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班级是学校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头等重要的实践据点,是学生的主要生活舞台。班级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水平,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依靠什么?——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一个坚强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班集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制约学生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便是班集体。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在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形成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学生从中获取的营养将受益终生。严格来说,班级和班集体不是同义语。班级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集体是一个稳固持久的社会统一体。因此,班集体需要建设。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意义重大。优秀班集体建设之所以具有研究价值,是因为这一教育活动能形成强大的实力,能承担更为崇高的教育使命。与教学活动相比,班级建设管理的目标更鲜明、更直接地指向"育人"。  相似文献   

4.
邹永宽 《班主任》2000,(1):10-12
(一)课题的界定班集体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它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班级群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班集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基层组织培养成为班集体,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展每个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活动主体的过程。它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社会化学习和交往为特征的微观社会,是学生处于经常的、紧密联系之中的基层群体。一方面,社会的教育影响和学校的教育过程是以班级形式施加于学生;另一方面,班级又通过学生个体,与学生的家庭、同龄伙伴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的交互作用,最集中地反映在学生集体之中。以学生集体作为教育的对象,要求教育者遵循和探索集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把班级建设为集体。班集体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有效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1.班集体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6.
周玉英 《考试周刊》2014,(44):188-189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班级是最基本的单位,是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基层组织。学校各种具体工作的实施,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贯彻落实。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任课老师、学生及社会家庭的纽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的工作决定班级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整体形象和校风校纪,因此,必须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7.
潘璠 《考试周刊》2013,(28):184-184,100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一个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班干部是一个班级里的"领头羊",是班主任的小助手,只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8.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班集体是一种教育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班集体具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仅仅是班级个体学生的总和,而且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在现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面对竞争日益激励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培养班集体过程中,要善于经常组织开展各种班会活动。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班级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和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与班级管理有关。班集体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基本环境;班集体中的学习交往、相互关系和集体意识是影响和作用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重要教育因素。毫无疑问,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致力于班级教育的优化和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的教育集体。  相似文献   

12.
匡宗春 《教师》2014,(12):30-32
现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要实现这一要义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改进、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多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班集体的建设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没有优良的班集体,就不能形成高质量优秀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刘壮伦 《考试周刊》2013,(99):181-181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组织单位,学校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是通过班集体进行的。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全面管理,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支柱和灵魂,也是最主要的教育者.对班集体的建设起着决定作用。有人曾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专家。”如果没有班主任的有力组织和领导,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就会成为空话,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将无法开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将无从谈起。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各项教育计划,塑造学生的灵魂关系重大。班主任受校长的委托,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和教育,与学生朝夕相处,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最直接,是学校教导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成果。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设计师,事情千头万绪.工作辛苦劳累。对班级一切工作和所有学生的进步负有直接的责任。班主任的工作比一般任课教师更全面、深入、具体、细微.对学校总体面貌的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与班级管理有关。班集体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基本环境;班集体中的学习交往、相互关系和集体意识是影响和作用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重要教育因素。毫无疑问,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致力于班级教育的优化和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的教育集体。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如何塑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本文作者从以爱心营造温暖集体,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干部的作用,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挥正能量,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6.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它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又是学生活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而且对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才能有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仍念念不忘当年的班级。可见一个优秀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17.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社会化的一个理想的“家”,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它不是一群孩子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大量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将几十个散漫的学生组成一个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所以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至关重要。如何使新成立的班级快速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便是班集体.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在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形成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学生从中获取的营养将受益终生.严格来说,班级和班集体不是同义语.班级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集体是一个稳固持久的社会统一体.因此,班集体需要建设.……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对学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作者通过长期实践与研究,与大家分享班级工作经验,以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作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备一个团结一致的班集体领导核心和一支积极学生队伍;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优良的班风、学风;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精神家园”建设,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强调“精神关怀”,通过丰富学生精神文化,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班级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道德素养,是构建班集体“精神家园”的重要条件和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