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山秀 《广西教育》2011,(3):47+56-47,56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终都必须通过课程来完成,因而如何明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定位,明确各类课程在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与功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终都必须通过课程来完成,因而如何明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定位,明确各类课程在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与功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求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本文从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结合高级日语课程本身特点和高级日语课程阶段学生的特点,探究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进行高级日语课程的改革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庞丽 《广西教育》2010,(27):36-37
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的职业需求,大学应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向为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应在课程责任、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作出改革,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职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调整与管理三个方面对美国社区学院和国内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对比,课程设置中重点分析对比课程数量、课程结构、课程广度与深度,并提出改进建议。专业设置随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特色,贴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复合型,增加个性化学习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的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和整体设计,涵盖和指导着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与培养路径匹配度不高、学业评价与培养目标匹配度不高、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匹配度不高、教学方式方法与培养方案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从领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实践教学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重视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郑柏琼 《考试周刊》2009,(34):17-18
如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解决好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师的素质提升和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赵燕 《职教论坛》2017,(27):93-96
高职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调整与管理三个方面对美国社区学院和国内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对比,课程设置中重点分析对比课程数量、课程结构、课程广度与深度,并提出改进建议。专业设置随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特色,贴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复合型,增加个性化学习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改革同其他任何教育类型的改革一样,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在课程改革中必然遭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或开发和理想课程的教学可能性等问题,在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基本依据与技术方法、理想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可能性等一系列关系中,存在着: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为"与"难为",课程开发符合课程规律的"应为"与"难为",理想课程与教学可能性的"应为"与"难为"等问题,处理好课程改革的"应为"与"难为"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课程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在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考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课程考试的弊端,指出高校课程考试应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并提出课程考试改革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目前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培养之间的矛盾,重点介绍了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以课程教学改革、引进日方课程及校企合作等方法达到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学质量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我院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校企合作框架下开展的《汽配零件生产工艺编制与设备维护》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校企合作框架下开展的《汽配零件生产工艺编制与设备维护》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  相似文献   

15.
香港岭南大学致力于培养"全人",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适切,各类课程的分工和目的明确;全方位实施博雅教育,以保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其对内地教学型本科院校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中要重视健全人格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二是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提高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三是更新课程观念,改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6.
促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途径——项目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必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拟从项目课程建设的角度,即在研究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内涵,以及项目课程的特征等的基础上,来初步探讨项目课程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途径,期望能对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变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应用性本科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新课程教学观念、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是应用性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要建立纵向领导协调机制和横向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必须突出创业型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活动课程与相应的学科课程的结合与渗透。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加强校内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引进各类人才,针对大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是翻译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承载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它的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为视角,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为例来探讨地方高校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美大学课程考核方法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课程考核方法,研究了它们与各自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相关性,以期用国际化的教考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动中国大学课程考核方法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