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和影响,在探讨了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了责任分析,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事实为切入点,明确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学生体育人身伤害的对策,旨在为提高体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中小学生在校发生的人身损害问题的责任归责第一次明确地作出了法律规定。根据该法,过错责任原则应是中小学校对在校具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以上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的主要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应是中小学校对在校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适用。  相似文献   

4.
文件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或者死亡事故(以下简称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适用本条例。幼儿园发生的幼童伤害事故,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相似文献   

5.
王鑫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2):116-117
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根据近些年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国校园学生伤害事故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职员、学生和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6.
逐年增多的高职生人身伤害事故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以及正常的教学活动,阻碍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厘清高校人身伤害事故概念理论,辨析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明确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责任归属,探究高职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平时喜欢幻想、冒险,喜欢做一些跑、跳、攀爬的动作或运动,是伤害事故的多发群体,而中小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聚集场所,学生伤害事故势所难免。那么,如果发生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校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要求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案件逐年增多,受害者家长提出的索赔数额少则几万元,多则高达近百万元。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应不应该赔偿?应承担多少赔偿?本文对此作了探讨,深值一读。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 ,经常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处理这类案件纠纷时 ,中小学校与在校学生是什么法律关系?学校对学生负什么责任的问题?引起了一番讨论 ,学术界和司法界看法不一 ,有关法律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学校究竟对学生负什么责任呢?本文就有争论的焦点问题 ,列出几条谈谈看法 ,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看法一 :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些家长认为 ,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里学习 ,就等于把对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学校 ,学校就是学生的监护人 ,因此不管什么原因 ,只要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在校园里 ,就说明学校没有…  相似文献   

10.
论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受教育者开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学校的各种权益,包括他们的人身权。这不仅显示了依法治教的成效,同时也警示学校应当审慎处理教育与保护的关系,在中小学校严格制止与防范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一、对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认识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是指未满18周岁的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对其身体和心理的损害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其他任何客体对学生构成危害条件的情况下,由学生主观行为而导致伤害(如学生在游戏中摔倒造成伤害);其二是在…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国家实施教育职责的专门场所 ,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是教育、管理与被教育、被管理的法律关系。在未成年学生损害赔偿案件中 ,各主体应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承担不同的民事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有过错的 ,监护人、学校可减轻责任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在学校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 ;学校对学生造成侵权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特点 ,学校侵权的法律适用包括民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依据不同标准 ,对此类责任可做多重分类 ,这有利于该类问题适当、合理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把群众利益放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 ,既看到社会主义与群众利益的历史统一 ,更注重两者现实的具体的统一。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对领导个人思想作风和组织制度对实践影响作用的对比 ,提出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观点 ,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群众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作用的对比 ,提出要辩证看待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不等于群众路线 ,它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这些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与学生之同的法律关系,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问题,如何确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才能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而通过深入地分析就不难看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事实上是一种双重的法律关系,即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部分为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法制教育则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说,在中职学生中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与法制观念,则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根本性工作。根据当前中职生法律观念现状,提出了增强中职生法制观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向教育现代化行进中,教育活动中有许多规范发生了变化,教育工作者因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道德、法律规范等问题。本文就师生应有的法律关系、常见的教师侵权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教师应如何正确行使惩戒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健全大学生独立人格,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帮助他们了解公民应该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本文试从法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教育、法律教育的基本环节与法律理论教育和案例教育的关系三方面分析法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处理学生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校方都力求通过合法的手段"有理有据"的解决问题。然而,现行法律对于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财产等损失未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与学校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往往因为缺少依据而就处理结果难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担负着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法律心理、塑造大学生的法律品质等重要职责。新时期,《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更是应该注重对这门课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执业风险意识,文章从中小学教师执业法律风险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入手,分析中小学教师执业法律风险产生的以"外界压力导致的心理疾病——伤害学生而承担法律风险"为模式的社会机理和以"内在素质缺陷——伤害学生而承担法律风险"为模式的个人机理,提出中小学教师增强法律风险意识、强化教育管理责任、把握批评处罚学生尺度、保持与异性学生交往距离和规范学生外出社会程序等防范执业法律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人数众多,近年来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时有发生人身伤害的事故,笔者拟从法律层面对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进行剖析,提出防范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的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