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产生只有16年的历史,其发展之势却很迅猛,各种类型的主持人纷纷亮相于这一主持大军的各自节目中。然而,由于相当多的主持人在政策理论水平、思想修养、文化根底、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并不是所有主持人都受到受众的欢迎。当今主持人的素质远远未能满足广大受众日益提高了的多元思维、审美能力、以及对节高高品位的需求,笔者为主持人的发展而忧之、思之。可喜的是,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群体主持人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钟爱和青睐。为什么?我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强烈的忧…  相似文献   

2.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77-77
很多事情,本没有道理可讲,是不该也不必讲道理的。新闻公信力为什么"危机"了?为什么我们说好的时候,公众会认为我们是在"哄人"?为什么我们说不妙的时候,公众也会认为我们是在"哄人"?分析起来,几个方面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新史学”理路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而胡适、傅斯年等人提出的汉学却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快把梁启超的“新史学”排除在外?其实梁启超当年提出的“新史学”,很多理念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先进的,研究方法也采用了现在我们学科内采用的方法,如历史统计是早于国际历史学界率先提出的方法,这些为我们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14时28分,短短几秒钟时间,在办公室,在家里,许多报人忽然发现床在摇,灯在动,地在抖。以为是头晕,以为是幻觉,却不料那一刻几千公里外的四川汶川一带天昏地暗,山崩地裂,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参加复旦大学新闻专业自学考试的学员。我和周围一些学友最感苦恼的是,我们都不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缺少参加新闻实践的机会。因此,对于新闻业务课,尽管我们平时学习都比较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有些同志连考两次都未能通过。为什么我们花了工夫,却考不出好成绩?我们今后该怎样学好新闻业务课?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印刷术是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一。因此,印刷术的发明为我们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近几百年来,为什么我国与先进国家在印刷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却落后数十年呢?原因是当时西方资产阶级进行了工业革命,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印刷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跟一个新闻学教授聊到批判性思维,他很郁闷,期末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让学生列举"批判性思维的几种思维特质"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分析自认为最重要的一种特质.本以为很简单的一道题,没想到学生却蒙了:课堂笔记里好像没有?老师好像没有专门讲过这个知识点?老师好像讲过批判性思维,但没有给我们总结过思维特质到底是哪几种啊?于是各种...  相似文献   

8.
《革命健康——我们为什么离健康越来越远》作者:张克镇书号:F000418定价:18.00元出版日期:2004.10内容简介:献给关爱生命健康的每一个人!为什么本来很健康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很多的疾病?为什么很多能明显感觉到痛苦的疾病在做各项检查时却找不到任何“问题”?你是否曾经  相似文献   

9.
从国外的雅虎、谷歌、美国在线到中国的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互联网作为最具有竞争力的新媒体掀起了一个个令传统媒体咋舌的奇迹,然而,创造奇迹的为什么不是我们传统媒体?我们这些自以为拥有最强大采编、  相似文献   

10.
无限的有线     
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中国有线电视实现联网的背景、现状、动因与效果.分六个部分一,联网的有线电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二,我们"铺"到了哪儿;三,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迟;四、脚下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五,规矩产生秩序;六,或许是榜样.  相似文献   

11.
李勇 《新闻知识》2006,(8):20-22
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经形成共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3种形态。“媒介文化是指在文化大系统中,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①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是什么教会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又是什么误导着大众对历史的认识呢?也许从媒介构成的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体系环境和符号环境。文化的构成从某…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对作弊颇有微词,对作弊者嗤之以鼻。其实作弊随考试的产生而产生,随考试的发展而发展,它顽固地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自有它存在的几分道理。无奈的内容——逼人作弊“作弊怎么了?我作弊我惹谁了?我为什么作弊,大家为什么作弊?除了那些为了奖学金和所谓的名声而作弊的人,我想跟我一样作弊的同仁都会同意这样的话:我作弊是因为我无奈!”陈显扬显得很气愤,很激动。  相似文献   

13.
张昌旭 《青年记者》2004,(10):48-49
的6部关于中国的DV影像纪录片!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文化误读?当中国的民间纪录片已经冲击和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误读我们的国家形象时,难道不该引起我们警惕并大声疾呼吗?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差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但是在非主流因素的引导下,人们却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全都归罪于DV,但DV作为民间大量存在的文化载体,我们不能不警惕DV影像在传播中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误读。我认为,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层面。对生存焦虑和对成的渴求,常常DV拍摄者要铤而走险,要标新立异。对历史文化的零碎记录造成对国家形象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为现在拥有7000多万党员、领导十几亿人口的执政党。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磨难挫折和艰难困苦,领导人民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读《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让我们重温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聊起日本时》是一本关于日本生活和文化的杂文书。日本一直是个敏感国度,却又秉承着一衣带水的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存在。从视死如归的武士精神到影响数代人童年的日本动漫;从庄严的富士山到烂漫的樱花;从大和名族的女人性格到在世界文坛上举足轻重的日本文学。当我们聊起日本时我们又该聊些什么呢?看了这本书,或许你该得到些答案。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邦国林立,为什么富的那么富,穷的那么穷?五六百年前,欧洲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而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什么这二者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差距?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曾先后称霸于全球,而它们的帝国为什么会逐一衰落?二十世纪后期,为什么亚洲的一批国家能够急起直追,而另一些却陷入“穷者愈穷”的境地? 《国富国穷》作者是知名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以史学的眼光,本着理性的态度,避开单纯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理论框架,把地理、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传统文化等因素揉和在一起,通过几百年来的大量实例,对世界各国的贫富兴衰作了多层次的论述,探讨“富国”与“穷国”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康季平对万丽的行踪一清二楚,却不能引起万丽的丝毫疑惑?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看出康氏有病。而与之最亲近的万丽却偏不知道,而且从未有过一丁点的怀疑?为什么康季平对南州政府高层运作的内幕了解的程度,让很多读者都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的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同文学史的研究一样已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一面是建构历史的强烈欲望,一面却是面对历史时流露出来的迷惘困惑甚至是恐惧。这既有理论上的原因,又有史料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或许还是二者的无法接轨。如,近几年理论园地虽然很“繁荣”,“学”、“派”、“主义”……层出不穷,但始终未能建构出一个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史学框架;而中国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又是如此空旷,如此悠久,所以当人们试着去拥抱这庞杂的历史时,结果却感到无从下手,最后不得不两手空空地重新走出历史,发出几分无奈的慨叹。文学史家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因此而焦虑不安;不安的结果既加倍激起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笔者当上了通迅员。开始一段时间,我给报社寄去了一些稿件,然而大多未能采用。有一些好心的编辑在退稿时附言:“由于版面有限,您的稿件不能刊登”。起初,我倒也心安理得,认为自己写的文章本来不错,只是由于“版面有限”而未能见报。但后来越想越不对头,为什么我写的稿子总是“版面有限”呢?想着想着,终于悟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关于幸福感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不少人疑惑:为什么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提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更优越了,却总是感受不到应有的快乐?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研究幸福课程的教育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女士。王晓燕说,为了解当前人们的幸福观,她选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做了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她的问题是这样设置的:“如果幸福总数是100分,你认为你已经得到了几分?”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获知对方的幸福观,但接下来的问题便很有趣了。“如果说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