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留心初考、高考等大型综合性考试,常会发现作文中有这么一条明文规定: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其言外之意是要求考生用虚拟的人名、地名、校名来代替。 考生的应付办法常常是:随便起个名字或者干脆用字母符号代替,或者将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来个“改头换面”。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下面就如何巧立人名谈谈我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存在未被方家论及的人名、地名标点问题八例:人名未标示例;人名与地名混标例;人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人名误标为一人名例;一人名误标为两人名例;地名未标示例;地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地名误标为一地名例.  相似文献   

3.
古诗中人名与地名的英译浅探梁瑞清人名和地名的频繁使用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点。其中,大多数人名和地名,特别是用作典故的人名和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古诗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原诗中的人名和地名,传...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存在未被方家论及的人名、地名标点问题八例:人名未标示例;人名与地名混标例;人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人名误标为一人名例;一人名误标为两人名例;地名未标示例;地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地名误标为一地名例。  相似文献   

5.
翻译文言文,学生的译文往往语句不通,表达不清,该补的不补,该调的不调,该去的不去,半文不白。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曾用“六字法”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译文质量有明显提高。“六字法”是留、去、变、换、调、补。一留:凡属人名、国名、地名、官名及古今意义用法一致的词,都直接留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是阳城人,名字叫涉。  相似文献   

6.
汉语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一般采用音译。由于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其音译只能借助汉字,因此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本文就这一有趣现象的三个方面即人名中的姓名义溢出、人名中的性别义溢出及人名、地名中的褒贬义溢出分别作了探讨,并简要分析了拼音文字之间的音译和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的音译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古代人名、地名中的“父”字,包括一些与人名、地名有关的“父”字,人们往往将它们的音读错,而某些流行的词典也有效其读疸注错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人名、地名中的“父”字应该读为fu,而不能读fu。  相似文献   

8.
题1.逢蒙(古人名):嫦娥奔月传说中的人物,应读作“逢(p偄ng)蒙”。2.朝歌(古地名):商朝都城,应读作“朝(zh仭o)歌”。3.妲己(古人名):商纣王的妃子,应读作“妲(d偄)己”。4.伍员(古人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即伍子胥,应读作“伍员(y挷n)”。5.句践(古人名):春秋时期的越王,应读作“句(g嵀u)践”6.墨翟(古人名):战国时期思想家,应读作“墨翟(d姫)”。7.南宫适(古人名):春秋时鲁国人,应读作“南宫适(ku惏)”。8.樊於期(古人名):战国时秦国人,应读“樊於(w懕)期(j墿)”。大观599.郦食其(古人名):汉朝人,应读作“郦食(y尙)其(j墿)”。10.赵衰(古…  相似文献   

9.
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0.
人名作为专有名词,它前面一般不用冠词。但有时在人名之前既可以用定冠词,又可以用不定冠词,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人名前加不定冠词,可以表示“一个叫……名字的人”、“一个跟某人相仿的人”。例如:A M r Brow n wants to see you.一位叫布朗的先生要见你。They thought he was a Zhuge Liang.他们认为他是个诸葛亮式的人物。(2)不定冠词或定冠词加人名,可以表示某人所发明、设计和制造的机器,某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表示某个牌子的产品。例如:She is sitting in the Ford.她坐在福特汽车里。I bought an U nderwood.我买了一部安德…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12.
一、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3.
人名、地名是一种符号。有了这种符号,人类进行生产、交际等社会活动,就很方便。因此,人名、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必然的产物。如果对某个民族或国家的人名、地名略加探讨,找出它们的来源,这对于了解该民族或国家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文化概况、社会情势,以及语言源流,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作文题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是这样的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之”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它可以表示多种语法关系,即使词性相同,作用也不一定相同。现将其用法归纳如下: 1.“之”在人名和地名之间出现,表示某人往某  相似文献   

17.
比喻与名称     
名称,有人名、地名、书刊名、动物名、植物名和各种各样的什物名、组织名,等等。世界上的名称纷纭繁杂,举不胜举。在为数众多的名称中,有部分是人们运用修辞格中的比喻方法确定的。下面试分类各举数例,有的略加说明。 一.地名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五峰耸立,状为五指;金字塔:埃及古迹,形同“金”字;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试题】请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机会就像一扇迅速旋转的转门,当那个空当转到你面前时,你必须迅速挤进去。请以“机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二、当梦想一次次地被暴风雨撕得粉碎;当远航的风帆一次次地升起又中途折返;当攀登的双手被磨得血肉模糊,我们依然能大声地向未来宣布:再试一次!请以“再试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试题(一)解析】这两道供考生挑选的试题题干都很简洁,话题明…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国古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和地名的翻译问题。通过对《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中一些英译古诗的分析,阐述在古诗英译时如何利用许渊冲提出的“三化”理论即等化、浅化和深化方法处理人名和地名这些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20.
吉林文史出版社《钦定八旗通志》,是李洵、赵德贵、周毓方等先生以嘉庆武英殿本为工作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加以校勘标点的.尽管点校者尽心尽力,然该书的标点仍存在一定错误,究其原因在于:对人名、地名、部落名把握不够准确;排版错误,致使其前后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