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郁林 《出版参考》2007,(6X):23-23
俗话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但是要干好编辑工作,除具备编辑基本的文字功底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功夫在诗外,处处留心皆学问,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完全的执行力,编辑的执行力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兴衰成败,因此,编辑必须努力在五个维度上打造和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漫步书市,我们不论是作为读者还是编辑,都会深深地感触图书品种与数量的繁多。作为一本图书,要想在浩淼的书海中浮现出来,的确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没有精心的构思、精当的内容、精致的装帧与精美的印制,那就只能覆身书海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懈的动力。”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赋予图书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这一理念对制作图书的主体──编辑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编辑必须具备强劲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新,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对于编辑而言,创造力是…  相似文献   

4.
对21世纪图书编辑素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辑这个职业随着图书出版业的出现而诞生。美国出版研究所研究员、纽约Fordham大学商业管理研究生院教授Albert M.Greco在他的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图书出版业》)一书中提到了资深编辑兼作家Gerald Gross关于作和编辑的一个比喻。Gross认为作给了图书生命,而编辑就像是产科医生,是新生儿的护身天使,对它的安全诞生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决定了他对待自己负责的每一本图书都必须像产科医生接生新生儿一样,全力以赴地保护它,全心全意地爱护它。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一直是出版业要求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但仅仅具备敬业精神和较好的字功底的传统编辑的素质已不能适应21世纪出版业的需要。当今的市场经济使编辑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方式以及考核指标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这个职业成为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编辑只需从作的投稿中挑选书稿对其进行字加工,书稿编发了,编辑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21世纪的图书编辑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5.
袁方 《出版广角》2013,(15):54-55
图书营销是出版活动中的一个系统工程,编辑要做好图书营销,必须深入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强化全程营销的意识。随着图书市场的持续低迷,科技图书同样遭遇这样的寒流。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编辑,在严峻的出版形式下,将营销观念引入编辑工作中,使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一体化,增强市场意识,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第一的原则,并将营销观念贯穿于出版各流程中。对于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编辑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工作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案头工作,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被更多地要求和强调,策划能力、交际能力、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等素质和能力成为现代出版业对编辑的基本要求。编辑成为名副其实的责任编辑,要对图书产品的每一个环节负责任。  相似文献   

7.
编辑在图书选题策划和审稿加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图书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其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因此,必须强化编辑的责任意识。编辑要真正担负起政治责任、文化责任、编校质量责任,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出版单位要改变对编辑考核只看利润指标的偏颇做法,完善规章制度,使图书质量保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谈辞书编辑的十项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同志认为,辞书也是图书,所以凡是图书编辑就都可以编辑辞书,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辞书不同于一般图书,它是以条目为单元,按一定方式编排和检索的工具书,形式包括字典、辞典和百科全书.由于辞书的编纂具有自身的规律,所以辞书编辑工作也就不同于一般图书编辑工作,辞书编辑除具备一般编辑人员应有的各项思想和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其特有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这种基本素质,可以肯定他是编不好辞书的.那么一个辞书编辑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者化"的问题被相关学者提出,对于这一观点,有反对的声音,也有赞同的声音。一直以来,我们对合格图书编辑的定义,是既要成为"杂"家,又要成为某专业的"专"家,但是专家与学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新的形势下,图书编辑要想提升自身的学者素养,就必须要让自己朝学者化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编辑学者化与图书编辑的新要求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吴晓利 《报刊之友》2010,(12):155-156
科学发展观的推出,成为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一个理念。编辑工作要创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编辑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加强学术交流,培养编辑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策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必须植根于行业发展状态.因而这除了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知识面、写作能力、事业与奉献精神等外,还要求他们更深入基层,把握行业脉搏,并且要具有组织调度和联系协调的能力.作为策划编辑,其素质要求自然要高于传统意义上的编辑.  相似文献   

12.
&#  &# 《出版与印刷》2015,(4):13-14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可以与教师一样被称为神圣的职业。中国近现代的一些教育家,比如张元济、王云五、陆费逵、叶圣陶、蔡元培、胡愈之、沈雁冰、郑振铎、沈知方、章锡琛、吴研因、沈百英等,他们都做过编辑,为我国的出版业发展做出过贡献。以史为鉴,以伟人为鉴,我们应该学到很多。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职业的编辑人员,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出版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编校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可能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品质,如一定要有责任感;选题策划要有独到的眼光;要用心做好“编辑”的每个环节等。拥有这些品质才能做好每一本图书,才能少出差错,才能让书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图书传承文化的使命得以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3.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就必须在选题策划、内容加工、作者培养、成本控制、宣传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惠淑 《新闻世界》2009,(11):27-28
图书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方向,图书编辑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图书编辑肩负着准确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两方面简要论述了图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编辑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要了图书编辑的基本任务是编辑图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知识含表神产品,分析了编辑的主要职是对书稿进行思想政治把关、文化学术评判和编辑规范润色。  相似文献   

16.
&#  &# 《出版与印刷》2015,(2):16-17
编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成为“有心人”,以“双效益”为基点,要经常推敲自己头脑里储存的信息,同时收集、发现外界游散的新信息,整合为可能成为选题的构想。笔者从自身的编辑工作实际出发,以我们社的图书为例,谈谈自己对选题来源的浅薄认识。我认为编辑的选题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获得。    相似文献   

17.
尽管编辑人员的劳动对象是图书,但编辑劳动的最终实现却是由读者决定的。这是因为编辑人员编辑出版的图书只有为读者接受,其劳动才具有实际价值,否则,便是一种无效劳动。那么,一个编辑人员怎样才能使自己编辑出版的图书确实为读者接受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要根据读者心理开展编辑工作。它要求做到: 1.当编辑人员编辑出版图书吋,必须明确客观存在的读者需要。各类编辑人员所面对的读者对象不是清一色的,他们对图书的内容和品种有不同要求。编辑人员只有知道自己的读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才能相应地生产和提供什么。如果无视读者现实和未来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8.
编辑工夫与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优秀的图书编辑必须能够提出选题构想、确定作者、形成写作大纲、跟踪编写进程、控制书稿质量;对书稿内容进行评价、选择和把关,决定取舍;整合体例结构、润色语言表达、配合图片,设计版式装帧,最终形成一本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表述规范,语言优美、通俗易读的好书。本文总结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编辑如何下工夫提高图书的质量和可读性,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编辑学会委托湖北编辑学会起草了一个《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这是我们为了推动编辑工作规范化、提高图书质量所作的一种尝试。到会的大多数同志都认为这件事很有必要,从不同角度提了些修改意见。如强调规范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编辑的创新精神;编辑作为主体承担的工作和编辑参与的工作,对两者要分清主次,在表述上要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0.
图书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直接影响到图书出版的质量,在当前出版加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出版机构必须通过强化图书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来提升图书质量,以此提升图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本文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图书编辑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进而针对新时期图书编辑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的图书编辑加工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帮助图书编辑有效提升其编辑加工能力,以此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