅通,弘扬传统文化,抵御外来腐朽文化,另一方面,大众呼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华人等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西方国家大多采取了多元文化政策,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予以宽容及融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华人在西方国家依然遭受着民族歧视,主流传媒妖魔化华人现象尤为突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对大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歧视行为对华人造成很深的伤害。西方国家有的政府官员或议员通过媒体攻击诬陷华人,这是他们歧视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一。1996年,《纽约时报》刊出了纽约市议员裘利亚·哈里逊的访谈录,诬蔑亚裔为“强盗”、“粗鲁的商人”、“入侵而不是同…  相似文献   

3.
周云 《今传媒》2015,(1):54-56
传媒和大众闻"星"而动,也闻"腥"而动,在明星及其丑闻上寻找炒作的空间或闲时的谈资。这既是现代社会的消费潮流,也成为传媒社会的文化奇观,鼓噪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困惑者有之,得利者有之。丑闻作为负面消息之所以会激起大众的兴趣,与丑闻的叙事方式、行销策略以及明星大众形象的特点存在内在的关联,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4.
周平 《新闻前哨》2008,(9):54-55
文化新闻和娱乐报道都需要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调动市民的无意识与欲望,实现其娱乐、宣泄、转移功能,赋予大众所关注的问题以想象性的解决;同时,也要引导大众的情感和文化趣味.在不经意的娱乐中完成主流意识的教化要求,越是通俗而不媚俗的东西,它的娱乐功能、引导功能就较强。  相似文献   

