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恶之花》中的《酒魂》,诗人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之情和对现实黑暗的鄙弃,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的深层意蕴是诗人以酒代诗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红岩》中的成岗是以陈然为原型塑造的典型形象.“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这十二句诗以《我的“自白书”》为题首次出现于《在烈火中永生》一书,继之收录于《革命烈士诗抄》。这首诗不是陈然烈士遗作。陈烈要写的诗只留下一个标题,一个中心思想。一九六三年,《红岩》作者罗广斌谈到,在写《在烈火中永生》时,为了突出烈士形象,以陈然临刑前要写一首诗的打算和他在刑庭上威武不屈的气概等史实为依据,由几个人共  相似文献   

3.
点燃诗意     
1教师是耕耘爱的人,他的神圣职责就是在每一颗童心上播撒希望的阳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选择一种优美的教育方式,我选择的是“诗教”。2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许超同行。“许超,最近又有什么诗作?”我“只写了一首。”他有些不好意思。“什么内容?”“题目是《剪子》,全诗只有六个‘团聚便是伤害’。”“哦,‘团聚便是伤害’,”我低低品味着,忽然大声赞叹道:好诗啊!”许超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的脸“诗不能以长短定优劣,鲁藜先他的《鹅毛却大多短章,不过,那可是激情!”他微微点头,似有所悟。“最近,我也写了一首小诗,题《关于诗的遐想》,…  相似文献   

4.
解读何为     
趁着何为这次来香港访问,我向心仪已久的作家开口了。我告诉他:我是在读高三那年读到他这篇《第二次考试》的,当时的感受是读诗,读一首诗味葱茏的诗。这是因为,我当时迷上缪斯,读的是诗,写的也是诗,而且有一组诗《马来亚狱中诗抄》很快就要在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办的文学刊物《作品》上发表。我正是把他的这篇散文当作诗来读的,因为它太像诗了。一个多美好的灵魂,一曲又一曲多美好的歌声,一圈又一圈多美好的涟漪……这不是诗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这首诗,这是诗人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发表诗作,也是奠定他成为著名诗人的一篇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也是诗  相似文献   

6.
要弄清五言诗的起源,必须弄清三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是是否起源于枚乘,一个是是否起源于李陵,一个是是否起源于班婕妤。是否起源枚乘与班婕妤,我另有专文论证。这里要谈的是五言诗是否起源于李陵的问题。《昭明文选》载有李陵《与苏武》三首诗,《艺文类聚》和《古文苑》载有他《录別诗》八首。《升庵诗话》载的那首,早已公认是伪造的了。《录别诗》八首,冯惟讷《古诗纪》已题作《拟苏李诗》,王闿运《八代诗选》已题作《拟李陵诗》了。《文  相似文献   

7.
<正>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①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总是以卓绝的艺术形式,充满革命的激情,深刻地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的和艺术的轰动效应.受到社会和人民的独钟.在他“献给现实的蟠桃”中,最为鲜亮和厚重的是他的史剧创作.郭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杰出代表.他是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诗人式的浪漫主义、主情性地表现自我贯穿在他的全部文学创作之中.他说;“广义地来说吧.我写的好些剧本或小说或论述,倒有些确实是诗的.”②他还认为剧是诗的分化.是诗的一个分支.所以他总是以诗写戏,戏也便成了诗.他把早期几个剧本称为“诗剧”并收入诗集,人们把他前期写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和中期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也往在当作诗歌来读,都说明了他始终是以浪漫主义诗人的激情和手法来营造他的历史剧金字塔的.郭老在1946年的一次关于历史剧的讲演中,借《诗经》的赋比兴,把历史剧分为三类.一是准确地再现历史的事实(赋),二是以以历史比喻今天的事实(比),三是依据对历史的兴趣.按照自己的理想、个人的感情进行再创作(兴),并说:“我的《孔雀胆》与《屈原》二剧,就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想问您两个问题:在《诗经·小雅》中有六首诗,光有题却无文,叫它们笙诗。请问,什么样的诗叫笙诗,它们为什么没有词句呢? 另我有个同学叫赵腾骉,可是我查了很多字典,都没有“骉”这个字,问他,他说这个字念“biao”。请问,有这个字吗,它是什么意思? 祝身体健康! 王翠玲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2014,(11):27-28
在北岛老师选编的这本《给孩子的诗》序言里,他直言了编撰这本书的直接原因。他说:“三年前,我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人普通话朗诵组……他带回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北岛直言,这首诗让他吓一跳,在书的备注中,节选了一点诗歌的内容: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  相似文献   

