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名牌大学可以“招富济贫”.把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他认为.名牌大学的思想应该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名牌大学,差一点点分数的都可以收,但一定要高额收费,以此来救济穷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今日教育》2012,(9):7-7
事件回放日前,《三秦都市报》一则报道指出,目前一部分家长花大价钱将孩子送进名校,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是为了孩子能上名牌大学,而是为了孩子能够交上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强硬的关系网。报道立即引来舆论谴责。上名校为孩子学习成绩、为上名牌大学,花大价钱也许无可厚非,而仅仅是为了带来好的社会关系,大部分人对此无法理解。是什么触动了大众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人才杂谈     
据《扬子晚报》报道,在四川某县的一个县级企业中,为了精简人员,竞将一个名牌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女高材生调到公共厕所收费,请注意,这并不是虚构,而是一个事实。由此看来,我国的人才资源确有浪费。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0  相似文献   

4.
由于痴迷.他由名牌大学高才生沦为80年代末“毕业就失业”第一人.揣着自制的“毕业生推荐表”落魄街头.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  相似文献   

5.
《韩国时报》报道说,名牌大学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学习科目。也有一些劣势,其中最突出的是多数名牌大学将工作重点放在研究生院和研究项目上,教授往往很少给本科生上课,而是将教学任务推给助教。  相似文献   

6.
金钟 《今日中学生》2007,(12):35-36
那天,班主任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给他。他伸出双手.颤抖着接了过来。他终于成功了——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的理想。村里的人都为他高兴,也为他流泪。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把目光聚焦农村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诸多现象:学校教育是为完成“普九”,是为了降低适龄学生流失,是为了升入更好的联招学校、进入名牌大学,是为了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永远不败;家庭中灌输给孩子最多的是考好了就可以出人头地的思想,最关心的是孩子获得多少奖状、奖品;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2005,(7):3-3
法国约200所名牌大学组成的协商会目前宣布.为使生源多元化从而选拔出优秀人才.已有57所名校采取了在普通中学里培养和选拔优秀定向生的措施。法国媒体认为.法国名牌大学兴起了精英教育平民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网络调查,日本高中生最希望就读"重视个人"的明治大学。"为了考上好大学,你要好好学习。"笔者小时候,父母以及老师都说过这句话。在日本,"好大学"是指东京大学以及京都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和中国现在的情况类似,学生要考名牌大学的理由是,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或者大型企业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十七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既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名牌大学,也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而是……而是要硬生生地把语文老师苦争春,从如花似玉的青春期气成食欲不振歇斯底里四肢萎缩神经过敏发抖抽筋的更年期。  相似文献   

11.
东外的十办学年路程,是对教育本质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十年路程,更是逐步铸魂的十年路程。东外十年教育探索最重要的成果可能不是培养出多少升入名牌大学的学生,而是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实践体系,即"铸出了自己的魂"。我认为这是现代学校发展和改革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一所有魂的学校才能承担更为宏大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收到名牌大学通知书绝不意味着苦读生涯的结束,而是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大学毕业率反映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如果一个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那么他顺利毕业的可能性只有20%.  相似文献   

13.
升学竞争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发达国家也概莫能外,只不过其竞争性质、激烈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众所周知,日本是学历主义的社会,考生纷纷以争夺名牌大学为目标,这使得升学竞争格处激烈、残酷,因而素有“考试地狱”之称。美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趋于大众化,但青年要进名牌大学,仍然需要竞争。法国基本实行证书制,中学毕业会考科目多,时间长,要求严,近年来的合格率一般仅维持在65%左右;名牌大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单独考试,录取率  相似文献   

14.
今天,没有大学文凭的我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多亏了我在一所名牌大学当旁听生,这所名牌大学没有围墙。她,就是我心中的"哈佛"——《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学也成才     
年仅16岁的美国加州少年迈克尔·维斯卡尔迪近日摘取了全美高中科学大赛—“西门子西屋科学奖”桂冠,并斩获高达10万美元的奖学金,这也是大赛颁给参赛个人数额最高的单项奖金。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维斯卡尔迪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而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天才少年”。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位名牌大学的约瑟夫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带着一批应届毕业生到华盛顿的白宫某军事实验室参观。约瑟夫之所以带自己的学生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与实验室的主任胡利奥是老同学。然而.这群学生自以为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一个个脸上都挂着傲气。在会议室等胡利奥的时候.秘书给大家倒水.许多同学还吵着这里的水真难喝。  相似文献   

17.
62岁的哈尔滨市民老滕因儿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为了激励儿子,自学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份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却已经成了现实的非常高考成绩单:名牌大学里,农村孩子的比例逐年降低。这不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成就,而是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陈磊是一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颇具知名度的女孩。高中尚未毕业便以630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著名的学府米德尔伯里大学录取.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位被美国名牌大学以高额全奖学金录取的高中生。在美国四年的学习,她同时拿下了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两个学士学位.并且分别获得这两个学科的最高成绩。大学毕业时.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六家世界级大公司同时录用。她选择了位于纽约华尔街的全美排名第一的高盛投资银行.是该银行纽约本部当年录用的惟——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天才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