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国际作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 ,曾给中国革命以有益的指导 ,但同时也存在着右倾错误。从陈独秀错误的理论基础的产生、政策的形成和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来看 ,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政策的错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峥 《历史教学问题》2004,(5):71-73,13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过去认为他在大革命时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其错误集中表现在“三次大退让”。根据近年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材料 ,这三次事件中的退让政策 ,制定者均为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 ,陈独秀对共产国际的决定常常意见相左 ,但最后不得不服从共产国际的意见。因此 ,将陈独秀的错误定为“右倾机会主义” ,这样说更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直接葬送了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陈独秀的这种错误除部分根源于他自身的错误理论和认识外,更主要的还是根源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向国民党妥协退让的右倾思想、方针和政策。另外,共产国际实行集中领导的制度也直接促成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又叫第三国际。 在共产国际存在的时期中,它曾给予中国革命以巨大的援助,它在指导上的失误,也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危害。它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同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是同共产国际关于民族殖民地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分不开的;而党内错误路线,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的错误,也没有哪一次同共产国际没有联系。但有的错误路线,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的机会主义错误,又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的。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过去我们党和党的领导人对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有力帮助方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一个发生、发展并在全党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它的理论基础是“二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的形成,一方面,源于陈独秀世界观转变过程中思想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指导上的失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谁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这个结论 ,一直阻碍着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领袖陈独秀作出公正的评价。俄罗斯新公布的档案资料为推翻这个结论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些资料表明 ,以前人们所谓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重大错误 (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三大问题上的退让 ;反对北伐 ;汉口特别会议上右倾错误的恶性发展 ;对蒋介石的妥协 ;对汪精卫的幻想 ) ,无一不与莫斯科方面的指导有关 ,其中有些决策甚至是莫斯科的代表越过陈独秀直接作出的。事实雄辩地表明 ,对中国大革命失败应承担主要责任的不是陈独秀 ,而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中央 ,以前加在陈独秀头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帽子应该摘掉。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上,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存在严重分歧。马林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得到布哈林的支持,并以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形式确定;在西湖会议上,陈独秀等人以服从共产国际纪律原因,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一度支持了马林的党内联合的主张;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马林提出加入国民党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错误实质不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所犯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看,从词义上看,从其错误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定性的比较看,表述为"右倾退让错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0.
192 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 ,革命形势进入低潮时期 ,但是共产党内出现了左倾情绪 ,无视这种低潮的形势 ,认为革命形势是继续高涨。陈独秀不避忌讳 ,明确指出革命形势是低潮而不是高潮 ,并对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和对党内的左倾错误政策进行坚决的抵制。  相似文献   

11.
李乔 《学习之友》2008,(5):50-51
陈独秀 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先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再改正为“右倾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以下简称《资》)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以下简称《中》)两文,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代表作.过去在谈到"二次革命论"形成原因时,大多是强调陈独秀自身因素.笔者认为,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右倾错误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芳 《沧州师专学报》2011,(2):27-29,114
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陈独秀在大革命前和大革命中的革命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主要包括:从开始的不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到承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从开始的不同意与国民党合作到同意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从坚持与国民党进行党外合作到选择党内合作。贯穿其中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一再阻止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独立领导的军事力量,使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当蒋介石、汪精卫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的时候,共产国际仍然下令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这就使大革命的失败成为不可避免。过去一些历史教科书在总结大革命失败原因时认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自动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特别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以致在反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革命的惨重失败。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二、三十年代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马克思主义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22年历史.我们不能忘怀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援助.但同样不可否认,共产国际这个源头并非都是甘泉清沏.由外国人来判断并决定中国革命的大事,难免不犯错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同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一般认为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这一说法是最值得史学界商榷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 ,当时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共同制订的国共“党内合作”政策 ,应算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开始与根源 ,实事上陈独秀对“党内合作”政策是持反对意见的 ,并积极主张国共两党的“党外联合”政策 ,以保证中共自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关于大革命时期任弼时与“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了坚决斗争的提法是26年间陈独秀研究的最大成绩。从“关系”中研究陈独秀,在多元文化中研究陈独秀,从新公布、新发现、新披露的史料中用新观点研究陈独秀,是三个陈独秀研究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与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左倾错误的关系,对共产国际的“反右倾”历史教训作出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激烈反对的情况下,之所以坚持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从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国际推行的东方革命战略来看,共产国际力图通过国共合作,以打击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势力,而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又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唯一可以接受的合作方式。第二,从共产国际特别是其代表马林对中国革命和国共两党的认识来看,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第三,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看,马林和共产国际认为,共产党人加人各种民主党派和组织的做法,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而且也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总结了这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把中国革命推向以i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