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老汉夫妻俩只生了一个儿子 ,家有五亩苹果园 ,每年收入万余元 ,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俗话说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老汉的儿子已是二十五岁的人了 ,还没有个对象 ,所以老汉唯一牵肠挂肚的就是儿子的婚事了。虽说如今兴的是自由恋爱 ,可是在农村要找个媳妇 ,还是免不了媒人从中穿针引线。前些时候倒有几个茬茬 ,可父子俩都觉得不称心。其实老汉也没有过高的要求 ,因为儿子长年在外打工 ,所以他唯一希望的是能娶上一个既孝敬老人、又善于管理果园的儿媳妇。好事多磨 ,喜从天降。一日邻村娃他三姨找上门来提亲 ,说她们村有一个刚从乡农校毕…  相似文献   

2.
肺腑之言     
有一个光棍老汉,和三个尚未娶亲的儿子在一起生活。有一天,他们收留了一个有着闭月羞花之貌的讨饭女子。三个儿子都想娶她为妻。他们一起来到老汉面前,婉转地向父亲表明意愿。"谁娶她呢?"老汉不紧不慢地问。"爹,照村里的规矩办吧。"老大瓮声瓮气地说。他知道,村里通行的规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老汉,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到老来,老伴不在了,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出嫁了。老汉心想,年纪大了,靠儿女过个舒舒服服的晚年吧。两个儿子分了家,老汉想,光住在谁家也不合适,我就吃轮饭吧。没过半年,轮饭轮不下去了。他到大儿子家吃饭,大儿媳把脸拉得老长,不给他吃;他到小儿子家吃饭,小儿媳翻脸不认公爹了。老汉没办法,只好去女儿家。女儿、女婿待他不错,他心里不过  相似文献   

4.
太可乐了     
还没走远张老汉家新安了电话,他感到新鲜,就给儿子打了一个。聊完以后,儿子挂机了,张老汉突然想起还有话没说,赶忙扯着嗓子对着话筒喊儿子":狗剩儿!狗剩儿!"  相似文献   

5.
两老汉买罐     
张老汉,李老汉, 两个老汉去买罐。 张老汉买了6个罐, 李老汉买了5个罐。 买好罐在街(Ji己)上转(zhu白n), 张老汉碰(P色ng)坏(hudi)3个罐, 李老汉碰坏2个罐。 问两老汉各(g的剩(sh如g)几个罐?两老汉买罐@诗柳~~  相似文献   

6.
“抢”公爹     
吴洪宾 《老年教育》2009,(12):30-30
八十多岁的苏老汉,膝下有四个儿子。自打老伴去世后,他一直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前年,小儿子也娶了媳妇。此前,苏老汉的三个儿媳孝顺公爹的事早已是“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相似文献   

7.
亲家结良缘     
董志勤 《老年教育》2009,(11):37-37
张老汉年已古稀,一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了。虽然儿子和儿媳对张老汉百般孝顺,可他总想再找个伴。亲戚朋友先后给他介绍了几个,他却都觉得不太合适。儿子小强和媳妇小丹都为老人着急。  相似文献   

8.
如何致富     
张老汉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旮旯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上清华的孩子。沾儿子的光.张老汉也成了全乡的名人,县电视台来采访个什么事,经常会找他做典型。  相似文献   

9.
刘老汉有三个儿子,大儿刘明上初二,二儿刘方上初一,小儿刘成读小学六年级.一天,刘老汉想了解一下三个儿子的学习情况,出了两道趣题:  相似文献   

10.
巧答张老汉     
你们要回娘家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起过,怎么办?第二,我要自在风、自在雨、自在火三样东西。请小朋友猜一猜,巧姑是怎么帮助她们解答难题的。从前,有个脾气古怪的张老汉,娶了三房儿媳。一天,三个儿媳来找老汉,要回娘家。这时,有个叫巧姑的女孩正好路过,见她们个个愁容满面,便问她们有什么愁事?仨儿媳想了好久,也没办法。巧答张老汉$粹介动漫工作室  相似文献   

11.
勤与俭     
从前,有一个老汉,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认为治家之道,不外乎勤俭二字。于是,他请一位老秀才题写了“勤俭”两个字的牌匾,挂在自家的门楼上。老汉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单过,别的财产都好分,那块牌匾怎么办呢?商量之后,两个儿子决定一锯两半,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俭”字,二人各按牌匾上的字治理自己的家。老大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勤劳换来了不少的粮和钱财。但是他家用钱无计划,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老二家从不乱花钱,只是不思劳作,十分懒惰,日子一长,家中钱物弄得精光,穷困潦倒。兄弟俩十分纳闷,认为自己…  相似文献   

