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化学教学应注重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创设好奇的实验情境,触发学生提问欲望;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创设"见而不知"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提问;创设突发事件的社会情境,引导学生献计献策;创设直接经验的思维情境,释疑抽象的微观世界.创设情境在于让学生思维向前"跳一跳"就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在问的基础上释疑,在释疑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并巩固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要利用化学天生的魅力,从学生学习的四个关键环节出发,即:"兴趣、重难点的突破、想象力、发散思维",通过用实验"制造悬念情境,点燃学生思维;创建形象直观情境,突破重难点;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设置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四个课堂教学关键环节的情景创设,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设置操作情境,培养独创意识;2.设置比较情境,培养创新思维;3.设置说话情境,培养灵活思维;4.设置练习情境,培养敏捷思维.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其独到之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呢?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积极思维 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千方百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是基础,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以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进而引发探求的欲望和动机.教师应不断变换设疑的方式和策略,使这种欲望和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这样,学生在疑与思的矛盾循环中,一直面临"愤悱"情境,保持着高涨的情绪和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娟 《教师》2013,(22):108-108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巧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营造氛围,让学生活跃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巧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等都是经实践检验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唐桂芳 《文教资料》2009,(23):71-72
本文在斯腾伯格思维教学理论、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归纳出适合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三种教学策略:斯腾伯格思维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和比较判断策略,并在每种策略后面都辅以初中语文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利用问题情境实施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化学问题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和创造学习,推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据此从问题情境下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势切入,概述了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的构建原则,针对性探索了问题情境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即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重视.一、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让学生"能问"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学科育人.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发展人的思维来提升人、解放人、完善人,增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以苏科版八(上)"平方根(1)"的教学为例,谈谈数学课堂在培养思维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几点尝试,与同行们探讨.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思维起于问题,起于有问题的情境,发展思维首先要有合适的问题与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经历数学"再创造"过程,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创新思维"特点的情境,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导向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体验具有"创新思维"元素的过程,从而构建创新思维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刘艳 《江西教育》2022,(15):34-35
物理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科,物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1数学情境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情境,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或环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器,是他们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所具有的意义高度依赖于情境,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意义."高中课堂上的"数学情境",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环境,它是进行数学行为的基本条件.学生正是从情境中提取信息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分析,提出问题以及进行研究和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地理具有综合性,教师应注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思维中的"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体现明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厘清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利用"时空尺度"思想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学语文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适应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提高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丰富想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支柱、注重情境的探究性,激发创新动机、强化情境的互动性,营造创新氛围、突出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样性,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数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和严谨性等,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教师应优化数学课堂情境,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思维积极性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当然问  相似文献   

19.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系列巧妙的有效情境,不仅丰富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启发学生思考,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思辩能力.情境教学有多种理论的指导,怎样更好地发挥理论的作用,实现对情境教学的实践和创新.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略谈建构主义理论在政治课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