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立仁 《精武》2008,(3):9-11
刘伟祥 刘伟祥(1863-1936年),字伦山,河间县南里店村(今属任邱市)人。  相似文献   

2.
《精武》2010,(4):74-78
王风武仗义救弱者 那时,颜神镇李家窑村有两个烧制陶瓷器皿的土窑,一个位于村南,人称"南窑",一个位于村北,人称"北窑",这南窑附近有一土地庙。土地庙甚小,只有间坐北朝南的小瓦房。由于年久失修,庙已十分破旧了。庙的四周是泥块和碎石砌成的院墙,说是院墙,已是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3.
童鹤龄 《中华武术》2004,(10):27-27
8月5日,安顺市摄影家协会组织40多名摄影爱好者到贵州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凯掌村采风。村民们闻讯,穿上节日盛装,以自家配制的苗家米酒相迎,村中青年男女还为来客表演了创新的苗家舞蹈。演出中,一位五短身材、古铜脸色、身着长衫、头扎包巾的老人舞着弓驽在场中穿梭绕行,其步履轻  相似文献   

4.
在新化县上渡办事处有个铁牛村,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铁牛村村主任就是新化武林中有着梅山铁牛之称的萧独寒。他出生于1971年10月,自幼好武,其祖父萧应仁是梅山蛮王后裔苏子健的得意弟子,一手梅山拳法曾在当地颇有名声,萧独寒受祖父的影响,从小就开始学练梅山武术。1985年春天,他的祖父将他送到晏西征大师所办的兴武拳社,按古礼拜入晏师父门  相似文献   

5.
昌沧 《中华武术》2003,(8):36-3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双庙村。 看到了这个村的共产党员张敬先创办的海山内文武学校。 “海山内”,有点令人费解! 敬先大概看出来了,就笑着解释道:“海是龙的世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它代表着文明,文化,开阔;山是虎的故乡,虎虎生风,代表着力量,武功,威严;内是佛汉拳的第一代传人的辈份,我们这儿是佛汉拳的故乡,我们要弘扬  相似文献   

6.
新垵村人对武术的客观需要,形成了武馆林立的村角武术发展样态.村角武术既竞争也合作,致使新垵村的武术成为当地的民俗活动内容.五祖拳第二代传人沈扬德,从凝集、团结新垵村乡亲出发,统一了村角武术,将乡里村民原先备战械斗的习武目的及宗法庙会的大众文化生存样式,融入近代"强种救国"语境,推进了村角武术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卓 《精武》2009,(2):14-17
高玉亭 高玉亭(1881-1988年),沧县高家口村(今属黄骅市)人。高自幼随父高清槐习武,重练铁砂掌。擅用连环腿,人称“飞腿”。  相似文献   

8.
乐安武傩     
王葵  陈鸿 《中华武术》2005,(6):15-16
位于江西东部的乐安,四面环山,地处雩云余脉,境内地形复杂。乐安武傩流传三大流派。主要分部在增田乡的东湖村、鳌溪镇的罗山村以及牛田镇的流坑村。  相似文献   

9.
2021年1月12日14:00点,陕西临潼区栎阳村全体村民正在进行村支书选举。15:30,选举结果揭晓,众望所归,田苏辉再次以全票当选栎阳村党支部书记。"最美村官"田苏辉自幼习武,在武术界声名远播,位居国际武联名誉副主席,亚武联副主席,国际武联市场开发委员会执行主席,亚武联及中国武术协会市场开发委及推广部主任,中国国家武术套路队、散打队总领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畲族武术的"在野之礼"成为村落治理的工具;在畲族武术传承人授武场域、授徒性别选择、用武方式等方面将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促生了"以礼入法"行为的实践达成。研究认为,以武术的"在野之礼"等形成的村落治理传统并不会随着村落普法的推进而在短时间内消亡,"礼法合治"将是当前转型时期村落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伴随乡土社会的发展持续产生效能,村落武术之礼文化及传承人的身体力行成为这种治理格局型塑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华武术》第七期起连续刊载了范克平先生撰写的《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一文,文中首次披露了国术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和事件,范先生的功劳应该说是很大的.他在多期的文中都提到了韩会清(化臣)教官,可以看出,韩会清在中央国术馆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让海内外广大的武林朋友了解和记住这位昔日的武术前辈。我们作为韩先生的再传弟子亲自到他的祖籍故乡——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罗疃村采访他的后人,并撰写了这篇文章(题目中“春秋”指春秋大刀.“八极”指八极拳,是韩会清先生在中央国术馆所传授的主要技艺),将其作为范克平先生《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的续篇和补充,敬请各位读者斧正。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让武术对话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商业化是武术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以电视为例,武术成为电视节目,是武术传播的进步,使武术能更快地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价值观是武术的灵魂。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武术?"是武术界外经常追问的问题,也是武术研究的本源问题。关于此问题的答案,在武术界内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武术定义中,1988年和2009年形成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并一度成为武术学界的共识。但是,从回答武术界外提问的角度,武术的定义还应更加凝练,即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武术的内涵和外延。文章从武术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即中国性、传统性、文化性、技击性、艺术性、体育性出发,提出"武术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技击艺术与运动"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4.
武术在现代发展中借助了包括电影在内的现代传媒技术,而电影等也造就了众多耀眼的武术影星。在分析当代武术影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基础上,论述了武术影星与中华武术互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演进及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0年以前,中国自我发展了“艺、体、用”三位一体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武术;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等表现形式。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在分化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6.
武术发展分化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40年前,中国自我发展了“练为战”的军事武术和“艺、体、用”三合一的传统武术;1840年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中国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发展过程的分化是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对传统武术的相对忽视就是其中较典型的现象之一。作为武术之源的传统武术问题,不容回避、不得回避。  相似文献   

17.
文龙 《精武》2005,(8):52-55
1898年,赵登禹诞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城西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少小立志,报国救民,13岁拜师学武,艺高惊人;16岁千里投军,打虎称豪。从一个副兵迅速成长为抗日救国的著名将军,身经百战,威震敌胆。赵登禹将军用他39岁的生命唱响了民族英雄的赞歌,激沸了中华亿万儿女的报国热血,这里讲述的就是赵登禹将军习武杀敌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王玉生 《武当》2005,(3):41-41
绵掌拳是个古老的拳种,它起源于明代。明朝大将戚继光在其著名兵书《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提到十种武术功法,其中就有"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的记载。这个"绵张"就是该拳的创始人。据称,他是浙江金华人,先在绍兴一带练拳传艺,后传入河北一带,保定地区高阳县西柳村的胡建堂老拳师将其发扬光大,并传给王立增、张德良  相似文献   

19.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武术现代价值作为研究对象,在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梳理,从武术对现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角度探究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传播,国家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有军事服务、文化交流、竞技发展;社会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娱乐观赏、商业发展、教育教学;个人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保健养生、防身自卫、修身养性。武术现代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武术现代价值看武术传播对于武术需求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