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图1,在△AOB和△COD中,两个角∠AOB和∠COD是对顶角,此时称这两个三角形△AOB和△COD为对顶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得到对顶三角形具有下面的性质:∠A+∠B=∠C+∠D.许多几何问题中都存在着对顶三角形,或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后可以构成对顶三角形.此时若能巧妙利用对顶三角形的性质,往  相似文献   

2.
如图1,△OAB和△OCD中∠AOB和∠COD是对顶角,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叫对顶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对顶三角形两底角的和相等.即∠A+∠B=∠C+∠D. 这个性质在某些特殊图形角的求和问题中十分有用.解题时,只要通过添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对顶三角形”是指形如图1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其中∠AOB和∠COD是对顶角,AB与CD是否平行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成对顶角,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对顶三角形.如图1,△与△中,∠  相似文献   

5.
定理凸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划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中,两组对顶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积相等。证明如图1,记∠AOB=a,△AOB、△COD、△AOD和△BOC的面积分别为S_1、S_2、S_3和S_4,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95年第1期35页介绍了对顶三角形角之间的一个性质,本文作为该文的姊妹篇,再介绍对顶三角形的另外一个性质,供大家参考.如图1,△AOB 和△COD 是一对对项三角形,则依三角形三边关系易知如下性质:AD BC>AB CD利用这一性质可简捷、巧妙地证明一些有关线段不  相似文献   

7.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成对顶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对顶三角形.如图1,△ABE 和△CDE 就是对顶三角形.它有如下性质.性质两个对顶角三角形的其它两个内角之和相等.利用这一简单性质,可以简捷、巧妙的解决数学竞赛中一类复杂图形的多角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图1,O是线段AC、BD的交点,连结AB、CD.△AOB与△DOC成“蝶形”,则∠A ∠B AOB=∠C ∠D ∠DOC=180°,而∠AOB=∠DOC,故A∠ ∠B=∠C ∠D.利用此等量关系,可以简便地求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9.
定理凸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划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中,两组对顶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积相等. 证明:如图1,记∠AOB=α,△AOB、△COD△AOD、△BOC的面积分别为S_1、S_2、S_3、S_4,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有S_1·S_2=1/2AO·BO·sinα·1/2CO·DO·sinα,S_3·S_4=1/2AO·DO·sin(180°-α)·1/2BO·CO·sin(180°-α)故得,S_1·S_2=S_3·S_4。  相似文献   

10.
一、邻补角与对顶角知识点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  相似文献   

11.
图形的旋转是几何中重要的图形变换,而一类图形中正多边形的旋转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规律.本文探讨如下: 首先提出一个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概念. 如图1,△ABO和△CDO有一组内角是对顶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对顶”三角形.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对顶角相等,很容易得出如下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12.
文[1]第49页上的第16题(操作题):用硬纸板剪一个不等边的锐角△AOB(图1),然后以 AB 边上的高 OO'为折痕,折得两个直角三角形,使之立于桌面上(图2),那么∠AO'B 就是∠AOB 在桌面上的射影,转动其中一个三角形,观察∠AOB 与∠AO'B 的大小关系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AOB=∠AO'B?  相似文献   

13.
如图1,△ABC中,点D为AB上一点(异于A、B两点),连接CD,此时,图中共有三个三角形.其特征:△ACD和△CBD分别与原三角形ABC有一条公共边(AC和BC),一个公共角(∠4与∠B);三条边AD、BD、AB均在一条直线上.在这里我们把它们称为“共角共边”三角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在△ABC中,如果a、b、c分别是△ABC的三边的长,∠CAB=2∠ABC,那么a^2-b^2=bc(简称:三角形两倍角命题).因此在三角形中对满足一个角是另一角两倍类型的题目,利用a^2-b^2=bc来解题常可迎刃而解.本向同学们介绍这类问题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组角互为对顶角,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作对顶三角形.对顶三角形有如下性质:  相似文献   

16.
【知识梳理】一、余角和补角1.理解三个概念(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若∠1 ∠2=90°,则∠1与∠2互为余角.(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若∠1 ∠2=180°,则∠1与∠2互为补角.(3)如图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与∠2有公共顶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由此可见,辨认对顶角要两看:一看是否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二看是否是有公共顶点而没有公共边(或不相邻)的角.如图2,具备第二个条件,而不具备第一个条件,则∠1与∠2不是对顶角.如图1,∠3与∠4也是对顶角.注…  相似文献   

17.
责任编辑王写之已知△ABC中,∠A=70°,如果要你画出图形,你一定会说可以画无数个,因为△ABC中仅知道∠A=70°,∠B或∠C的大小不固定,三角形的任何一条边长也不确定,因此三角形的大小形状都在改变.但这无数个变化的三角形中,有一些特定位置的角的值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大小由∠A的度数决定,而与∠B、∠C的大小无关.举例说明如下:例1△ABC中,已知∠A=70°,H是角平分线BD、CE的交点.求∠BHC的度数.解:∠BHC=180°-∠HBC-∠HCB=180°-12∠ABC-12∠ACB=90°+180°-∠ABC…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6和2,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cm,另一边等于10cm,则三角形的周长是3.在△ABC中,∠A:∠B:∠C=1:3:5,则∠A=度, ∠B=度,∠C= 度.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 三角形,按边分类是  三角形4.在△tABC中,∠A=50°,∠B=∠C=10°,则∠B=  度.S.在△ABC中,若AB>AC,则∠B   ∠C.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误的打“×…  相似文献   

19.
几何题中有不少问题的证明都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的.这里,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就角平分线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谈些思路.思路I过已知边上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延长此垂线段与另一边相交得全等三角形,例1如图1,在西△ABC中,∠ABC=3∠C,∠A的平分线为AD,BP⊥AD,P是垂足.求证:BP=1/2(AC-AB).证明延长BP交AC于Q.∵AP平分∠BAC,且AP⊥BQ,∴Rt△APB≌Rt△APQ.∵∠1=∠2,∴∠ABC=∠1+∠3=∠2+∠3=(∠3+∠C)+∠3=…  相似文献   

20.
二倍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及应用姜玉田(山东省郯城师范学校276100)有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二倍的三角形,称为二倍角三角形,本文介绍它的一个重要性质及其应用.定理设△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B,则有a2=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