10.
陆贾的《诗》学观,是一种致用的《诗》学观。他主张以《诗》治世,要求以《诗》来重建与维护当时濒于崩溃的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从而达到治世的目的。为此,他提出《诗》以仁义为本;诗生于道,诗言道;而此道即仁义之道,也即是人伦之道,进而提出孔子编定《诗经》以维护人伦之道等新的《诗》学观。这些新的《诗》学理念对董仲舒、司马迁等的《诗》学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到汉代通经致用的《诗》学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是伟大的诗人,他的《女神》具有划时代意义也是早就为人们所肯定的。一九二四年闻一多就曾说过:“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有人说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孝子。”(《女神之时代精神》)闻一多先生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肯定了《女神》的重大成就,尤其高度称赞了《女神》的时代精神。但是闻一多先生还未能对作品中最先进的思想内容,即社会主义因素作出应有的评价。郭沫若在《女神》的序诗中说:“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了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这里所说的“我是无产阶级者”,“我  相似文献   

12.
一 “五四”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诗坛带来了继往开来的变化。它打破了旧的传统诗歌形式,挣脱文言的束缚,创作出现白话诗,“体现了借着外来的启悟而与旧影响的疏离。”西方的十四行诗便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传入我国。第一个把西方十四行诗介绍到我国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译过多首十四行诗,叫“商籁体”,并用汉语试作了十四行诗。他早在1921年5月写的《爱的风波》,就是他的十四行诗的处女作。这首诗后来收入《红烛》时改为《风波》,诗的形式比较整齐,每行大致都是十个单音字,四或五个音步,但内在节奏还不够明朗上口。然而它确实起了先河的作用。他自己说:“我作《爱的风波》,在想也用这种体式,但我的试验是个失败。恐怕一半因为我的力量不够,一半因为我诗里的意思较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晚自习时,文学社的何安仁坐在我旁边。他飞快地在《病理学》的空白扉页上创作了一首诗《微笑的骆驼》,写完后移给我看。那首从蓝色钢笔墨水里捞出来的诗歌,带着湿淋淋的才气。是的,诗人并非只有我和陈冰两个,并非孤独的、沉默的、地下的。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何安仁说,我上台去朗诵这首诗吧。何安仁低着他的大鼻子,声音细小如蚊,不置可否。为了凑兴,我跟他打赌,如果我走上台去朗诵这首诗,他请我吃一个星期的盒饭。他兴致勃勃地同意了。  相似文献   

14.
胡适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大师,他在1930年11月2日写的《九年的家乡教育》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家乡接受的小学教育。他说:"我才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我  相似文献   

15.
朱子《诗》学特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摆脱汉儒说《诗》的理论束缚,从魏晋隋唐以来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吸取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以文学的眼光来研读《诗经》,从而为中国《诗》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重视《诗》之文本的独立自足和诗篇内容的整体性,强调《诗》含“情性”以及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特殊性。但总的说来,朱子《诗》学被他的唯心理学观念统摄着,道德判断左右着他的审美取向。对他来说,《诗》不是简单的审美观照对象,学《诗》的根本目的是“即其词而玩其理以养心”;《诗》赅备天道、人事,是修身齐家、平治天下之“理”的体现,读者应通过虚心涵泳《诗经》本文,体味这“理”,以兴起感发自己的“善意”,达到治心养性、“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从总体上说,朱子对《诗经》的解释依然是经学的解释。朱子《诗》学“专一看文字”的读诗方法,以及朱子《诗》学注重从文学方面解读《诗经》的努力,预示了《诗》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严粲是南宋后期的诗人和学者,其论诗著作《诗缉》虽受到的关注不是太多,然而却在宋人《诗》学研究中独具特色,他使用文学批评术语进行解《诗》并且以情性论《诗》,以"诗"论《诗》,有着丰富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诗之心,国之魂。诗如其人,文如其人。早已熟悉了唐至量先生,他的多才多艺、耐得寂寞与勤奋努力,都是我十分敬佩的。他的文学著作《那一方水土》和《电车道上》我都曾经认真拜读,并通过我们主办的刊物———《教育艺术》向国内外读者进行了推荐。欣闻至量先生的新作《...  相似文献   

18.
每每读曾卓的诗作,常常会想起他在1943年写的《誓》中的诗句:“我的诗是我的碑。”是的,诗人视诗如生命,是“生命的一部分”,毕生以诗为追求的事业;同时,他的诗也就是他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浸透着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他对人生的思考。他用诗为自己树立起一座座碑记。每个并不曾见过曾卓的人,只要读读他的诗,便可认识诗人,了解诗人,敬佩诗人,与诗人心犀相通。  相似文献   

19.
1921年5月19日,胡适在日记中记载如下:今天我做了一件略动感情的事。有中国公学旧同学谢楚桢君做了一部《白话诗研究集》,里面的诗都是极不堪的诗。他曾拿来给我看,我说这里面差不多没有一首可算是诗,我又说单有白话算不得诗。他后来结交了易家钺、罗敦伟等一班新名士,他们把他捧作一个大诗人,他这部诗居然出版了!出版后,他来缠着我,  相似文献   

20.
我当过中学的领导,又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从事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三十余年。在三十余年的教学中,我总是把诗词教学摆在重要地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达到既育才又育德的目的。一、诗教是我国优良教育传统*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诗歌教学正式列入他为学生制订的课目,而且排在六门主科(诗、书、易、礼、春秋、乐)的第一位。他对《诗》的全部思想内容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对《诗》的作用也作了很好的肯定:“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