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确定位置"是学生学习用一定的方法对物体进行位置确定的起步.从教学的现实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位置"确定还是具有一定的粗浅认识的.十分巧合的是,在本课教学前一个周六,学校要召开学生家长会,我要求学生在传达家长会通知时,给父母讲清楚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位置,请家长到教室后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开会时家长们入座的准确度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确定位置"是学生学习用一定的方法对物体进行位置确定的起步.从教学的现实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位置"确定还是具有一定的粗浅认识的.十分巧合的是,在本课教学前一个周六,学校要召开学生家长会,我要求学生在传达家长会通知时,给父母讲清楚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位置,请家长到教室后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开会时家长们入座的准确度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某种意义上,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确定“位置”的过程:确定数学内容自身的位置、确定数学教学方式的位置、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要理解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但问题在于,教学是一门面向人的艺术.而人又具有着极为丰富的复杂性。恰是人的这种内在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在如何确定三者各自的位置上,往往显得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3~84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  相似文献   

5.
在某种意义上,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确定"位置"的过程:确定数学内容自身的位置、确定数学教学方式的位置、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要理解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但问题在于,教学是一门面向人的艺术,而人又具有着极为丰富的复杂性.恰是人的这种内在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在如何确定三者各自的位置上,往往显得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6.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卡片,还是用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时都有以下几个问题:1.一心二用,即实验时眼睛既要注意小球释放的位置,又要注意小球平抛中经过的某一点的位置;2.确定小球经过某一点的位置时,必须经过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小数点的学习过程中,有时需要补0才能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怎样提高移动小数点时需要补0确定小数点位置的正确率?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一、借助"数位顺序表"补0确定小数点位置出示题目:1.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教师提问:小数点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碍?学生一般回答"小数点左边数位不够"之类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学生会自然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但在商的位置的确定及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上却说不出道理.教学时应着重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商及小数点的定位法则.  相似文献   

9.
<正>《确定位置》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它涉及地球仪的许多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学习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就显得很吃力。采用"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的方法,即使在没有地球仪的情况下,也能很快地确定纬网上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师可让学生掌握好经线和纬线及其度数划分的相关知识,教会学生快捷辨认经纬线、南北半球及经纬度的方法,教会学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位置并反复训练,从而让学生很好掌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确定评价内容是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的关键入手,提出在确定新闻学专业学生实务课程评价内容时,应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出发,并注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黎坚 《广西教育》2013,(9):52-52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但就是这么枯燥的学科,有的教师就能把它上得有声有色,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数学殿堂,让学生沉醉其中。这一次,我有幸聆听了张齐华、刘松、徐长青等几位专家的课,受益匪浅。这几位专家的课堂教学展示课,精彩无比、美轮美奂。在这次课中,我留意了张齐华上课的一个细节,就是在确定"数对"时,在不同的行列给出一个位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位置。在"数对"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14.
小数乘、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小数乘、除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乘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积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因此,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是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容易把积的小数点位置点错.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下面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不仅是立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谈谈如何借助模型实现真形与变形的互化,培养提高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由模型到图形,化“真形”为“变形” 从某种意义上讲,平面的确定,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是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的,所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出发点。对于初学立几的学生,在解决立几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问题局限在平面几何的范围内,即在一个平面内来考虑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准备四张透明的长方形塑料板作为平面,几根不同颜色的细铁丝,作为直线。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思考】1.知识的获得不能仅靠传授,还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再创造”。六年级(下册)的《确定位置》是小学阶段确定位置章节中最后一个内容,它是在联系学生已有的方向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李小红 《成才之路》2012,(31):16-I0011
我在带学生实习时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照搬教材的内容而不是基于自己的观察、思考来确定内容和方法。绝大多数幼儿园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而忽观科学敦育活动.使得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涮被严重弱化,  相似文献   

19.
概念学习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为概念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实践时,应根据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顺序和相互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概念。  相似文献   

20.
<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东南西北、数对确定位置等知识后进行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有关方向、位置确定等方面知识的经验积累,具备了一定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新的位置描述方法,教师可以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新知学习,并按照"认识方向—角度确定—角度测量—距离确定—距离计算—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得出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