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是训练的基础自闭症孩子的内心世界十分隐秘、脆弱,家长应努力理解孩子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才能实现。在家庭训练的初期,家长可主要关注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七大层次阐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对博物馆的展示与教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满足观众的多种层次的心理需求。应用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于文博的展示与教育之中,认为文博在展示上要满足观众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获得蓬勃的生机,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需要”的视角阐明了人行为的源泉和原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还存在低层次需要未得到应有的满足,对学校的归属感较弱,社会的认可度不高,自我实现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积极作用,就要满足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具体的激励措施包括: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满足兼职教师的低层次需要;建立心理契约,满足兼职教师归属与爱的需要;更新观念,满足兼职教师尊重的需要;搭建发展平台,满足兼职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引用,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出发,浅谈高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当大学生的上述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借助网络加以实现,进而网络成瘾。防治措施有: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多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视需要;强化管理,帮助大学生控制需要;施用药物,消减大学生不良需要。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大层次,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与爱情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层次由低而高。作者认为人的第六层次需要是创新,是一切需要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林森 《文教资料》2010,(33):136-137
做好学生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即“需要层次说”,该学说对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极有启发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归属和爱的需要列为第三层次,即"人在满足生存与安全需要之后,还需要获得一种归属的需要,特别是某个群体或集体归属的需要"。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1]。班级归属感是指学生对所在班级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情感意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接受、认同和执行程度,主要体现个体对班级的信赖和依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进食障碍的主要表现,引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新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方面分析了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现状以及进食障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进食障碍的主要表现,引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方面分析了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现状以及进食障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充满竞争的社会之中,侵扰人的心理令人不安的因素多得数不胜数,任何人尤其是中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如何正确地认识、对待和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进入一种心理的舒适区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唯动机是由多种不同  相似文献   

14.
翻开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聆听上古时代女性大胆率真的吟唱,我们希望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借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观照这些诗歌,从中发现《诗经》时代女性普遍的生存状态和需要的满足情况,从而感受她们独特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5.
一、校长要为教师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1.以人为本,帮助教师获得发展。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一级的需要。它是指一个人需要做对他适合的工作,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不断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研究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第一、二层是生理、安全的需要,是针对人的物质生存而言的;在此基础上,第三层为归属、爱的需要,即人际交往和交流感情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即追求社会肯定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层层的需要就是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原因,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能激发兴趣、产生动机。而这些需要具体到小学生身上,就分为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四部分。从学生这多重的需要中不难看出.学生需要学的不只是知识技能,还包括活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敏 《文教资料》2006,(12):46-47
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描写了丰富多样的女性群体。借鉴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一观照南北朝诗歌中的女性,可以从中感受到两朝女性独特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9.
爱心施教     
关于爱的表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谈及到,他在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有七种基本的需要,按需要满足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这些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一个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来看,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心理原因。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创新高校团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社团活动等途径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