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人教社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离骚》(节选)一文,其中有几个注解值得商榷。1“.摄提贞于孟陬兮”注解将“摄提”注为“星名,指寅年”,不准确。这里使用了太岁纪年法,古人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木星大体是十二年绕天一周,由于它是由西向东运行,与十二辰①  相似文献   

2.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3.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纪(记)事的一大特点。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见附表)按顺序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正好60为一周,即民间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最初,干支仅用于纪日,商代后期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刻在甲骨上的干支表如同今天使用的日历牌;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兮,唯庚寅吾以降。”的诗句,其“庚寅”只能是记日干支,意指屈原乃出生在庚寅日,陈国庆先生认为“中国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时是用天干地支法纪年。”此说恐属谬误,古代史书纪事,必称举帝号或年号,大概从汉代开始,为了补救帝王纪年难于记忆的缺点,才在帝王年代的后面标上干支,如汉武帝元狩六年为甲子,第二年改元元鼎元年为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也多舍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语·周语下》伶州鸠答景王问钟律之语,今年初我已有《伶州鸠与武王伐殷天象》小文论及,说明了伶州鸠转述伐殷天象的可能性。近读陈美东先生《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文,颇多获益,愿就有关问题作一补充性的讨论。 陈文在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刘坦《论星岁纪年》等论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左传》、《国语》中关于岁星行十二次的记述,结论说明这些“记事之间存在彼此自洽的  相似文献   

5.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冠以“新注”、“新解”、“新探”的可谓多矣,然细致读来,有的或多沿袭旧说,或综合时人诸说,并不见多少创意;有的或违背历史事实,或不顾古代文学研究之目的,一味标新立异。而郭杰博士刚刚出版的《屈原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确是名实相符的“新论”,该书以写实的学术风格,宽广的思维视野和理论空间,对屈原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重新探讨,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颖观点,给楚辞研究领域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屈原新论》是郭杰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屈原与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全书分…  相似文献   

7.
第Ⅰ卷(60分,每小题3分)一、1.A2.D3.A4.B5.A6.C7.A.A9.D10.D11.D12.B13.B14.A5.C16.D17.C18.B19.D20.A【试题简析】1.A(间jiān→jiàn恶è→wù)2.D(A项全对;B项“敝”应为“蔽”,“誊”应为“誉”;C项全对;D项“义”应为“意”)5.A(B项“十分酷爱”,“十分”与“酷”均表示程度,内容重复;C项为歧义句;D项语序颠倒,应为“四句自勉诗是一生的真实写照”。)7.A(《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赋”不属文体,而是动词,相当于“写”“作”。)8.A(…  相似文献   

8.
关于鲁桓公的出生之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历代学者皆付之阙如。当其子鲁庄公出生之时,桓公因他与己"同物"而为他取名为"同",由此可推知桓公生年。因为,春秋时期流行岁星纪年,根据岁星——即木星大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规律,将周天分成十二个位次。岁星运行到某次,就以该次纪年,十二年一轮回,类似今天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所谓"同物"就是"同岁",即鲁桓公和庄公出生之年,岁星运行都在同一个位次,也就是说桓公与庄公的年龄相差为"十二"的倍数。根据庄公出生年及史书所载桓公生平事迹可推断,桓公比庄公大二十四岁。庄公出生于桓公六年(前706),则桓公应出生于鲁惠公四十年(前729)。再以推出的年龄与史书记载桓公生平事迹相验证,无不符合。  相似文献   

9.
与岁星纪年相关的系列问题是历史年代学中关注争论的焦点,传统岁星超辰说或太岁超辰说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本文以《淮南子》、《史记》、《汉书》等古籍及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记载为中心线索,综合各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太岁系统差异形成原因及其对纪年方式演变的影响做出新的合理解释,进而对汉太初改历干支纪年之争予以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0.
屈原对自己生命的根源、自己家世的积极美好意识,是屈原美好内心世界滋生壮大的动力源泉。屈原“美政”理想与“浊世”现实的碰撞生成无尽哀怨,因此,抒发此种哀怨以求得读者同情,以为“修名不立”之补偿,应为《离骚》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1.
林海 《语文学习》2010,(6):48-49
粤教版高中语文《〈离骚〉节选》“摄提贞于孟陬兮”.课文注“摄提是干支纪年法中寅年的别称”。此说不妥。“摄提”当是“星岁纪年法”的一种名称。因为此句事关屈原生年之推算,又是教科书,影响甚巨,故参考海内方家之见,以资辨正。  相似文献   

