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的形成具有深层的文化因素,二元对立的城乡教师文化造就了城乡教师的认同文化差距、流动文化差距、认知文化差距和价值文化差距,理解城乡教师文化差距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解决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先民在中国古代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注定”遭遇灾难、曲折、失败和痛苦,同时他们为生存而进行挣扎、拼搏、奋斗,使中国神话具有浓烈的悲剧意识。多样的神话悲剧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转变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先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注定”遭遇灾难、曲折、失败和痛苦,同时他们为生存而进行挣扎、拼搏、奋斗,使中国神话具有了浓烈的悲剧意识。多样的神话悲剧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转变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着重从重视深层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阐述了文化意识对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文化意识输入的原则及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化因素是造成中国城乡教师学力差异的深层原因,积极发挥城乡教师的文化影响力,创建城乡教师平等的文化环境,树立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成为缩小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的基本文化路径。其实,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缩小的过程,就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就是中国教育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吴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7.
高晓声的底层生活磨难使其触摸到隐在生活深处的人生真谛和吴越文化的精警品格.他的小说的深刻性在于,从笔下人物的普通生计问题入手,不仅批判了他们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并未成为社会主人的现实,并进而揭示出形成这种现实的深层原因在于他们根深蒂固的心里痼疾:盲目的奴性意识和盲目的自我膨胀.从艺术手段看,深辟的心理描写、精当的细节和画龙点睛的议论对小说深层意蕴的开拓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呈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9.
《传统戏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活动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逐渐失去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影视、流行歌曲、卡通动漫、网络游戏等快餐文化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迅速流行,而他们对传统戏曲越来越隔膜,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影视、流行歌曲、卡通动漫、网络游戏等快餐文化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迅速流行,而他们对传统戏曲越来越格格不入,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发展史上,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和对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是弱项,而且在长时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一直都是学生能够学好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深层所包含的文化意识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行的格外的重要,也一定要注意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中的各种细节,使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文化意识的概述阐述了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一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性格矛盾而复杂。他们之所以成为“多余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二重性冲突 ,而构成其性格二重性冲突的深层原因 ,则是俄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以及社会、历史生活状况。细言之 ,即文化的冲突 (包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底层”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性与现代文化中的先进性的冲突 )、先进意识与阶级地位的冲突、历史使命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本文着重从文化冲突上探讨形成“多余人”二重性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依照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还有再生产原有秩序的功能。社会文化不仅是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出现二元差异的深层原因,也是导致当前城乡基础教育结果出现二元分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学衡派知识分子的著作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中体现出明显的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的存在拉大了他们与一般民众的距离,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精英意识有两方面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经世思想;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们所服膺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雪宁 《考试周刊》2011,(47):22-23
川端康成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了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形成了独特的美意识。本文以《伊豆舞女》为例,分析其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为客观而详细地论述了 2 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与苏联战争小说在寓意构造和审美形态上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中、苏战争小说在寓意构造上表现为战时表层直接寓意的“政治———功利”模式与战后深层的非直接寓意的“文化———哲学”模式。如对战争中的生存意识、民族意识、英雄意识、国家意识的强烈突兀和人道主义、历史主义、心灵拓展、世界话语等终极性审美目标的深层挖掘。由于各自的环境差异 ,国情区别 ,政治背景及文化传统的诸多因素限制 ,中、苏战争小说又呈现出不同的思情趋势、文化意蕴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7.
萧红在其一生艰难坎坷的漂泊生涯中,以女性作家与社会弱者的双重身份和独特视角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对中国社会长期存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及对底层人民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虐杀。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对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平民人物以及他们的不幸与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爱和抗争,表现了作家心灵历程中对人类精神自由、平等、和谐的向往与追求。萧红创作中的生命体验、情感激流和历史感悟,代表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国文化人不可规避的对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层冲突的思考及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没有文化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公平,所以,以文化视角来探讨教育公平问题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当前,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最为突出,也最为引人关注。文化区隔是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表现为学校与乡村日常生活的冲突,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缺失,课程文化的城市化倾向,校园中的语言霸权,学生中的反学校文化的流行等等。为此,需要确立城乡文化有差异而无优劣的信念。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培养新型农村师资。  相似文献   

19.
流动借读生的义务教育挑战教育公平的底线。影响流动借读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根源主要有:义务教育政策疲软、义务教育体制滞后、城乡教育质量悬殊、教师公平意识薄弱;保障他们享受公平教育的主要对策为:加强义务教育政策刚性、改革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以及提升教师教育公平意识。  相似文献   

20.
白志强 《考试周刊》2013,(33):108-108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言自明。语言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小学英语是初步培养小学生英语能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措施有很多,关键是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