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纳西族学生学习普通话比较困难.作者就纳西族学生学习普通话作一教学研究,以提高普通话的教学水平,使纳西族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2.
《崇搬图》作为纳西族人民的经典创世之作,与纳西族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一部影响非常深远的纳西族"百科全书",更因其揭示了纳西族先民从哪里来而被称为《创世纪》。《丽江千古情》序曲《纳西创世纪》应用较为集中,具体体现在大鹏神鸟庇佑纳西族先祖、洪水泛滥的巨大破坏性、纳西族先祖与天神之女相爱等方面,较好地重现了《崇搬图》的神话传说故事,并让广大游客进一步了解了藏族、白族、纳西族和睦相处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传统彝族民居是一种土木构架的建筑,由于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的限制,底层仅单面采光,其他墙体均为实墙,因此,底层建筑室内光环境质量就成为关注的问题。永仁县巴拉务村示范房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云南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课题组合作设计和建成的示范民居工程,是在原有民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的设计创新但又极具传统特点的建筑,对于该建筑的物理性评价尚没有,为此,课题组于2006年夏对示范房进行了室内光照度、温湿度等的室内外环境测量工作,结合测量实践探讨了彝族民居室内光照度测量的方法,这也为类似的建筑进行内环境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体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建筑平面组织的中心环节,代表着平面组织的层次,引领整个建筑主题。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形制可概括为屋宇式、柱廊式和墙垣门三种。以屋宇式宅门多见,而柱廊式门大量为二柱式垂花门,少量是四柱或六柱的宅门。垂花门是天水民居单体门的亮点,集中表现了宅院中最丰富亮丽的色彩与装饰。民居四合院的等级、建制,见微知著,观一眼门楼便可知晓,同样,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建筑造型、装修和细部装饰亦表现出天水民居建筑的综合特征:封建礼制的等级地位、建筑文化的土木属性、建筑气质的不卑不亢、建筑装饰的不施重彩、木雕艺术的流畅大方。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的东巴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对纳西族的传统体育舞蹈东巴跳的阐述,揭示了纳西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军事斗争、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生活等.歌颂了纳西族人民不屈不铙的顽强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电影艺术的物质媒介与主体的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从主体角度看,在近代大工业社会的背景下,人类把征服大自然的科技成果引入审美领域,把自己的知识和愿望积累并结晶在物质材料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全面解放了人的感性审美器官。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看,以摄影机为核心的机械装置确立了电影的本体论,创造了具有电影审美价值的银幕艺术形象,制约着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特殊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考古学的角度和白族族源的角度分析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起源及发展,并将白族建筑装饰按艺术门类的不同进行了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8.
松尾芭蕉的《古池》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从文学角度看,虽篇幅短小,却能引发深远意境;从美学角度看,以响衬静营造了悠远而宁静的艺术氛围;从社会学角度看,表露了作者强烈要求回归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开井"是白族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特点、建筑风格等层面,分析白族民居在现代化过程中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保护白族传统的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大明宫词》剧本的叙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宫词》一剧自播出以来,在大众中间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褒贬不一。随后,同名剧本的发行,又在文艺界引发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三种基本叙事方式的交错运用加上诗化语言的铺陈,令此剧焕发出优雅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