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综合起来可以看到,词语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语境还原,让学生经历其特定语境背景下的感性现实,从而获得情感升华,深入理解鲜活立体的词语。那么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做出相应的、不同层次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高研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词语是构成课文的细胞。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在的特定语境,因此,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但是对第一、二学段的学生而言,联系上下  相似文献   

4.
正词语是组成文章最基本的单位。反过来也可以说,词语是获取文章基本信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切入点。关于词语教学的目标,"课标"在三个学段中分别这样表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年段都突出强调了词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陈长征 《教师》2015,(4):17-18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分别做了如下描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对照低中年段理解词语教学目标,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词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第四节 词语     
《中学文科》2008,(9):16-19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10.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11.
李建生 《云南教育》2007,(9S):20-21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读写例话”的教学内容,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所谓句子含着的意思,就是指文本中的某些句子隐含着言尽意不尽或者弦外之音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中年级是词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年版)中对这一学段的词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昕 《教师》2014,(31):76-77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一类"关键词语"显得特别,即在同一篇课文中,反复几次出现同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教学中如果善于抓住这类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点题的词语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就在英子刚刚站立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4.
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是中年段词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16.
熊倩 《南昌教育》2006,(1):32-34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笫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旬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  相似文献   

19.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课标"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借助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标对词语教学列出了三个学段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推想词语意思并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效果。综合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