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浩是一名与众不同的儿童,在汶川大地震中,他从废墟中救出同学的事迹,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之后林浩配合政府的宣传活动,还参与了大量活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四川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各种媒体对林浩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其中,由新华社发出的图片<林浩面部图>与<姚明林浩举旗图>,宣传范围极广,引起了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记者怎样写英雄人物?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概括成:以英雄自身的行动说明英雄的高贵的品质,以生动、具体的细节使读者对记者所报道的一切深信不疑,以充满人情的描写解释英雄行为的动机,使英雄的形象变得更高大。发表在下面的《高速公路旁烈火正熊……》(下简称《烈火》)一文所报道的是一位消防队员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生命的危险连续救出五名车祸受害者的事迹。大家可以看到,在这篇人物报道中,既没有出现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出现“画龙点睛”神奇功效的鉴定式的语言。作者只是着力描写在卡车气罐随时可能爆炸的情况下,英雄接二连三救人的事迹和“快些,再快些”的心理活动。然而,读者从这些令人眼光缭乱、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描写中,看到了英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一开口,他就说:“我在职期间重要的任务,就是不能让发生在淮滨县境内的重大新闻跑掉。”淮滨县委通讯组长董学勤的话,既表现了他豪爽的性格,也是他责任感的坦诚写照。1988年教师节前,淮滨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收到一封盖有息县汪棚乡两个村委会大印的感谢信,内容是感谢淮滨县防湖乡一民办教师救出两个落入息县汪棚水库小孩的事迹。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感到这是个很好的典型,让通讯组长董学勤同志牵头,协同有关部门组成调  相似文献   

4.
杨彦翀 《新闻实践》2012,(12):13-13
去年,作者偶然从组织部门提供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中,发现宁波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这一典型人物的报道价值。20多年来,刘佳芬从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宁波第一所智障儿童学校的校长,直至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物本身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7月21日,一场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房山告急、通州告急……汹涌的洪水冲走了汽车、房屋,也夺去了77人的生命……当夜,村、镇的基层干部坚守在抗灾现场,一位位老人、妇女、儿童、被洪水困在屋里的村民被背出、被救出来;解放军赶到了受灾现场——350名被困在学校里的孩子被救出来;志愿者的爱心车队赶到了受灾现场——一辆辆陷在积水中的轿车被拖出;记者也赶到了受灾现场——一篇篇记录灾区真实情况、一个个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宣传、报道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风貌,是报纸、广播的职责。当前,在模范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既要讴歌献身精神,又要宣传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态度。前年九月中旬,在一家省级报纸上,报道了五位青年农民抢救落井儿童的事迹。事隔九个月,还是那家报纸,又用大量的篇幅连续报道了某部解放军战士英勇抢救落井群众的事迹.两个典型事例相似,都是由于有人到井里打捞东西,井内缺氧,下去的人昏迷窒息,抢救的人不顾个人安危,纷纷下井,以至英勇献身。读了这两篇报道,深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读过一篇题为《罗盛教》的课文,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文笔,将罗盛教舍身从冰窟中救出朝鲜儿童的国际主义精神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没想到,近二十年后,我们有机会在安阳市太行宾馆见到文章的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同志. 这是去年九月,戴煌应邀来安阳讲学。我们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自然是求之难得的机会。那是一个夜幕拂肩,华灯初放的傍晚,戴老师同我们一起席地而坐在宾馆前的台级阶上,一次无拘无束的畅谈就这样开始了。年近花甲的戴煌同志,灰发童颜,目光  相似文献   

8.
去年九月前后,在一个省的报纸上,报道了五位青年农民抢救落井儿童的事迹。事隔九个月,还是那家报纸,又用大量的篇幅连续报道了某部解放军战士英勇抢救落井群众的事迹。两个典型相似,都是由于有人到井里打捞东西,井内缺氧,下去的人昏迷窒  相似文献   

