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巍 《钓鱼》2004,(12):23-23
在嘉陵江上游,秦岭南坡的许多山溪里,生活着西部高原地区特有的多种小型鱼类,它们样子小巧,生长缓慢,喜欢清澈的溪流。其中短须“颌须”,就是本地山溪中常见的一种小鱼。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陕南汉水及嘉陵江支流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当地人称为“桃花板”、“火桃花”的鱼类。听其名您便可以想像它的美丽。此鱼身长一般在15厘米左“(成鱼).偶尔也有20厘米以上的“鱼先人”。身体呈流线型,侧扁,眼大,头部有部分骨质凸出点。全身较规则地布满红紫绿白色的斑马纹。尾鳍特别发达,呈骨质金黄色。  相似文献   

3.
圆口铜鱼——为鲤科鱼句亚科鱼类。其体长,呈棒状,头后背则显著隆起,头小较宽,上下稍扁平。口下位较宽呈半圆形。吻钝圆而突出。有颌须一对,末端可触及腮盖后缘。背鳍无硬刺,位于背部的最高处。胸鳍发达尾鳍叉形。因该鱼体侧具有鲜明的黄铜色金属光泽,从而得俗名“铜鱼”、“麻花鱼”,我国北方又有人习称“燕子鱼”。圆口铜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金沙江、岷江、乌江等支流。它通常栖息在水流湍急江河底层,喜集群活动。圆口铜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体中的软体动物,水生昆虫,高等水生植物的碎片和流入江河中的植物类残渣和…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5,(23):11-12
南平市位于福建北部,辖十个县市地面积26301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概称“八山-水-分田”。在这群山聚集之处,建溪、富屯溪两大水系贯穿其间,汇集延平,形成了闽江上游。其间支流密布,纵横交错,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水产资源。鱼类有70多种,除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外,常见的赤眼鳟、虎头鱼、石斑鱼、胡子鲶、马口鱼、鳗鲡、鲈鱼、黄颡鱼、鳘条、翘嘴曲、白卸、铁丁鱼等无处不有,世代活跃在闺北所有的溪河水库。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在“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北大荒工作、生活了42年。那时家居科洛河南岸(科洛河是嫩江一条较大的支流),东西两面是大片的湿地与科洛河流域相连,东面叫东沟子,西面叫西沟子。无际的芦苇荡,栖息着众多的候鸟;星罗棋布的泡子,繁生着狗鱼、黑鱼、鲶鱼、鲫鱼、柳根、老头鱼、泥鳅等鱼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物质远不如现在这样丰富,钓鱼也就成了人们改善生活的一种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那元河野生鱼类丰富,发源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十万大山的那元河,是注入南宁市良庆区大王滩水库的最大河流一八尺江的支流,该河全长100多干米,流经地全部为山区,常年流水潺潺。河中长10~30米,宽5~10米,水深1~5米的大小深潭众多,潭内水质清澈,潭四周被葱笼的竹子、杂树包围,风景如画,尤其潭中繁衍着丰.富的野生鱼类:鲤鱼、草鱼、鲫鱼、塘角鱼、黑鱼、黄骨鱼、兰刀鱼、鲇鱼、石鲮、罗非、刺鰍(本地称腊锥鱼)、翘嘴鱼、马口鱼等10多种“土鱼”,特别是一指大的兰刀、翘嘴鱼众多,住地附近的村民生动地比喻:即便洗锅生火了。  相似文献   

7.
赵巍 《中国钓鱼》2003,(8):12-12
每年8月下旬,嘉陵江上游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接连几天大雨.使西秦岭南坡山溪陡涨,汇入嘉陵江上游河段,江水浑浊,波浪滚滚。涨水后的一段浑水期,是嘉陵江钓鱼的大好时节,特别是在浑水中钓嘉陵江鲶鱼,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8.
杨天举 《钓鱼》2005,(3):45-45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的白云山,天池飞瀑一泻千里,如同一条巨大的蛟龙,穿山越壑,奔腾向前。被乾隆皇帝称之为“铜帮铁底松花江”的“神水”,清澈、纯净、甘甜,其鱼类资源非常丰富,鲫鲤草青鲢鳙等多达50余种。其中,松花江著名的鲟、鳇鱼还为清朝的贡品鱼。  相似文献   

9.
江河钓鲶     
长江武汉江段及其支流滠水下游(朱家河)90年代以前鲶属鱼类资源丰富,钓获种类主要是土鲶,另有少量南方大口鲶(叉口鲶)。我们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每年鲶鱼钓获量均十分可观,特别是丰  相似文献   