12.
《史记·屈原列传》被选人中学课文,其中有一句为:“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座,故死而不容自疏。还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法移,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昭然泥而不滓者也。”中学课本和其他的书上都把“自疏”属下旬,成为“故死而不容,自流浪洋污泥之中”。而由我校教师雷庆翼撰写的《楚辞正解》(学林出版社199q年7月版)《(屈原列传)及总》中说:“‘其志洁,故其称物等;其行廉,故死而容自疏’都是根据《离骚肠内容来赞杨屈原的,上有‘其文约,其辞微’等语。屈原在《离任》中以苦物自喻;他本来说过‘何离心之可同兮,…  相似文献   

13.
炳灵寺建弘纪年应为建弘五年王惠民炳灵寺第169窟6号龛内发愿文尾署“建弘元年在玄枵三月甘四日造”,此建弘纪年为研究炳灵寺石窟者必述,然多从建弘元年说,因为:“‘元年’二字是清楚的,应以建弘元年为是。”(张宝里《建弘题记及其有关问题的考述》,《敦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屈原在身份,思想及地位,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说他是“文学弄臣”;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同时,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15.
《哀郢》是屈原晚年的一篇重要作品,对研究屈原的生平经历至关重要。诗中“忽若不信兮(一本在“若”之后有“去”字),至今九年而不复”两句,历来为楚辞研究者所重视,往往据此来推断《哀郢》之作年,并由此上推屈原始放之年,下推屈原之卒年。但因对屈原的生平经历各有先入之见,故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彼此大相径庭。明黄文焕说屈原之放非顷襄元年即次年,后推九年,即顷襄九年,又越孟夏,故怀沙自沉,“固属之十年矣。”(黄文焕《楚辞听直》)林云铭谓屈原于顷襄二年再度被放于江南,越九年,作《哀郢》,于顷襄十一年作《怀沙》,并自沉于汨罗。(林云铭《楚辞灯》)今人林庚则谓屈原于怀王二十四年被放,越九年,于顷襄二年作《哀郢》,于顷襄三年自沉于汨罗。(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版)姜亮夫则认为屈原之放当在顷襄七年秦楚和亲之后,越九年作《哀郢》,明年作《怀沙》,其自沉汨罗“当在顷襄十六七年间。(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汤炳正则集林云铭、蒋骥、游国恩三家之说,关于屈原始放之年取林说:关于屈原在江南的行踪取蒋说,认为屈原被放陵阳九年,《哀郢》即作于被放陵阳的第九年:关于屈原之卒年,又取游说,认为是在“(顷襄)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  相似文献   

16.
学人风采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5):F0002-F0002,F0003
徐文武,1964年4月生于湖北洪湖,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荆楚民间文化研究基地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主要从事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任(《荆楚文化研究丛书》执行副主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1999)、《楚国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相似文献   

17.
屈原作品中多次谈到他与楚王的“成言”。这应是屈原政治生涯和楚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屈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屈原作品研究的重要钥匙。遗憾的是,它为过去几乎所有《楚辞》专家所忽视。本文根据先秦历史文缺有关“成言”的性质,对屈原作品中有关“成言”的记述,进行综合考证,从而发现屈原与楚怀王“成言”的内容,主要是推行“奉先功以照下令,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的“变法”;屈原《九歌》是他“变法”中“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田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辅助生产和多元经济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全国第二大油田。从1961年发现油田,迄今已走过41年的历程。截至2001年底,累计生产原油7.46亿吨、天然气342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210.84亿元,上缴利税(费)849.15亿元;出口原油累计超过9060万吨,创汇约130亿美元以上。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经营理念,把职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全面提升油田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19.
屈原创作的《离骚》历来被称为中国诗史上最宏伟、最瑰丽、最飞昂的抒情诗篇,被视为一部结束旧时代、开辟新时代的宏篇巨制.因此,研探之著,代有新出,“评之语,遂亦纷繁”(鲁迅语).新时期的屈原研究虽然没有了“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同上)的现象,却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抓住表面现象,片面引论,随意申发,既无视文学的本质特征,又忘却了古代文学的研究目的;二是以今人的标准看待古人,用现实的尺度衡量古事,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近来读到江立中先生的《离骚探骊》一书(岳麓书社,1993年8月…  相似文献   

20.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