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6岁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此关键期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与心理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教育通常谓之早期教育。它既是一种早期教育,又是一种康复训练,适用于发展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五六岁以前的儿童身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一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性格和行为,为孩子偏离正常发展轨道、走上歧途埋下隐患;二是毒品预防教育的空缺和毒品亚文化的影响,让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对毒品的偏差认知,产生了对毒品的认同和接纳心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五点启示:青少年父母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首要对象;毒品预防教育要从"小"抓起;充分重视与发挥中小学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作用;健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保障机制;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亚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特殊儿童的数量日益增长,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环境因素。当今社会提出融合教育这一理念,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得以适应和发展。通过随班就读,让正常孩子逐渐地接受这些特殊的伙伴,初步培养他们的爱心,让特殊的孩子不再特殊。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出现的某些障碍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儿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爱哭、爱闹等。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切实的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搞好师生关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大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一个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孩子发展(包括智力发展)的情感和意志。从个性心理来讲,它是指孩子能力之外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目标、态度和抱负等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导致孩子个性的片面发展,这与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6.
心理专家指出,出现心理困惑对于小学生成长来说十分正常,关键要给予"问题孩子"正确的心理疏导,释放他们内心的情感困惑。因此,能够正确疏导与维护孩子心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外来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的孩子,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多孩子产生了自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外来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怀,教育孩子,并通过一些措施及时对孩子错误的心理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孩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孩子接受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家长对中职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包含心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家长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以及情感沟通等方法,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该文根据当前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儿童心智发展时期,幼儿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心智发展,该时期的教育应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发挥幼儿缪斯心理,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教子心理ABC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可能比较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生怕给孩子留下不良影响.这当然是对的.作为家长,不应忽视这样一种教育方法:自身的心理、品德和人生态度等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方法,有时可能比家长自我形象教育的影响更多更大,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明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幼儿时期正确的教育过程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个教育过程中就需要父母师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幼儿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清醒和理智的看待其教育问题,防止出现当代“仲永”一类的教育悲剧。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儿童心智发展时期,幼儿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心智发展,该时期的教育应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发挥幼儿缪斯心理,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胡烨 《发明与创新》2016,(12):43-4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一系列搜题软件应运而生,成为孩子们对付作业的“神器”,引发学生追捧.从积极意义上讲,搜题软件对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可以部分充当“贴身教师”,但对学习自主性差的孩子来讲则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影响正常学习.因此,当发现学生用搜题软件抄作业的时候,作为教师和家长应科学引导,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搜题软件对教与学产生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星蔓 《百科知识》2021,(3):78-79,82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需要得到儿童监护人及家长的重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一生心理发展的科学,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是其研究的重点.在众多不同角度的理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从心理主要矛盾的角度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了五个不同的时期,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让家长更加明确地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离婚率快速增长,造成了庞大的单亲家庭孩子群体,致使大部分单亲家庭孩子普遍心理存在健康问题,对孩子自身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里可纳认为: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伟大教育家最喜欢的教育手段,讲故事是发展儿童品格的自然方式。对幼儿园的孩子的心理辅导,其实是一种积极情绪情感认知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幼儿自私心理的产生既有先天因素,更主要是后天的影响。在正确看待幼儿自私的基础上,提出矫正幼儿自私的四点看法: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满足幼儿合理需要;家长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创设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孩子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9.
何为自信,是人对自我所作肯定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生道路中前进动力的源泉。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的启蒙期,培养孩子肯定自己的心理品质对他的一生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中要注重青少年自信心的培养。家校结合,步伐一致,充分运用多种途径让孩子体验成功,就更有利于培养出拥有自信自强品质的未来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姚金凤 《科教文汇》2009,(35):212-212
少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少儿舞蹈教育非常适合孩子的童心、童趣,可以开发孩子的各方面潜能,对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舞蹈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舞蹈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