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已知a,b,c∈R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以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审视分析,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方式方法,我们认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审视分析问题,是一种发散思维,而一题多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通过题设的变化、结论的变化、引申新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相似文献   

5.
蒋树龙 《高中数理化》2011,(10):49-50,59
1 运用一题多解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可以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凸现出来以后,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法,从而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  相似文献   

6.
高考复习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在解题中就能全面考虑问题,沿着已知条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达到高效复习的目标.本文(2010全国卷1理数、文数)(16)题为例,分析一题多  相似文献   

7.
一、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指某一个或某一类题目可以用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方法加以解答。对学生来说,一题多解一般是发散思维活动的产物。它是通过变更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学生多元性数学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就是以不同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途径,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题多解问题,寻求多种途径的解法,促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分析,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来诱导学生思维发散,从而达到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者是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然而仅仅停留在"一题多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即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发散,不注意"收"(及时归纳总结方法),那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一题多解要关注考纲和考试说明、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解法的选择,最终变为多解归一,升华为解一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就是从不同思路、不同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问题的思维活动.在解题时渗透一题多解的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1 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概率统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新见解,进行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学策略,启发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各种不同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从而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拓宽学生思维途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问,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多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方案的思维。例如:“化工厂有男工300人,女工240人……”让学生补充问题可得到: (1)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2)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 (3)男工人数是女工的几倍? (4)女工人数…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看,指的是在一个问题面前从多种方向、各个角度去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本文就平面几何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做法谈笔者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16.
1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率统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新见解,进行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甲、乙两射手独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其特点就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得出多种答案。发散思维的实施,往往借助于开放型的题目。教学中,适时地,创造性地运用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确实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炅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促进学生智能和思维的发展。而所谓开放型题目,指的是能够一题多解的题目。一题多解,具体表现在没有唯一的、固定的答案,而是以其答案的多样化为明显的特征的.多样化又有两种基本情形:一种是有限多样化,另一种则是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方法。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头脑更加灵活。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问题的源头,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重要,要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多种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在不同范围思维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