10.
冬钓乱石滩     
郑玉德 《钓鱼》2011,(3):24-25
嘉陵江支流,阆中白溪河中段——乱石滩,距阆中市城约30千米。这里鱼资源十分丰富,鲤草鱼、鲢鳙鱼、鲇鱼、甲鱼样样都有,特别是鲫鱼居多,个大体肥。  相似文献   

11.
马口鱼,俗称叉口、花梢、桃花鱼等,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  相似文献   

12.
陆浑水库座落在距洛阳市区八十公里的伊河上游,是洛阳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蓄水量十三亿立方米,建库以来从未干涸。 陆浑水库水面辽阔,水质清澈,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库区水产部门大量放养的鲤、草、鲢、鳙外,野生的鲤鱼、鲫鱼、鲶鱼也数量很多,并且都个  相似文献   

13.
余华峰 《中国钓鱼》2006,(10):19-20
新疆阿尔泰山是额尔齐斯河各支流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哲罗鲑、细鳞鱼、北极茴、江鳕鱼等冷水鱼的主要栖息地。哲罗鲑是梦幻之鱼,现数量已不多,只分布在几条支流上,且属国家保护鱼类,钓获也有一定难度。但北极茴鱼还有一定数量,大小支流都有分布,秋季上山走钓北极茴鱼,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相似文献   

14.
吴克勤 《钓鱼》2005,(17):49-49
花山水库位于湖北省北部,河南省南部,横跨在两省边界线上,是湖北省广水市几个大中型水库之一。水库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库容量1亿多立方米,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除了建库时热闹了一阵外,基本上与外界相隔绝,所以植被保护良好,森林几近原始状态,无论何时库中的水都始终保持清澈透明,一眼可以看透数米。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花山水库的鱼却特别多,这只能做这样解释:一是水质优良,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生存的环境,二是山青水秀,草地里生长了大量的虫子和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三是浅水洼地水革丰富,为鱼类提供了天然保护,同时也为鱼类的繁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库中的鲢、鳙、草、鲤、鲫、鳊鱼较多,尤其是翘嘴鱼白,不仅多,而且大,深受钓友们的欢迎。不论怎么分析,反正花山水库里鱼多是无庸置疑事实。  相似文献   

15.
倒刺鲃属鲤形目鱼类,在江西鄱阳湖地区称之为军鱼。身体近似圆形,尾柄侧扁,头宽,有二对须,鳞片较大,背鳍、臀鳍较短小,无硬刺,尾鳍呈叉形,背部黑褐色,体侧灰色,胸鳍、腹鳍、臀鳍均为灰白色。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的干流、支流及所属湖泊。喜在流水中生活,属水底层鱼。  相似文献   

16.
刺鲃属淡水江、河溪流中常见野生鱼类。闽江、九龙江、汀江及上游支流有乍富鱼源。刺鲃体形健美、肉肥厚、味鲜美、素有“娟鱼”的美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是中下层鱼类。生活习性喜欢栖息多石礁活水深潭地段,杂食性,以水生昆虫、小鱼虾及部分植物种籽等为食。当地俗称军  相似文献   

17.
马口龟,俗称叉口、花捎、桃花鱼等名称,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具有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喜欢在清澈含氧量高的沙石、砂砾或水底有乱杂石等水域活动觅食。我地的马口鱼大多生活在山区丘岭地带水质好的水库、塘坝、河溪之中。  相似文献   

18.
珠江流域,气候宜人,河网密布,鱼类资源丰富,物产丰盈,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钓鱼爱好者的宝地。在广东佛山以下至珠江口段,有许多大大小小与珠江主流相连的河道,本地人通常叫涌,这种涌与其他一般河流的支流不同,它的水流随珠江潮汐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总是有水和鱼。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在郑州地区俗称格牙。格牙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鲜活格牙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李哲 《钓鱼》2006,(19):34-34
鲃鱼全称中华倒刺鲃鱼。俗称洋草鱼。体长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3~4.5倍,头稍尖。眼居头部中前。侧上位,眼间头背圆形。吻端圆钝,吻较长。口下位,口裂圆孤形。中华倒刺鲃有须2对,体侧大部分鳞片的基部有一黑斑,偶鳍及臀鳍鲜红色。喜生活在急流清澈的中下层。一般个体在1千克大小。最大的可达5—10千克.在我国云南沅江及西江上游产量较大。中华倒刺鲃为杂食性鱼类,产于长江上游。喜洁净流水和溶氧充足的环境,故无法养殖。鲃鱼食性较杂。荤素兼顾,以水生昆虫及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吃植物碎片及丝状藻类等。4龄性成熟,生长速度较快.在新安江最大个体可达6千克,分布广.浙闽、两广、云南、湖南等地均产。体厚肉肥,味鲜嫩。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特别鲜美,尤以其鳞为最佳,是众多钓鱼爱好者爱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