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到阅读。人们往往就把它和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看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人坐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不见有数学课本,似乎数学课本在课堂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数学课上必要的翻书阅读真的就不需要了吗?笔者认为:数学课上,必要的阅读不仅不能少,而且有些时候还应该强化。  相似文献   

2.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笔者以为:数学课上必要的翻书(即数学课本的阅读)不仅不能  相似文献   

3.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文中提及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无看书”的现象与“无板书”、“无作业”合称为“三无”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翻课本进行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放好,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的话,还有的课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些数学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堂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共性问题:整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学生看过一眼书,数学书静静地躺在课桌上像一个孩子似的酣然入睡。其实这种现象不但是公开课、优质课上有,就是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也不泛出现。学生上课读书本是天经地义,而今的读书却似乎成了语文课上的专利,而在数学课上却受到了冷落。一、数学课本阅读现状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数学课上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课桌上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甚至有的课堂上数学课本都看不见。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课本呢?调查询问周围的数学教师发现:一是因为数学教材缺乏可读性,学生看不懂,或者是因为看了就知道结论,会破坏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利于探索新知识;二是觉得教材编排过于花哨,那些精美的图片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忽略数学知识本身。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书: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的“语文”诠释看了以上宋老师的“种田”实录,我觉得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学习:首先,是对教科书(文本)的重视和利用。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常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头到尾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书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是学生学习权的重要内容,读书是学生主…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加能力的关系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 ,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 ,笔者就如何以课本为纲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题谈点看法。一、重视教材的阅读 ,培养学习能力。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课本难以读懂以外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 ,也很少阅读课本 ,喜欢滔滔不绝的讲 ,满满黑板的写 ,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课堂上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可以从书中字…  相似文献   

10.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  相似文献   

11.
异步教学的核心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因为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凭借。因此,只有培养好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才能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奠定好基础,数学课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语文阅读有所区别。过去我们的教学没有重视对数学课本的应用,仅把它单纯作为习题集,在做作业时,才让学生翻开书。再好一点也只是让学生翻开书读一读法则、公式、概念等。后来重视数学课本的应用了,强调让学生看书,但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困难,没有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所以学生看不懂,没兴趣或是走马观花,最终仍然不会看书。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我们很多教师的共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外阅读同样是一种非常必要而又富有成效的措施。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在教学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实践,从数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数学课外阅读书箱的选择以及如何有效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等三个方面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课外阅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七、三无”现象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书。无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常常发现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课件不断呈现精美的画面,但一幅画面闪过之后,很快又到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仍旧是空无…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握传授与增减知识的关系,发挥教材的功能,坚持在课本上苦下功夫,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就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现就此谈些心得.一、从课本概念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讲课时很少阅读课本,使我们的学生不知不觉产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16.
一、示范和引导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的垂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指导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阅读,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语文方面的阅读,很少将阅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在中学数学课上,往往是老师上课可以丢开课本而滔滔不绝,老师讲完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然后是总结再记下当天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课本只是起了一个习题集的作用.老师有时也会对学生说,课后先看书,再做作业,但很多时候看书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可见,数学阅读是一个被忽视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是高中教学中的一环.所以如何阅读数学课本、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及数学阅读的几个阶段成为重要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最后达到能独立学习数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要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好数学课本这一教学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比较等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课本的价值,真正使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用好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20.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被忽视,即使有阅读,那也是把重要的公式、定律画一画、读一读,蜻蜓点水式地阅读。甚至有的数学课从头到尾都没有用到数学书,老师循循善诱、耐心讲解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数学书做上面的练习,数学书只起着习题本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