12.
乡下老汉     
一个乡下老汉,他的儿子因为与人发生口角,被人打了。儿子的伤势很重,被送到医院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可是他惟一的儿子啊!老汉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的身边,终日以泪洗面,他心急如焚。他恨不得将凶手抓到面前来,生生撕了。三天三夜的紧张抢救之后,儿子总算悠悠醒来。但就在这时,派出所那边传来消息,凶手逃跑了,没能抓住。想想儿子险些丧生,再看看儿子浑身触目惊心的伤痕,老汉愤怒了。他说,凶手就是逃到天边,他也要把他抓回来,让他伏法。老汉开始追寻凶手,他四处打听,百般奔波,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他打听到了凶手藏匿的地方。于是…  相似文献   

13.
预感     
从前,有个很小的村子,村里住着个老太太。老太太有两个孩子,儿子十七岁,女儿还不到十四岁。一天,老太太一脸愁容地端来早饭,孩子们见了,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一早起来,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孩子们笑她,说老太太是瞎想。儿子去打台球,碰到一个双着,位置极好,绝对一击就中。对手说:"我赌一个比索,你中不了。"大家都笑了,这儿子也笑了,可一杆打出去,还真的没中,儿子就输了一个比索。对手问他:"怎么回事?这么容易都击不中?"儿子说:"是容易。可我妈一早说村里会有大难,我心慌。"大家都笑他。赢钱的人回到家,妈妈和一个表妹或孙女什么的女亲戚在家。他赢了钱,  相似文献   

14.
财神     
谁也不知道,斜眼老汉供了个财神。最先发现斜眼老汉供了个财神的是他那个连考三年都没超过孙山的笨儿子庆庆。那天斜眼老汉正撅着屁股口中念念有词地一边祷告一边给财神作揖,恰巧被庆庆撞了个正着。"咦,都啥年代了,还信这一套?!"斜眼老汉吓了一跳。他急忙转过身边,两只眼睛斜斜地盯着儿子问:"你说啥?"你迷信!"斜眼老汉火了:"你懂个屁!我迷信?信啥就有啥。要不是咱家供着财神爷,咱家承包的鱼塘会年年丰收?你是少见多怪,那些个开馆子、办商店的家里都供着财神爷,你表叔是个大乡长,他家里还供着财神爷哩!人家供财神干啥?…  相似文献   

15.
乡下老汉     
一个乡下老汉,他的儿子因为与人发生口角,被人打了。儿子的伤势很重.被送到医院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可是他惟一的儿子啊!老汉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的身边,终日以泪洗面,他心急如焚。他恨不得将凶手抓到面前来,生生撕了。  相似文献   

16.
情爱深深     
在长白山腹地有个松江乡,以盛产人参出名。当地村民都以经营参业为主要生活来源。村里有个叫张继福的人,因为父辈是地主成份,“文革”期间讨不上老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才娶妻生子,当时他已45岁。这老来的安定生活让他心满意足,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儿子5岁时,老张的妻子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从此,老张又当爹又当妈,跟儿子相依为命。好心人看他度日艰难,想给他另谋妻室。可他怕儿子受屈,对上门提亲的人都婉言谢绝了。老张的儿子叫鹏飞,希望他日后有所成就。小鹏飞也很懂事,经常对爸爸说:我将…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南北朝时,京城卖鸡的张老汉有个儿子名叫张邱建,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十二三岁时便已博览群书,更富有数学天赋。邻居们每当算账遇到困难时,他都能很快帮助解决,大家都叫他张神童。当朝的老丞相求贤若渴。有一天,他听人谈到张神童,心中将信将疑,便想试探一下虚实。于是,他让仆人去打听张老汉卖鸡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儿子获殊荣 父母也光彩我的儿子在众人眼里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当班长。三年级时,他的作文就频频在本地的报纸上刊登。在学校组织的演讲和讲故事竞赛中,他也常常获得第一名。由于表现出色,1999年,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时,被团市委授予“市十佳少先队员”和“县最佳少先队员”称号。因此,我们的同事、朋友、亲戚,包括学校的老师,都羡慕我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我们县、市争了光,为我们这个村里的学校争了光。那一段时间,我们每到一处,人们首先谈到的便是我家的儿子。有客人来访,我们也乐于将儿子刊登在报…  相似文献   

20.
算错有理     
名上丁.上丁11T- ((两老汉买罐》参考答案:张老汉和 李老汉各剩3个罐。 .上丁·l宁.上下.算错有理@谢黄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