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电视的诞生较晚,在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节目时,美国电视业已经用电视媒体与麦卡锡主义进行了英勇搏斗。直至改革开放,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才真正开始腾飞。在中国电视日渐成熟的今天,放眼欧美电视,分析异同,寻找差距,对中国电视的进一步发展意义很大。以新闻节目为例,对欧美与国内电视节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电视对相声题材及其形式有所限制,相声也容易产生依赖性。会诊中国电视,及时调整电视体制,增强电视竞争力,已成为中国电视业的一件大事。突破管理体制的束缚,是中国电视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3.
这次中国电视业的改革 ,体现了政府对居于强势地位的电视媒体进行治理整顿、加强管理的意图 ;表现出对电视媒体多重本性的某些认可 ;表露出中国加入WTO的紧迫感与焦虑感。但是 ,这次中国电视业的改革 ,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 :首先 ,这场改革是否真正成为了大整合 ;其次 ,这次改革是否缺乏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 ;第三 ,这次改革是否会降低竞争的活力。对于这些问题 ,论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回答。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媒体活动营销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最为火热的关键词.从湖南卫视、安徽卫视媒体活动的亮点可以分析电视媒体活动营销及其给飞速发展中的电视业带来的机遇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电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市级电视媒体如何应对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曾为中国电视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地市级电视媒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就陷入新闻受众流失、录播设备老化、广告收入锐减、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中;加入WTO后,WTO的协定制度又将给它的生存和发展设置种种关卡。所以,绝大部分地市级电视媒体将圆满地完成其阶段性的光荣使命,按照“强者更强,适者生存”的发展原则,自行融入到新的发展进程中,或被撤销,或进行集团整合。这样才有利于整个中国电视业主动应对挑战,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电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聚焦点。从空域逐渐开放着中国电视新变动格局 ,从中央到地方 ,可以体味出中国电视产业的喜与忧、欢与愁、彷徨与反思、阵痛与梦想。针对海外传媒大鳄的渗透 ,适时做出差异领先的战略选择 ,应是中国电视业在国际电视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现阶段,中国电视业进入了大调整时期,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政府积极调整管理行为,改进现行稍显落后的电视管理体制,对于促进电视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押中国电视业发展迅猛,竞争愈演愈烈,目前竞争的制胜法宝是节目创新,节目创新最根本的是调动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科学的机制是激励创新的有力保障。本文以创新发生的条件为基础,创建了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有12亿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排列世界第一。据有关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业迅猛发展,电视从业人员有40多万。现在全国的电视播出机构有2280家。据广电总局的统计,除314座电视台、1913座广播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电视栏目剧将成为频道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各电视台面临观众“海选”时的显著标识之一。电视栏目剧的制播分离之路充满了风险和艰辛,但制播分离代表着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因为中国电视业走向市场化的势头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编导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发展速度很快 ,有关部门关注较多的仅是电视台、站、网的硬件建设以及节目、栏目方面的软件建设 ;对制作电视节目的主要人员——电视编导缺乏总体思考及认识。对他们的管理基本停留在以“栏目”为本 ,而非以“人”为本。电视编导与电影导演是性质很不相同的两种职业 ,不能等而待之。应该对电视编导的培养建立起“双学位”体制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电视传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主要有“Dancing Withthe Stars”(《与星共舞》)、“Australia Idol”(《澳洲偶像》)和“BigBrother”(《老大哥》)。这些节目使澳大利亚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性增强.进一步提升了电视化和综合化。同时,澳大利亚电视节目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流于俗套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的中国电视屏幕是一个竞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 ,以区域、级别划分的电视格局正在解体 ,新的电视制作力量正在兴起。制播分离大背景下的民间电视制作力量兴起 ,省级地方台开始探索特色经营与集团合作之路 ,中央电视台以频道专业化与节目大众化加快了自身调整 ,海外电视也参与了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国电视的 2 0 0 0年结束在多元格局的整合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视购物”节目在中国异军突起,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电视购物节目不同于常规节目,背景、目的的特殊使它带有了更为强烈的商业化的色彩。电视媒体应从购物节目的内容、主持人、市场化进程以及所担当的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去努力,从而开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购物节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故事类新闻节目在各类电视台层出不穷,受到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的青睐。因为它符合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和文化习惯。通过真实可信、以人为本和启发深入的故事化报道解决了电视新闻"新"与"旧"、"虚"与"实"、严肃与娱乐的矛盾问题。借助故事形式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完成宣传意图,达到教育目的,使真实的新闻宣传通俗化,严肃的新闻形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方言电视栏目剧悄然崛起。在数十个卫星频道争奇斗艳的中国荧屏,缺少大制作、缺少大明星、讲着重庆方言的《雾都夜话》凭借其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本土化的真实故事、共同关注的情感话题和简洁化的故事情节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给方言电视栏目剧的制作带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电视真人秀节目自引入国内以来,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随着激烈的商业化竞争和电视节目的整体娱乐化,电视工作者一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着本土化改造,一方面又不断挖掘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让真人秀这种舶来品在中国出现奇观化发展态势。本文以当前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花儿与少年》等真人秀节目为讨论范本,对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表现和原因进行学理化的分析和解读,以期对今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中国电视频频改版 ,其核心在于传播观念的巨大迁移 ,以频道为中心的传播观念引起中国电视的深层改革。回顾传播观念的转换——从最初的节目中心、节目向栏目中心转移、栏目中心时期到频道中心时期 ,中国电视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巨变 ,它引导电视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形象、代表和门面,是电视媒体水平高下的反映。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魅力无疑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品德修养、知识储备、人文关怀、个性张扬,以及发现能力、表达能力、采访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对主持人魅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电视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并且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艺术产品之一。在这一大背景下,以全校各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电视剧创作》,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难点,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这门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