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作经】写作乃是"表达你的发现",走进同一个春天,每个人的发现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写作最关键便是发现属于自己的春天。"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但是更多时候,写春天并不能像儿歌里唱的一样,只是红花啊绿草,不能只局限于红红绿绿的花草,春天还有很多可以书写,要有自己的新发现。同样是春天,早春、仲春、晚春,各不相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便是对早春景物的集中发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颜色     
正我常常一个人在想,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了寻找答案,我问了很多人,回答都是不同的,有说"春天是绿色的",有说"春天是黄色的",有说"春天是好几种颜色的"。于是,我决定自己去看看春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我走在路上,吹来一阵风,我猛一抬头,便看见那一排排的柳树"辫子"随风飘舞,我站在那儿呆呆地看了  相似文献   

3.
某校组织学生春游后,老师布置了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数日后,全班同学交了作业,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唯有王聪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点评课上,语文老师对全班学生说,有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的结果.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春天的盛会》是"春天来了"这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对这个单元的总结。按照教材的安排,只是让学生演演春天、唱唱春天,在春的氛围中,爱上春天。这样容易使教学流于形式,缺少知识的增长。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突破和重组,先让学生通过开展"春天在哪里"、"大家来种植"等系列活动,获得并积累了有关春天的经验后,再把"春天在哪里"与"种植春  相似文献   

5.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的一篇关于"爱的散文"。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本文的两个教学难点。教学中以文中的三处比喻句为着力点,解读儿童自由欢快、蓬勃向上的天性,明确"儿童多处有春天"、"儿童就是春天",从而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深层含义,感悟冰心对儿童的爱。  相似文献   

6.
春天的气息     
爸爸到农田干活去了。妈妈说:"等闻到春天的气息时,咱俩也去。"可我不知道春天散发出什么样的气息。去年的春天是什么情景,我早忘了。你看,太阳晒得大地暖暖和和的,屋檐下的冰溜子在哭泣,天空遥远而蔚蓝。我问妈妈:"有春天的气息吗?"  相似文献   

7.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会给我们怎样的信息呢?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春天似乎由它带来。燕子又称乌衣、玄鸟等,常见的有家燕,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之一。它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诗经》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的诗句。经过千百年来诗人的反复歌咏,积淀成具有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8.
《春》是朱自清著名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紧紧抓住它们在春天独有的特征,以写意传情的笔触,把美好的春天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一开始,先总写一笔:"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殷切盼望,更写出了春善解人意姗姗而来。这就将春天人格化,情意化了。接着分  相似文献   

9.
春风     
正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0.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是朱自清先生《春》中的句子,用来强调春天"新、美、力"的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也以此为参照标准:以"新"作为文章题材的标准,用"美"作为文章语言的标准,把"力"作为文章主题的标准。这种从作文的外延和内涵上建立起来的较为合理的标准,可以用来规范、指导学生的写作,使写作教学有  相似文献   

12.
叫醒春天     
不知是不是晴天小熊的错觉,有一次他感觉到柳树快活得颤抖起来,好像是在发笑一样……新年已经过去好久,天气还是非常、非常冷。树木仍然光着脑袋,小河仍然紧紧关着冰做的门,大地也是光秃秃的,连一棵绿草、一朵小花都看不见。"爸爸,春天为什么还不来?"晴天小熊问。"也许春天睡过了头吧。"熊爸爸想了想,回答。"有什么办法叫醒春天吗?""这  相似文献   

13.
<正>一、注重诗歌的积累在上《春天在哪里》这课时,我注重了诗歌的积累。课中有一个活动是唱春天,用歌声激发孩子们去探究春天,学唱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而且举办了一次唱春天"小百灵歌会",并评出"最佳小百灵"。回忆了两首古诗《春雨》和《春晓》这是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14.
四季之美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四季孕育的大自然之美是怎样的呢?春天,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柔美意境,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暖滋润。春天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他们在明媚温暖的阳光下自由地奔跑,在柔软、碧绿的草地上,时  相似文献   

15.
1.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很多美好的字眼,如"百花争艳",如"勃勃生机",如"希望"……,事也好,物也好,跟"春天"一"对接"就有了"想头"就有了"精神"就有了"力量",如"科学的春天",如"教育的春天",如"<当代教育论坛>的春天"…….教育的发展恰逢其时,中国的教育正踏着春的鼓点走向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17.
我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有位同学问我:课文确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它描写的春天与我们这里的怎么相差不多啊?因为"课前提示"及"课后问题一"已确  相似文献   

18.
正《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开篇文章,第二段生动描述了春天的美景。那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用"光彩夺目"为春天做了注解。但什么叫"光彩夺目","光彩夺目"的春天又是什么景象,三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并想象。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祝禧老师选择了"赶集"为突破口,一草一木顿时生动活泼起来,光彩夺目的春天就此呈现在学生眼前。"赶集"教  相似文献   

19.
守望春天     
没有哪一个春天,像今年的春天一样,让我们如此期待和渴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大多数人封锁在家中。还有很多了不起的白衣战士和有关工作人员,正在没日没夜与疫情顽强抗争。这样的时候,春天似乎被大家遗忘了。微信群里,有人问:"等我们在疫情大战中胜利了,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问题刚刚抛出来,很多答案花朵绽开一般跳了出来。"我最想冲进春天的怀抱里,去闻一闻春风的味道。""我要去郊外寻找那株最顽强的小树,看它有没有在春天里重生。"还有人说:"我一定要去一次武大,看一看武大的樱花有多美。"  相似文献   

20.
【题目】"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当《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你会想起哪些精美的画面或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