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影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众多,研究从资源依赖视角入手,以西部地区26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各项资源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高校高质量发展有三条路径,分别为依托财力资源的驱动发展型、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并行发展的全面完善型、依靠高校自身资源的内部驱动型。为促进西部高校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因地制宜,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其次是人才驱动,以共享发展为导向加快资源平台建设与发展;最后是财政支持,以教育经费投入为牵引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聚集是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关键。人才聚集衍生出知识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着西部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基础与布局的阻滞、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掣肘和地理空间的边缘性、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非完善性的梗阻,导致西部高等教育人才聚集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劣势的双重困境。为破解西部高等教育人才聚集的困局,西部地区应更新人才聚集理念、完善人才治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及建立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从而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辨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高质量重在关切高等教育整体满足实际需求的价值与能力,并基于“价值涌现”整合性框架,从功能、结构、要素角度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系统建构。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显性指标繁荣”与“内在能力贫瘠”反差,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坚持立德树人、促进知识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并实现从“适应”到“支撑”再到“引领”的功能涌现,致力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遵循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应然逻辑,认为在布局结构上应从结构失衡向均衡对焦过渡;类型结构上应从同质内卷向多样共生发展。最后,强调推动基于工具理性的管制向基于价值理性的治理跃升,以校长管理专业化为关键节点,激活高校内外部治理体系;以基层学术组织重构,激活学术心脏地带等方面,探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素激活。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企业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在供给、需求与价格等市场要素方面具有独特的内涵,且表现为相应的供求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将在一定时期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个人、社会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利益,从而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拟就高等教育供求的内涵、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等问题进行讨论。一、高等教育供求内涵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应从社会与个人和家庭两个方面来考察。对社会而言,高等教育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  相似文献   

5.
加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实现西部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整合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为此,就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而言,加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是当前西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从自组织发展范式出发,高等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应以高质量开放、高质量分类、高质量驱动、高质量评价为理论支点:提升互动交流质量与国际化质量;形成分类有序的发展格局;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提高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实践层面,需坚持充分开放与自主独立相结合、分类定序与差异化保障相结合、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互相促进。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有共同利益和互促反哺思维,要推动质量提升,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消除政策壁垒、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要以区域教育现代化为抓手,通过机制改革、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体系建设。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成效要求,注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要素和共荣效益,同时实现技术手段、资源统筹、人本核心与发展目标的评价统一。  相似文献   

8.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发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以提高质量为导向、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基础、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提升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方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国家、院校和个体三个层面的实践构成,具有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公平发展、支持开放多元发展、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并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等基本特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开放多元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2):I0001-I0001
经济增长中有一对相辅相成的基本力量,即供给与需求。作为一位高等教育学人,从来就没有关注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话题。由于近期接连参加了两项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开题,几位学者或多或少都谈到了这对范畴,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否有必要引入这对范畴?需求侧和供给侧是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调节供需关系、实现供需均衡是经济平稳运行的最优状态。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有效协同,以数量与质量的均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协同”的动力机制。经济学理论认为:需求侧对供给侧有牵引作用,推动供给技术发展、供给要素升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四位互动"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财经类高校重庆工商大学的建设实践,以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四位互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分析,为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西部经济,需要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和类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规模、形式和层次,充分地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西部高等教育目前的规模、学科专业、层次结构框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总体上不能很好地适应西部经济对人才的总量需求和结构需求,而高校自身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也较为脆弱。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兼具理论与现实逻辑,是一种聚焦优质质量、更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展现出目标任务从“数量为先”到“质量为要”、方式手段从“路径依赖”到“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内部资源”到“外部贡献”的基本特征与诉求。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体现在更新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理念,澄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落实必要支撑与保障,加强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外部环境与需求基础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新形势和国内发展新趋势都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高校发展必须紧扣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把握世界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基于自身细分市场确立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从“大而全”到“专精特”的战略转变,在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眭依凡 《江苏高教》2021,(10):12-21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及特征,并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大学发展模式.文章在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结论,并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目的 及其改革要素切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省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形成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应有之义。结合当前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理念,测度体系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将高等教育视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组织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禀赋,构建出包括要素、能力和功能3个维度的测度量表。量表涵盖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经费投入、师资投入、基础设施、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入学机会、研发条件、人力资本、创新成就等11个方面,并匹配有我国省级数据支撑的43项指标。基于2019年的截面数据和教育水平测度中较常用的4种方法—因子分析、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优劣解距离法和灰色关联法,得出31个省市区高等教育在要素、能力和功能的分项得分及相应排名;依照聚类分析和综合水平排名,31个省市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依次被划分为卓越型、中等型和起步型3大梯队,为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步骤。现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转型,可从意识更新与格局提升、合作平台与共享空间、在地国际化建设和高校职能的国际化延伸落实上为高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成功破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作用愈加重要。目前,西部高等教育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冲突,为实现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张,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提供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供给并进行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破解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的难题,必须对高等教育供给侧进行改革调整和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强化创新。从理论上探寻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基础和优化知识生产,从体制和管理上重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从要素配置上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局面,进而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位的问题,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高质量的教育产品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是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适应国家战略实施要求及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挑战的战略转型。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体系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框架下进行整体谋划与战略布局,以安全稳定、双向统筹、服务需求和包容共生为原则,按照“加快”与“扩大”,“提质”与“增效”的总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体系需要强大政治保障、思想引领与质量谋划,要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质量保障机制,激发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持续活力,以及强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理论研究与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学科资源相对优势是实现“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路径共有三种,分别是学科资源嵌入人文交流的民心相通型、学科资源赋能需求满足的共同发展型、学科资源支撑民主会商的话语体系建构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新历史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创新交流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深度的人文交流;须统筹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务实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可借助教育多边平台,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