5.
媒体扫描     
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政府要素分析翁杨在《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政府要素分析》中指出,我国传媒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宏观政治环境与法制环境有待改善,中观产业政策环境亟待改善,其中导致我国传媒产业政策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传媒体制改革滞后是主要原因。2、目前的传媒体制和政策中存在许多限制传媒产业发展的因素。如: 监管过严,传媒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行政干预过多,传媒业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准入过高。政府要素缺乏竞争力已经成为限制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壮大的首要因素,不仅限制了其他要素竞争力的提高和发挥,也影响了这些关键要素的组合搭配的效率。提升政府行为的竞争力,是提升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传媒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风生水起的大传媒时代,诸多传媒运作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读者到受众,由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现代科技发展推动着传媒行业一步步走向成熟.传媒业不仅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已经深入地介入了大众生活.“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推进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而在媒介革新与平台盛行的环境下,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践形式在“双创”理念引领中焕发新的思路。建构融媒体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双创”平台生态需要把握大学、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间关系,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作用并生成了传媒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四重维度,分别是:产学研一体的理论指导平台;跨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平台;技能实践的创新服务平台;双创成果的综合转化平台。不难发现,从课程教育模式到社会实践应用,“双创”平台的体系建构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互构导向,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瓶颈、提高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方法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沈富春 《新闻战线》2015,(5):231-232
作为时代进步的标志,社会变革的关键因素,传媒与体育形成统一协调的发展趋势,并且在物质文化、传媒文化的发展中,传播媒介引发的体育观赏及消费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引导大众在传播媒介的辅助中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享受。笔者结合对体育产业与传媒产业的认知,对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以及体育再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传媒市场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从前格式化、八股化的新闻模式。多媒体信息时代的新闻受众有多元化的需求,而媒体要更好地服务受众,让受众接受,就必须转变新闻制作观念,打破固有的新闻模式。新闻故事化的趋势在中国的传媒市场应运而生。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新闻,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贴近性,唤起公众的情感认同,从而确保自己的受众群体。故事化的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撰写、制作新闻的新的思路和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媒体的新闻叙事模式。然而过犹不及,对于故事化的过度追求反而会有损于新闻的质量与媒体的公信力。故事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冲击、使新闻流于浅薄化的隐患和对新闻其他功能发挥的影响,都成为当下传媒人值得忧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人物,引发公众和传媒的热议,其中典型的如"犀利哥"、"凤姐"。本文认为,无论是否出于炒作目的或存在网络推手助推,这些"哥""姐"们接受的是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在传媒消费主义视域下,"哥""姐"现象之热背后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式微,人文精神和传统消费文化价值的沦丧,以及大众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1.
面对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带来的舆论传播环境的变化,作为大众财经传媒以及媒体人,要始终以党性原则为传播的"航向标",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报道的"标杆",注重把握好新闻传播的"恰时"、"适度"和"有效",着力弘扬主旋律,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传媒不是一个不受任何制约的话筒,传媒可以说话,但在有的时候,要选择话题,选择说话的时机。政府有政府的角度和立场,大众有大众的角度和立场,两者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郑春平 《传媒观察》2023,(5):99-106
各社会领域的深度媒介化,不仅对主流舆论产生了“去中心化”威胁,还给社会治理体系带来了挑战,这是关乎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传统大众媒体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不仅要引领主流舆论,还要发挥社会治理的“中介”作用。媒体融合作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实践,以“传媒+政务服务商务”为运营模式,推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多元要素的生产、连接和整合,构成了一个新的“行动场域”。本文在关系视角下理解主流媒体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媒介实践的交织互动,重点考察了“传媒+”产品化实践中的融合与张力、调适与再造,从而探求该模式在未来寻求系统性突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微博热的出现,微博平台成了媒体角逐的新战场。然而在这个平台上,媒体需要同博主的个人圈子、广受关注的文娱明星相互角力,这对传媒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微博传播的独特性,也使得传媒在信息传播时要做出改变。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当前微博平台下,媒体如何获得话语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个别媒体或媒体工作者动辄用其掌握的稿件终审权、演员录用权,“枪毙”、“封杀”,实在是一件不怎么让人愉快的事情。有些时候,毋宁说,极其让人反感。比如,有些演员因为工作中与导演意见不合,或者应得的待遇不到位而索要,“得罪”了传媒,传媒便挥舞大棒,对其“封杀”,委实不该。虽然这种“封杀”,有些是冲冠一怒当众宣布了的,有的则是属于“内控”秘而不宣的。正如一些论者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媒体本来无权这么做。传媒者,是社会大众心声的载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而非传媒中人的“同仁阵地”,更非个别…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信息传播权仅仅由社会高等阶层的人们所掌握,现今的信息不仅可以由高等精英传播给社会大众,社会大众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自媒体时代到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媒体形式,它可以让社会大众都可以参与进来,发表自己对某个事件的观点或看法,这是一种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媒体"的互补互动。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时代以及其中的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媒体"的介绍,阐述自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与个人"媒体"之间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性和改进措施,从而促进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24):31-34
近期,针对外来语滥用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一方面是大众媒体对此类现象的积极报道和各种分析,一方面是受众对此类信息及报道的讽刺性反应。这背后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般新闻事件的范畴。本文以此类现象为关注点,通过观察大众传媒和受众各自的反应,分析传媒和受众反应背后的深层动机,探究讨论背后所蕴含的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成立之初,杰斐逊总统著名的关于新闻自由的讲话奠定了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基础。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的研究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传媒》较为明确地界定了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架构,指出政府要支持新闻界的监督,鼓励媒体关注公共事务,唯有如此,传媒才会做到客观和可信。但是,2001年的"9.11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关系原则。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08年以来的奥巴马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新型关系在很多重大时刻彰显,双方倾向于联手展示国家形象。本文运用传播学控制研究理论从美国传媒面临的新局势、新战争,以及新"敌人"等三方面分析新国际传播环境下,美国政府和媒体关系的新特点,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传媒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与大众对于传媒的文化信仰相关。在具体的传媒运作中,传媒通过控制、选择、策划、营销实现自身的社会影响,而大众对于传媒内容的理性评判又表现出明显的有限性,这正是传媒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对传媒持有理性批判力的受众主要集中在数量较少的  相似文献   

20.
梁岩 《报刊之友》2013,(8):55-56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是制造奇观文化的最大机构,而明星就是大众媒体所制造出的一种超级奇观,这一奇观现象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文化学家关注与研究。电视媒体和明星联手塑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等的氛围场,而社会大众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又刺激着电视媒体和明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与电视明星的关系总是在利益分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摇摆不定,电视媒体对收视率以及市场回报的要求以及明星对曝光度、知名度的要求,使得双方处于一种此生彼降的天平上,无法达到不平衡。这种来回波动的不平衡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的良性持久实现,也会对整个社会及大众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视明星现场出发,分析了造星运动的根源,并探讨了媒体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