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晓 《今日科苑》2009,(20):191-191
个人信息的保护从最初的隐私、尊严和自由的人格权要求到现在流行的财富积累保障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人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从而影响到人们对这些发展的保障要求。本文阐述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个人信息立法的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个人信息权利归纳为一种新型的公法权利,不符合个人信息权益属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建议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条文,不利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将个人信息权益设计为独立的人格权,并着重规定权利的内容、行使和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为保持和维护其生存和法律上独立人格所必须具备的人身权利。人格权是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人格独立所不可或缺的权利。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权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护人的社会和自身的价值,保护人的自由、尊严和安全,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借以推动社会明的进步。随着人类自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人在社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人人格权是与法人财产权同等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它表现法人的人格权,标志法人全部活动的总评价,并体现一定社会评价的权益.确保法人的人格权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法人人格历史沿革、法律特征等入手,对法人人格权及我国民法对其保护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薇  池建新 《情报科学》2017,35(12):115-119
【目的/意义】现行制度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必 要借鉴信息社会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制度。【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模式比较法,分析美、欧在保障个 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异同,探索保护和利用个人信息资源应有的理念和原则。【结果/结论】美国的隐私权保护和欧盟 重视个人信息自决权及我国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格权在本质上有相通的一面,与统一立法还是分散立法相比,我国 应建立结合自身国情、接轨国际标准规范、参考各主要国家立法实践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有关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的相关内容不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各阶层都存有不同看法和观点,其中主要争论的内容是围绕人格权法是否应该独立成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相关内容阐述,介绍人格权法的概念和属性,并针对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两种态度争论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民法典应当如何规定人格权法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目的是为了促使我国人格权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保护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利用越来越简单,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剧.而传统上,我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尊重,往往有消极、被动之嫌,这显然很难适应现实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了,应尽快制定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全面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8.
赵静 《现代情报》2014,34(3):29-31,35
个人信息网络侵权主要有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个人信息的不当利用、个人信息的不当管理3种形式,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营造尊重个人隐私的社会氛围”、“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法律,规范网络业者的行为”、“开展标准制定和隐私认证,实施行业自律”、“实施多方监管,提高个人信息网络侵权成本”及“积极运用技术手段,防个人信息网络侵权于未然”等多维途径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理论上有关债权客体的学说主要有以下五种,分别为债务人给付行为说、多元说、双重客体说、债务人说和债权人人身说。这些学说均有其理论上的缺陷。通说认为的债务人之给付行为只是债的内容;多元客体和双重客体理论可能引发理论不统一的问题;而债务人在主体的意义之上不适合再进入到客体的范畴之中;债权人人身为客体虽有创新但亦有不严谨之处。债实则没有客体。  相似文献   

10.
对人格权商品化的内涵、性质、主体、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准确界定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对保护权利人在人格权商品化中的权利具有重要作用,对构建我国的人格权法律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商品化的人格权是人格权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发展趋势,仍是人格权的一种。自然人平等地享有对其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对人格权商品化的对象——姓名、肖像等应综合各种因素判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型国家标准体系"为基础,结合机构信息资源的海量性、战略性、可增值性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构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失控"、"失信"、"失用"问题,对机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WSR方法论的我国机构信息资源管理模型及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个人数据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情况的数据资料,个人数据构成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与方式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保护模式,既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又要制定《隐私权法》。  相似文献   

13.
黄丽佳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1):172-177
通过对国际印象管理理论文献的回顾,本文首先梳理了印象管理理论的源起及其演进。在此基础上,检索和梳理了印象管理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印象管理的策略研究"、"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印象管理对员工关系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印象管理对用户在线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4个方面;为了弥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憾,"跨平台的个人印象管理策略比较研究"、"政治人物或明星的印象管理策略研究"、"关键危机事件后企业网络印象管理策略的效用研究"、"基于不同业务类型平台的印象管理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求职社交媒体中员工的各种评论对企业公众形象的影响研究"等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为依据,开展我国社交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合规性评价。[方法/过程]采用自下而上的编码方式对17部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范畴提取和归纳,构建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类17个社交应用的26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开展总体合规性和重点指标合规性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所选取社交应用的总体合规分值为75.34分,合规性一般,婚恋交友类的合规性最高,博客/微博类最低,各类和各应用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围绕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的个人信息管理相关内容合规性较好,"未成年人信息保护""Cookie及同类技术的使用"和"联系与争议解决方式"的合规性低。完善社交应用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应以"隐私设计"理念为指引,增进内容完备性,提高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强化用户权利保障,持续开展政策监管,改进可获得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秦香丽 《科教文汇》2020,(1):59-60,67
“手机阅读”是当下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手机阅读的主要原因有:“便捷性”“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和“互动功能”等;但“碎片化阅读”“无法建立有效的个人阅读史”“对文学审美感知的损蚀”等也给他们带来严重的阅读焦虑。鉴于此,我们可从顶层设计者(政府)、经典文学的讲授者和传播者(教师)、手机阅读的主体(学生)三方面着手打造良性的阅读生态。  相似文献   

16.
周昊天  黄奇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0):167-172
为了帮助学界把握资源依赖理论(RDT)在信息系统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以便今后的研究更好地利用RDT解决信息系统领域中尚未涉及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基于RDT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并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分析发现,目前RDT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RDT在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应用研究、基于RDT的信息系统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RDT的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3个方面;研究中主要存在"研究主要局限于制造业"、"时间维度的纵向数据研究较少"等问题;文化、亚文化和组织文化差异对组织信息系统采纳的不同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教育机构等服务组织的绩效影响等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剧增,互联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何解决互联网信息服务现有问题,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商日益关注的议题。文章总结了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开展信息服务中现存的问题,包括"获取信息过程复杂,不易操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系统性能不够稳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契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仍不成熟"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信息服务商开展信息服务的经验,提出了"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难度,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重视信息质量,为用户提供较高品质的信息"、"定期检查与更新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形式多样、细致周到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及服务,提高用户的感知有用性"等可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参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何培育  林颖 《现代情报》2016,36(12):24-29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被遗忘权”的立法价值日益凸显,国外对“被遗忘权”已进行了积极探索。“被遗忘权”行使的目的是使数据主体的相关数据变得不可搜索或难以搜索,进而达到数据“被遗忘”的效果,以确保个人生活安宁。应当通过立法界定“被遗忘权”的行使主体、客体及权利内容,明确“被遗忘权”的权利边界与行使方式,在公民人格利益保护与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及利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9.
范昊  王贺  付少雄  何建平 《现代情报》2019,39(10):136-144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审核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期从法律政策文本层面规范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16款用户量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Cookie及相关技术的提醒、个人信息储存及保护、个人信息共享转让与披露、个人信息处理权益、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对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层面亟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企业层面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制度化建设,结合服务与产品特征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采用实名制规范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美国情报机构监视恐怖嫌疑分子数据作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实践中出现"国家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对之研究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方法/过程]以美国《涉外情报监控法》第702条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原因,如即情报搜集工作监督不严、问责不力等。规范分析了平衡"国家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权"之间的法律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认为,设立情报监督机构,规制数据使用目的和范围,加大问责力度是平衡国家安全和公民个人数据隐私权的积极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