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汤跃珍 《学前教育》2009,(11):18-19
秋游后,当老师请孩子们举手交流秋游的所见所闻时,孩子们个个都把小手高高举起,伸向老师,有的孩子甚至急得站起来直嚷嚷:“老师,老师,我……”尽管老师多次示意要“注意倾听”,但孩子们只顾讲述自己的见闻,并不在意老师的示意,课堂气氛活跃,但在“热闹”的场面下真正倾听的孩子并不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2.
刘玲君 《教育文汇》2005,(11):15-16
“暑假太没劲了。”“我们真想出去好好玩一下啊。”……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抱怨与要求,合肥市琥珀小学32岁的朱江校长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起以前上学时,学校每年组织春游、秋游,暑假还有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现在的孩子们可没有这样的福气。如今“安全问题”成了教育部门不愿组织学生外出旅行的最大羁绊。一定要让孩子们真正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还他们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朱江校长决定,暑期里组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夏令营,  相似文献   

3.
秋游时节孩子们可以走出课堂好好放松一下,而上海市实验学校组织的秋游却有独到之处:出去痛痛快快地玩好回来后要填写“考察反馈表”或完成小论文,既要总结自己在秋游中遵守纪律、保持环境卫生、是否表演节目等方面的表现,也要对班级中同学进行评价,还要事先设计小小课题到秋游的地方去找答案。每个年级的秋游日程安排已基本固定下来,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春天到了,幼儿园要组织小朋友们到 B 公园去游玩。据说那里春的气息很浓,而且有宽敞的场地,便于孩子们尽情地玩耍。春游前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春游时都想做什么?春游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由于有前两年春游、秋游的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准备工作想得较周全,如穿的鞋大小要合适,鞋底不要太硬,带些红药水等外用药……然后,孩子们便分头准备起来。王老师也积极地准备着,还提前到 B 公园去踩了点:啊!河边的垂柳、地上的小草、紫色的丁香  相似文献   

5.
秋游时节孩子们可以走出课堂好好放松一下,而上海市实验学校组织的秋游却有独到之处:出去痛痛快快地玩好回来后要填写"考察反馈表"  相似文献   

6.
案例 2003年10月28日下午,江苏如皋市邓元小学近200名学生在5位班主任的带领下到人民公园秋游。老师在再三嘱咐学生“不许玩水、爬山、进动物园”后,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动物园内老虎、狗熊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公园里的花花草草,于是几个男生相约来到动物园入口处。看到这么多孩子想进园,工作人员主动降低门票价格,让每人给付学生票价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秋游时节孩子们可以走出课堂好好放松一下,而上海市实验学校组织的秋游却有独到之处:出去痛痛快快地玩好回来后要填写“考察反馈表”或完成小论文,既要总结自己在秋游中遵守纪律、保持环境卫生、是否表演节目等方面的表现,也要对班级中同学进行评价,还要事先设计小小课题到秋游的地方去找答案。每个年级的秋游日程安排已基本固定下来,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经常收到一些这样的来信,孩子们说爸爸妈妈言行不一致,常弄得他们无所适从。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坐车时要让坐,而轮到他们坐车时反而会去抢座位;对孩子说要勤俭节约,而他们自己花起钱来却是大手大脚,有时很浪费。面对这矛盾的家教,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亮出自己的高招吧。  相似文献   

