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月,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随之,全市街道乡镇创建学习型社区行动的热潮进一步掀起。在此行动进程中,可以看到,人们正在为完善组织建设、增进多方协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创建保障;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各方合力;依托社区学校、搭建学习平台;完善网络建设、扩展创建基础;关照不同人群、实施教育培训;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扩大学习覆盖面;重视特色创建、拓展社区教育的品质与内涵等方面而付诸巨大的努力,迈出坚实的脚步。  相似文献   

2.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工作,有助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助于增强人的学习能力。上海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家庭四种学习型组织,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取得了一定经验,如,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保障激励制度;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制定“上海市创建学习型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结合实践,指出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文化等三种形式来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在合作共建过程中应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制度保障;整合并开放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重要途径,是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宜兴市在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过程中,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为保障,以完善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为后盾,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运用,为城乡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在理念、手段与方式上赋予了全新内涵,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开放、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运用现代互联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行动策略,将进一步走向完善学习网络、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培育专业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等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社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社区各类组织必须以“组织学习”的实现为中介,通过实施更新理念、强化主体、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优化学习方式、创建组织文化等举措,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各自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依托有效的载体;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不同渠道经费的投入;各种机制的保障等。发达国家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是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由政府统筹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学徒资格、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学习活动,以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而我国,更需要不断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创新学习载体,创建各类学习组织,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归根结底要落实于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终身学习、加强组织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创建农村学习型组织培育了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经济合作组织等重点群体;深化载体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做到学有其所;优化网络构建,建好“江苏学习在线”网站,服务全民学习。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习型社区创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学习型社区创建阶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要完善学习系统,发展运行能力,推进方法创新,认为学习型社区要发展获得资源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维持模式的能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要创建新方法,具体包括活动方法创新、组织方法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社区"是一个仅有十多年历史的新生概念。通过对其界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一概念包含三个维度:学习型社会和组织理念、社区成员发展与社区建设。从对其基本界定出发,将学习型社区创建与争创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学习型组织创建及精神文明工作加以关系梳理,进而提出创建的行动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