9.
杭文 《新闻三昧》2004,(5):13-14
2月27日9时左右,位于浙江金华市汤溪镇里金坞村的金华双峰砩矿场矿井出现塌方事故。由于抢救及时,除了两名矿工在事故发生时死亡外,其余13名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部被救出。近年来,我国矿区各类伤亡事故不断,死伤严重,但在采取了营救措施后将遇险矿工全部救出的实例却并不多见,对比之下,发生在金华市的这起塌方事故正是一例成功的个案。  相似文献   

10.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0,(39):90-90
1 鲨鱼救生衣 这款鲨鱼系列救生衣,是专门为1~14岁的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背部有一个突起的、如鱼鳍状的设计,方便大人在救生时,能够用手抓获水中的孩子,将其救出水面。产品售价45.95美元,约合人民币307元。  相似文献   

11.
身患脑血栓,却勇于跳进冰窟窿救出两个孩子的汤秉贵;82岁的老母亲李淑芳做57岁病儿子的拐杖,相互依偎着走过人生路;连一万元现金都没拿过的保洁员初秀英,在捡到10万元现金后如数奉还,并把1万元的筹谢金捐给灾区;为了让孩子每天上学,摆渡教师王勇义务接送学生过河上学20年……这些草根类的平凡人物,如今越来越多地登上了媒体,成为新闻的主人公,他们也用自己不平凡的事迹征服了读者和观众。  相似文献   

12.
“激情”,是人们概括牛玉儒精神最常用的字眼。激情,也是对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最贴切的描述。2004年10月27日到11月6日,我们随牛玉儒事迹新闻采访团到内蒙古采访。10天时间,采访近百人;半个月内,写出了4篇通讯、4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第一篇通讯,字数近万。采访中,讲到牛玉儒的魅力,与他共事过的干部说:“跟他干很苦很累,但还是愿意跟着他干。觉得有一股冲劲,能成就一番事业。”实际上,这同样是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的体会:采写他的事迹很苦很累,但还是非常愿意这样干。原因是我们充分理解了这一典型人物,感觉能把这个难得的先进人物写“活”,再…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眼泪     
吴兴人 《新闻记者》2004,(11):38-38
不少记者大约因见多识广的缘故,对被采访的对象,不大容易被感动,更不要说流眼泪了,但这一回,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中央新闻单位周国知事迹采访团的记者们在鄂西南高寒山区采访时,被这位优秀基层干部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CCTV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次令人感动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14.
6月中旬广西柳州遭受建国以来最严 重的洪涝灾害,当地军民奋起抗洪抢险 这是广州部队炮兵旅某部班长王才忠在 柳州电扇厂抢救国家财产。王才忠已连 续五昼夜奋战在洪水中,在危急中先后 救出6名群众。 吴文彪 摄(传真照片)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震     
台湾地震3月31日14时52分(北京时间),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中距离位于台湾岛东北的苏澳、南澳一带约30公里,距台北约90公里。地震造成5人死亡,270多人受伤,至4月1日中午已发生大小余震近300次。这是救援人员在台北一倒塌楼房的废墟中救出幸存者。  相似文献   

16.
读了7月10日黄石日报阳新版的一篇题为"王明华舍命'救'档案"的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因为王明华的事迹感人,而且因为透过事迹的背后,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王明华的事迹只是一个必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读了7月10日黄石日报阳新版的一篇题为"王明华舍命'救'档案"的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因为王明华的事迹感人,而且因为透过事迹的背后,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王明华的事迹只是一个必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杜树人 《记者摇篮》2009,(12):22-22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采访对象的事迹很生动,催人泪下。可是,稿子写出来后,自己一看或一读,采访时的感动不见了,眼泪说啥也不出来了。感人的事迹变成铅字后,为什么不感人了呢?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看到并不熟悉的小女孩落入冰水,一个小男孩勇敢伸手救人,因力气太小也落入了水中。两个孩子的父亲赶来后,第一反应是不分先后:男孩的父亲救出了女孩,女孩的父亲救出了男孩,他们共同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之歌。目前,小女孩已出:,男孩仍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20.
平平实实才是真──徐虎事迹采访札记戴玉庆,郭伟成《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一文见报以后(载199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主要是因为徐虎本人的事迹非常感人。他通过点点滴滴的诚实劳动,表现了新时代普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