9.
听吴老师说明天去动物园秋游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从开学起,他们就一直盼着秋游哩。 放学路上,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明天午餐需要准备的食物。 “我要叫我爸买炸鸡、汉堡和可乐。”李天天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10.
园部决定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当时,我18岁,刚参加工作三个月。 我带的是中班。和我搭班的吴老师比我还小一岁。老教师说:出去游玩,是孩子们最开心却是老师最担惊的时候。听了这话,本来就很紧张的我更紧张了。为了防止孩子走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又是一年秋游的最佳时节。然而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却让我感到秋游与现在学生的距离:某班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以秋游为主题的游记作文。后来,老师在作文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没有了往日的流畅,显得极其牵强和生硬,但大部分学生是以秋游桂林山水,秋游九寨沟为主题的。事后,老师了解到了原委,学生中只有不到十人参加过真正意义上的春、秋游,难怪学生要抄袭作文了。看来,如今的春、秋游已经逐步淡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只存在于学生的想象中了。其实春、秋游对于学生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走出学习的校园,不仅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胸怀开阔,还能加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锻炼;既舒展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课堂教学都不能代替的。有利则有弊,春、秋游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发生意外,谁也负不起这个人命关天的责任。如果学校组织,势必担负起安全监护的责任。最近几年也经常发生学生春、秋游出事故,学校也被其他地方频频发生的意外事故吓怕了,致使心理负担过重。与其让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不如放弃出游是很多学校的想法。如果因为安全等因素取消,春、秋游有些因噎废食,如果学校做到科学组织、精心管理、做好学生工...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带孩子们到怀柔的一个叫鸭与鹅山庄的地方秋游。那地方有大片的梨树和苹果树,离开山庄的时候,每个人可以带走五斤水果。老师带着孩子钻进了果林,果树很矮,孩子们一手拿着塑料袋,一手摘树上的水果。  相似文献   

13.
闲暇之余,曾读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里,老师让孩子画画,孩子们可以自愿地向老师要画纸,画完一张可以再要一张。  相似文献   

14.
高放 《学子》2013,(1):52
一、尴尬——浮于表面,我们焦虑1.在组织教学"秋游回味"这一课时师:同学们,秋天美丽吗?生齐:美丽!生1:(举手)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秋游?生2:是呀,老师,不组织秋游我们怎么回味呢?下面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师:这个我也不知道。……(后记:由于以往一些学校在组织学生秋游时,曾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教育部多次严令各地学校确保秋游安全,学校为了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大大减少了学生集体秋游的机会。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那绝对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某四年级数学课,教学课题是“4—1=3”。新授结束后,老师对学生说:“下面要给小朋友讲个关于秋游的故事”,接着老师问学生上次秋游去了哪里。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幸福。教学上,能做到课前让孩子们期盼,课上让孩子们喜欢,课后让孩子们回味,这样的课堂就是美丽的,这样的老师也是幸福的。生活中,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和孩子们在一起,幸福就无处不在。老师只要用心去体味、去感受、去爱和孩子们的每一天、每一个细节,就能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幸福其实一直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7.
拿到书很快就翻完了,孩子们对课文就不感兴趣了.带着一知半解,和老师一起囫囵吞枣.这样解读文本低效!教师要思考,做点什么让文本“活”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金秋是组织学生郊游,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开阔视野的好时节。但出游时稍有闪失就会“一害”抵而利,安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社会最为担心和关注的问题,更令许多学校望游兴叹。只有树立积极的安全观,才能既让孩子收获秋游的快乐,又能在秋游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保证秋游安全,并为学生终身的安全奠基。1.加强安全教育,把安全工作做到秋游之前。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仅仅靠社会、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2.精心组织,保证秋游安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组织秋游活动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重点抓好现场勘查、活动方案制定、安全网络建立三大环节。首先,学校要对秋游景点进行仔细勘查,为活动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学生身上,做到人人明确职责。最后,学校应与公安、交通、医疗、景区主动联系共同建立秋游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9.
当安全问题成为学校组织春、秋游“紧箍咒”的那时起,“零食会餐”便成了学生春、秋游的代名词。“就近、徒步”是开展活动的原则,因而校园周围的文化旅游场所是学校每年组织春、秋游活动的必到场所,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也不知去了几遍,不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春、秋游让我们的老师陷入了教育的迷茫。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老师的脸     
对于孩子们说来,教师的脸比黑板重要。黑板上有知识,老师的脸上有学问。如果有这样的老师,有意或无意在自己的脸上挂起了“黑板”,也象黑板那样板板正正,不苟言笑,终年神圣不可侵犯,那就令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