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很多情况下,各种公开课、研究课,一般都会展示第二课时的教学。究其原因大概不外乎第一课时没有讲头,就是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大意,为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作铺垫等,也没有教学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常情况下,学习字词、熟读课文、了解大意,为第二课时的研读课文开个头是第一课时的基本目标。不少教师总认为这些目标的达成并没有创新的方法,也不需要什么方法,因此在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中,很难见到第一课时的踪影。  相似文献   

3.
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而第一课时也的确头绪繁多,牵涉到导入、字词教学及初读课文等环节。怎样让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第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  相似文献   

4.
一篇精读课文一般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阅读教学中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对学生理解语言内容,掌握语言形式、体验课文情感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们对第二课时的研究最为重视,第二课时的改革也最为深入,呈现出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从目前第二课时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教学的误区,如,教学目标不明,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首要环节,是学好第二课时的基础。教师唯有把务本、求真、有度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首要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提高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一堂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其中的第一课时就是凤头,第二课时就是猪肚,而第三课时则是豹尾。现在大多数教师喜欢的是猪肚,认为猪肚厚厚重重,实在有料,因而大凡公开课,第二课时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首选。殊不知这就忽视了第一课时的精彩亮丽:虽然没有繁杂的教学环节,没有花俏的教学手段,却有着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它的朴实无华正是现在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只要教师在文题、文意、文情上下功夫,第一课时也可以绽放精彩。一、抓文题文题,是一篇…  相似文献   

7.
听课、看课是学习。但也成了第三只眼睛,旁观者清嘛。因经常听课、看课,放眼现今各种级别和范围的语文课堂阅读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研讨课、评优课等。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清一色的第二课时讲读教学,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即使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原来,很多老师认为第一课时就学学生字、读读课文,为第二课时扫清障碍,没什么好上的。第一课时无形中成了单纯的识字教学。没彩头!也有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结构是教学环节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联系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教学框架。它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严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安排好整体与部分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当前阅读教学结构中普遍存在着“小头、大肚子、秃尾巴”现象,即淡化整体教学概念,只重视部分教学的现象。这就使教学环节的时间比例分配失调,加重了第二课时对“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有的教师提出拓宽第一整体、强化第二整体的教学结构新思路。笔者认为这种新的教学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作用,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均衡又充分地利用好三个课时,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公开课避开第一课时,只呈现第二课时的精彩。难道第一课时的教学只能匆匆而过,没有教研的价值?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难以把握的问题。多年来,许多教师第一课时的教学只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为第二课时扫清障碍,教法简单、学法机械,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度。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其实只要教者用心设计出独具  相似文献   

10.
当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评说——写在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之后□海南省海口市教研室吴爱宝编者按:这是一篇较有水平的全国性观摩课教学评论文章。没有文学评论,文学会很难进步。没有教学评论,教学也会因循守旧。因此,以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而第一课时也的确头绪繁多,牵涉到导入、字词教学及初读课文等环节。怎样让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第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可测,让学生学起来目的明确,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公开课,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为公开展示,原因大家都能猜到一二:第一课时的教学没有第二课时容易出彩,不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因为重视不足而出现了诸多的弊病: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一直沿袭或照搬英语专业本科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数相差太大,学生背景也相去甚远,因而这一教学目标很难实现。本文以同济大学非英语本科翻译教学为例,通过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改变翻译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效果,从而证明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阅读教学比作登山,那第一课时的教学就好比山脚。虽然没有繁杂的教学环节,没有花哨的教学手段,却有着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它的朴实无华正是现在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我想只要教者下工夫,第一课时也可以成为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听过不少观摩课、比赛课,但这些课中以阅读教学第二课时内容居多,鲜见第一课时。原因是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彩”,更难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水平,自然而然,第二课时就成了公开课、比赛课的首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第一课时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过程,没有打好基础,何谈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入探究?近年来,许多专家、名师对如何上好第一课时进行了一些探讨引领,在一些大赛活动上,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第一课时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综观目前各种级别和范围的阅读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的讲读分析教学,很少有人单独上第一课时。为什么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一是不少教师认为,第一课时无非就是读读课文、分分段落、写写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的讲读分析扫除障碍,课堂教学很难"出彩";二是有的教师认为第一课时头绪繁多,涉及到导入、字词教学、划分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等环节,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模式容易僵化,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乏味。如何安排好第一课时?针对此问题,本期刊发了一组文章,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没有走出“高消耗,低收益”的困境。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课时效率便成了共同关注的问题。所谓阅读教学的课时效率即在阅读教学有限的每一课时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活动,获得的语言、信息量与增长的阅读理解能力。用公式表示为:阅读量×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时间=阅读教学课时效率。由此看来,提高阅读教学课时效率,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以最经济的精力和物质消耗,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和信息,获得较高的阅读能力。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第一,定准课时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对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细化定位、教学策略的灵活选择、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依然存在困惑与茫然。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第一课时有效性的探索也成了一线教师思考、探究的领域,第一课时怎样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准备,如何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探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觉得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阅读教学比作登山,那第一课时的教学就好比山脚。虽然没有繁杂的教学环节,没有花哨的教学手段,却有着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它的朴实无华正是现在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我想只要教者下工夫,第一课时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研讨课、交流课中,我们常常观摩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难觅踪影。偶尔听到,也是课时不分。在日常教学中,第一课时往往上得很单薄,而第二课时常常是"发胖式"的教学。有时教师为了教学的全面,面面俱到、逐词逐句地进行分析讲解,教学全无主线,流程相当混乱。我认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应当是互补的关系,好的教学,应当让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得益彰。一、第二课时是第一课时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