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说文解字》大家桂馥—起买田建“借书园”。他们把自己的藏书,放在借书园,就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人可以在此读书、借书和抄书。周永年的举动让世代读书人感念不已。因此,著名目录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认为借书园“实为18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之滥觞”。  相似文献   

2.
黄生借书说袁牧黄生允修借书。随国主人接以书而告之日: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手?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41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做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庆藏焉,曰:“始俟异口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准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体去书来,落落大满,素好友丝时蒙卷轴。然后…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经常节衣缩食地印书,又爱向相熟者和不相熟者赠书,但据他的夫人许广平说,他可不喜欢借书给人,“除非万不得已,遇到来借,倒不如另买一本赠送较妥。”鲁迅先生为什么宁可买书奉赠,却就不愿意将书借出呢?这跟他爱书如命的脾气有关。许广平同志说:“他处理他的书籍……似乎是比生命还着重”。这决不是溢美之间。试看鲁迅先  相似文献   

4.
今后,市民在图书馆借书看书将更方便。昨天,首都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并推出十项惠民举措,市民今后有望仅凭一张读者卡,在全市60家图书馆通借通还,还可以实时收看其他图书馆举办的讲座转播等。昨天上午,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首都图书馆联盟”,成员包括国家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1981年10月,我馆采取断然措施,将三万几千册图书采取“全开架”的借书方法,同时还拟 定了“定期限量,先还后借,空手出入,自由选借”的原则,并辅之以“还书自由,照顾预约,损坏赔偿。清理及时”的措施,效果是良好的。但是“开架借书”中,有一个困难,这就是在定期定班借书时如果借书、还书同时并行,就会发生混乱,容易造成差错,所以我们在26个月的实践中,始终严格执行“借还分开”的方式,因此差错极少。  相似文献   

6.
借书     
王冲 《档案管理》1999,118(3):48
书非借不能读,是古人从读书实践中悟出的经验,极有道理.说的是借书不太容易又怕别人催还所以能废寝忘食地去看.而如今这个经验就要大打折扣了.出租图书的书社、书屋到处都是,图书馆里的图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花钱少,看书多.借书一点也不难,加上有足额的压金,没人去催还.自然比当年幸运的黄生还要幸运千倍.可这是租书已不是随园主人所说的"借书"了.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的情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料,读了《想起了“茴香豆”》一文(见《经济日报》1995年2月23日二版),竟发现《孔乙己》中的茴香豆却被人搬迁了。请看该文第一段:“鲁迅在《社戏》中写他少年时和小伙伴看社戏的情景,回来时经过种有茴香豆的田地,  相似文献   

8.
造人记     
认识L的时候,她的装扮类似于时下流行的“小清新”:直发,不化妆,只用吸油面纸,穿棉布裙,总戴着耳机,里面哼哼唧唧放着不知所云的调。来找我借书时她是这样说的:这个看上去就很有感觉,能不能借我?对于《读者》类“没感觉”的,L绝不花时间,如果使劲儿地翻着,是因为在上面找随手记的重要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9.
又是星期日 ,中午刚过 ,杨老先生又来了。他是我们这里的常客 ,每次他来都借四本《NewScientist》或《Nature》 ,而且每次都是准时按日期来还书 ,从未过期。今天他又来了 ,我为他挑选出最新的四本《NewScien tist》 ,办完借书手续 ,好奇心使我问到 :“老同志 ,您多大年龄了 ?” ,“七十八了。”我感到吃惊 ,“您看这些杂志要查字典吗 ?” ,“不用的 ,看专业的 ,非常容易 ,只是偶而查一两个专业术语。”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使我想起几年前的另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恰巧也姓杨。每天他都是一上班就来外文阅览…  相似文献   

10.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11.
王方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张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于违禁物品吗?“什么意思,我得找他去。”“班长,是不是因为上次借书的事得罪了刘干事,故意整你。”也有可能,不知道刘干事从哪儿得知我参加了军报函授学习,上次特地跑来连队找我借阅《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因为我在海口出差,就让他找张兵要钥匙拿,结果张兵说非要等我回来,他做不了主。“哎!都怪你这个死脑筋!上次要把这些杂志借给他不就没事了。”“班长,我也是…  相似文献   

