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和思维,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与分析问题直到最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问题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运转,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的问题情境其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营造学生渴望生成新知的生成环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教学状态之中,正因为如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境深入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心态。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持续发展的.那么,究意怎样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呢?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需求,使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水平产生冲突,通过认知冲突来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本文就从四个教学案例出发,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从而达到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认知冲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项有利资源,教师要不断制造冲突,解决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在冲突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龙启锦 《教育与职业》2006,(24):175-176
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的情境,并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创设情境,顺水推舟有效的问题情境,其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认知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教学状态中去.按照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究的欲望.有效的问题情境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符合学生的经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新理念提出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习的最基本要素是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通过问题情境这个思维载体,让数学问题隐含在问题情境之中,或者是将数学问题迁移引伸到具体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促使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  相似文献   

13.
狄小丽 《广西教育》2014,(25):20-21
正数学鲜明的抽象性,需要依靠理性思维来建立知识联系,达成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容易偏重理性,忽略对学生主体的关注,难以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而情境数学为这种沟通搭建了一道桥梁。如何将数学还原为生活中的问题,打破感性和理性之门,使学生的学习呈现轻松和愉悦,这就需要找准情境驱动点,在富于情境化的学习模式下,推动学生深入数学思维之中,获得深刻的理解。一、建构冲突,激活认知需求情境创设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积极探索的脚手架。教学中教师可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是:首先,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制订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计划;其次,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失衡,进而激发认知冲突;再次,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最后,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创设情境,顺水推舟有效的问题情境,其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认知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教学状态中去.按照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究的欲望.有效的问题情境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符合学生的经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在预习中引发思维。充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设疑,激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思维;通过传授学法,培养思维;运用对比迁移,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基本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课改的实验中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情境的创设是实现目标的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一、创设矛盾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和差别。这种认知冲突会激起人的好奇心,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媒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自主分析、类比、猜想、验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解决教学,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原则1.有效性原则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且又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思考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一节时,先让学生画出若干个任意四边形,然后再分别把每个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结起来,这时学生发现不论原来所作的是何种四边形,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