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是指华文出版中贯穿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大致应包括出版理念、出版思想、出版理想、出版文化、出版理性、出版管理之道、出版品质、出版形象、出版价值观、出版哲学等。本文通过对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要义分析,指出出版质量是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并为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服从组织安排到出版社工作,屈指算来已有12个年头了。经受"书行天下,传承文明"出版人精神的洗礼,耳濡目染书香世界的精彩,出版的情结已经深深扎根我的内心深处,文化激情和出版理性像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一直伴随着我的出版生涯。我认为,文化激情造就事业,没有激情,梦想将只能是昙花一现,失去持久的支撑,更难以谈得上去创新;而理性则是夯实出版事业大厦的基础,没有足够理性经营出版工作,也只能是"文人式"的舞文弄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3.
文化理性为体商业利益为用——寄语《编辑之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辑之友>的同志让我就如何办好这份刊物出些点子,我想,先从目前我国出版物市场的一些情况谈起,然后说说编辑的文化理性问题.总的看法是,无论编书还是编刊,都要挖掘出版资源、传承文化理性、创建出版品牌、营造书香社会.  相似文献   

4.
出版价值的主体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它们之间存在着博弈.出版价值追求的过程即是选择博弈最优解的过程.出版的首要意义是坚守文化价值.通过理性的博弈策略可以达到博弈均衡,实现双重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在《光明日报》撰文说:在当前,出版文化理性问题尤其应该给予高度的、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而解放  相似文献   

6.
李金慧 《出版科学》2010,18(4):54-56
当代图书出版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成功、励志类图书的庸俗化出版培植了大众“成功至上”、盲目攀比的社会心理,在客观上使图书出版成为庸俗成功学的始作俑者;生活、健康、养生类图书的泛滥培植了大众扭曲的健康观念开口盲目攀比的生活理念,在客观上成为伪“生命科学”的缔造者;传统文化类图书的过分商业化出版培植了大众追求感官刺激,淡化核心文化、理性精神、哲学意识,以及游戏人生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围绕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的主题:编辑出版与文化,来自中、日、韩出版界、教育界的一百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共谋国际出版业的发展。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可以概括为关于人类与出版的关系、关于出版文化理性与出版功能的探讨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众筹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伦理价值上实现了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由静态价值向动态价值的转变,由消极价值向积极价值的转变.出版价值的转变源于众筹出版伦理秩序形成的内在逻辑:资本逻辑使人们从计算理性中发展了出版主体间的契约精神;文化逻辑使异质性文化发展具有更加宽容的社会环境;而实践逻辑使“出版主体价值”发展成“出版关系价值”.可见,与传统出版主要是“寻求意义”相比,众筹出版在伦理上更加表现为“生成意义”.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媒介融合对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理念的意义为路径,探讨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的途径,提出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要秉承以文化理性为内核,以技术理性为支撑,为社会培养懂出版科学技术、具备出版文化精神的编辑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谈到出版编辑人的文化理性修炼时,我曾经提出,至少要具备六个性能:文学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艺术的灵性、科学的理性、伦理的德性。其中,就科学的理性也说过一些话语,写过一些文字。认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现实出版中文化品位不高、价值导向偏差和文化理想缺失等现象,探讨编辑如何在编辑出版实践中坚持主流的价值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要有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出版文化理性,开阔编辑文化视野,才能坚持正确的文化选择和秉承先进的创新理念,发挥专业文化生产者与传播者的核心主导作用,建构社会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全方位多元创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梅 《出版广角》2015,(7):87-89
高校学报的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导文化的发展理路、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和学报自身的发展,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学报文化取向的必然性。我们应淡化功利性目的,将高校学报的出版工作由工具论逐渐转向本体论,由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以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分析学术出版行为的社会理性与经济理性博弈,揭示学术出版失范行为产生的不正当后果,并对学术出版社会理性价值回归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入世和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出版社已进入出版理性和理性出版时代。所谓出版理性,也就是要求出版社在执行层次上面对入世冲击,规范出版行为,朝形成有序竞争、繁荣  相似文献   

15.
继才 《编辑之友》1996,(2):9-10
出版业转型中的理性思考●继才【郑州】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图书文化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初步的繁荣,但透过这种繁荣去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图书文化走向市场的喧闹声中表现出许多极为复杂、极为突出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首先是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郑澎 《编辑之友》2011,(11):35-37
中国的文化正在向市场化和世俗化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中国的出版文化机制正经历着一个理想主义形态向实用主义、现实观念和消费社会的变化,一种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另一种实用理性原则和现实主义所取代。如今,中国文化的世俗化包含了一个转向市  相似文献   

17.
融合出版已经成了出版界一个持久的公共话题。从理论上说,传统出版单位的融合出版转型应该自然聚焦于专业精品内容的数字开发、营销、销售上,但鉴于自身能力,我们难以一步直接实现极致的、丰满的数字化出版,必须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融合出版”(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多元形态的出版新生态)路径。教辅图书是传统媒体的重要分支,将新媒体技术和新兴文化资源融入到教辅图书出版的实践中,是教辅图书融合出版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8.
陈佳 《中国编辑》2011,(1):75-76,84
畅销书榜是图书出版业的风向标,但近几年,一些上榜图书却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面对市场驱动和利益诱惑,编辑和出版机构应坚持文化理性,努力策划有文化含量的畅销书,增加畅销书榜的"含金量";应确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主动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图书。  相似文献   

19.
受新媒介技术碎片化影响与推动,整个社会阅读领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有学者称之为“后阅读”,其主要特征包括:阅读视听化、情景化、现场化及其带来的交互体验等。在这样的阅读文化转型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我们当下的新媒体强势和主导的出版生产,内容上碎片化严重,形式上快餐化剧增。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适应阅读文化转型环境下的智能出版生产条件,在出版观念和编辑理念方面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建设全媒体环境下的新型出版体制和机制;培养理性适应、超越新媒体环境的受众群体;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出版业的经典文化坚守,增强应对碎片化阅读的整体战略,有规划有步骤地打造精品,构建健康现代出版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20.
面对出版业集团化、资本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中小出版企业应理性地选择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对重点文化工程的支持,集中自身优势,策划和出版一批重点项目,形成重点项目群,以精品力作和优秀出版物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