12.
谭际源 《图书馆》1992,(6):66-66
笔者在图书馆工作近十年,感到公共图书馆有一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即部分持有惜书证的读者不按期还书或借书不还,在文学和综合外借处尤为显著,致使图书馆文献资料不能顺利在读者中流通:这些读者中有的因客观上的原因无法归还,有的则是原工作调动、参军,出国或离退职而将书带走。还有的读者借了工具书长期占用不还,最后干脆来个“舍”证“保”书。  相似文献   

13.
据《文汇报》“书缘”专版报道,今年香港书展期间,来自两岸的文化名人,上海的余秋雨和台北的余光中,在香港握手言欢,畅谈写书、读书和文化,香港人誉之为世纪末的“双余会”。书展期间,两位文化名人都作了演讲。余光中在题为《开卷如芝麻开门》的演讲中说,读书如“打开芝麻门”,门打开了,能否得到宝藏,开卷是否有益,要看你是否懂得读书和选读什么书。他认为,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12,(1):42-42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上世纪70年代写了《乡愁》一诗,脍炙人口,传诵海峡两岸。被人称为“乡愁诗人”。不久前,余光中续写《乡愁》的第五段: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这新写的第五段,表达出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借书     
“买书不如借书……”——这是徐特立同志总结的“三不如”读书经验中的第一个“不如”。我们在《买书》一文中不是提倡买书吗?何以见得“买书不如借书”呢(?)书,是应该买的,特别是常用的和有保藏价值的必备书。徐老也不是一概反对买书,而是主张买书和借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我们想想看:自己买的书再多,比起藏书广博的图书馆来,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总离不开去图书馆借阅;自己藏的书再多,比起周围的同志、同事,以及亲朋好友的藏书来,总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往往你有的他无,他缺的你有,共同求知上进,也离不开彼此借读,互通有无;自己买的书再多,还常常没有借书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该作品中的主人公。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据鲁迅1919年3月26日所作的《附记》,本文作于1918年冬天。孔乙己也就诞生于1918年了。孔乙己姓孔,名字却不叫"乙己",大伙之所以喊他孔乙己,是因为从描红纸上看到了一句半懂不懂的话"上大人孔乙己",就给他取了"孔乙己"这个绰号。  相似文献   

17.
偷书那点事     
孔乙己先生有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先生很可爱,他在玩文字游戏,搞同义词辨析.在我们的印象中,偷和窃是一回事.查字典,窃的意思就是偷.但孔乙己偏偏要将这两个字区别开来,以证明自己并非下三滥.他终究是穿着长衫喝酒的人,虽然只能像普通劳动者一样站着.他怎么会“偷”呢,他是“窃”.细究“偷”和“窃”,还真的有区别.不仅“窃”是书面语,文人用,透着几分高雅;而且“窃”的本义是“以米为穴”,意思是虫子在穴中偷米吃,颇有雅趣.而“偷”呢,老百姓的口头语,自然俗一些;而且“偷”者总有点鬼头鬼脑,见不得人.所以偷偷摸摸让人看不起.孔乙己不能让人看不起,所以要红着脸争辩,这正是孔乙己的可爱处.  相似文献   

18.
基层图书管理员在交谈中讲到:“中长篇小说借阅的人多,是热门书,儿童读物、短篇小说、科技书借阅的人少是冷门书。冷门书睡在书架上,无人问津,既占地方又不发挥作用”。这种情况在基层图书室是普遍存在的,怎样使这些“冷门书”变热,我们动过不少脑筋,例如:出书刊介绍,借书时热情推荐,一卡可借两本等办法,但总是“热”不起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们发现小学生有时拿了父母的借书卡来借书时,在书架上翻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批评有些人不看书不看报。我发现,有些报刊编辑也不认真看书看报,有的甚至连本报本刊也不认真看。四川日报新闻研究所编的《新闻业务》1980年第6期的第16页中,反映了这样一件事:“一篇《三战士献血》的稿件,一式两份,同时寄来报社。由于我们内部通气不够,结果稿件由两个组分别编发了。同一稿件,一次以《三战士献血抢救垂危工人》为题,登在四川日报《读者来信》专栏中;事隔半月之后,又一次以《献血的颂歌》为题,登在四川日报第三版上。”这件事的出现,固然应该责怪作者将  相似文献   

20.
“编次之纪”是南宋郑樵的编辑思想之一。郑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史学家,他一生“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宋史》第12944页)。可见他抱负之大,欲与硕儒刘向、扬雄一比高下。虽居深山老林,却时有出游,访书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