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按照不同的学段,针对古诗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怎样逐步全面地实现这些目标呢?教师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因此,教师应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让学生在分层学习中体味到古典诗歌的美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而古诗教学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掌握古诗文内容,提高古诗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典故,对丰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降格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熟练翻译、背诵和默写,缺少对古诗文美感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多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新式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作为体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诗,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古诗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古诗文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古诗画廊     
古诗是小学语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好多首古诗。这些古诗都是"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的名人名作。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目标,不在于从小就摹写古诗,而是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培育,效果欠佳,学生对古典文化知识了解甚微。不少教师致力于古诗文素养的研  相似文献   

6.
情境再造: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定位香港新的语文课程提倡小学生学习古诗。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1990年编订的《小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中,提出语文教学须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所认识”,特别编选了一些浅易的古诗文作为共同教材。不过,这些古诗文只编在六年级的教材,而且是让教师自由选教的。在新课程提倡学习文学、认识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教育当局建议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并在2002年出版了《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试用)》,辑录了古诗100首及古文50篇,供教师自行选教。把古诗列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指定教学范围,建议在各年级都可以施教,并…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由于古诗文的创作年代久远,语法结构特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教学由于时空跨度太大,学生阅历太浅以及教学方式的守旧,使得古诗教学面临着困惑。解决古诗教学困惑需要教师从诵读感悟、情境导学开始,将学生的身心带入诗中,仔细推敲赏析,揣摩意象,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不断推进的当下,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小学阶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有80首,这就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重点掌握古诗内容,不仅是课内的古诗学习,还应当在课外自觉积累更多古诗,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终生受益,本文将围绕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教学古诗,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文,对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大有益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文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小学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小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之一.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是对古诗文进行诵读、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做好古诗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普遍都不高,所以在教学古诗课程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高,因此,教学效果很显然达不到我的理想预期目标,一方面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计划中要求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古诗知识;另一方面的确是让小学生们感觉枯燥无味的需要背诵和理解的古诗内容,所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陷入了尴尬两难的境地。那么针对以上情况,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怎样去解决呢?这就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教学一课为例,基于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式教学,通过微课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初步尝试古诗鉴赏,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古诗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合作探究中学习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若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用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为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歌,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内容,同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然而,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现状 1.古诗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不清晰 有些教师以为,只要学生能读课文、记住翻译,要求背诵的课文能背诵、会默写就够了,至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则没有必要;还有的教师竟不知道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和大纲要求.有的学生则认为学习古诗文是为了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让自己顺利毕业.由于师生对古诗文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晰,所以教学中只重视讲读课文,而忽略了阅读课文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 1.通过古诗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情趣. 2.积累古诗,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通过古诗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情趣。2.积累古诗,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教学方法单一,气氛沉闷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认为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学古诗十分枯燥。叶圣陶说过:"意境有无和高下是评论诗歌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样,是否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入境深度如何,也是检验古诗教学的一把重要标尺。"本  相似文献   

19.
陈丽宁 《教师》2011,(22):48-4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若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用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为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芒,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激情。因此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低年级学生,却常常被忽视古诗文学习中的情趣感受。本文通过分析古诗文教学中关注情趣感受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探究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